刘万江:神秘大锅盔山,悠悠万古情

姚华

<p class="ql-block">  神秘大锅盔山,悠悠万古情</p><p class="ql-block"> 文/刘万江</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p><p class="ql-block"> 大锅盔山,山峰险峻,势压群峰(大锅盔山东北,依次排列有二锅盔山,三锅盔山,四锅盔山)。</p><p class="ql-block"> 大锅盔山,因山体形状如倒扣在地平线上的大锅而得名。位于鸡东县永安镇永政村西北,距永安镇五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锅盔山,有山有水,有传奇,天下闻名。</p><p class="ql-block"> 大锅盔山脚下有一条锅盔河(因山而得名),发源于那丹哈达岭山脉的煤窑西山西侧,自北向南,全长98公里。梅雨季节河面宽阔,水流湍急,以前河水经常出槽,淹没良田;锅盔河流域面积618平方公里,两岸土地丰腴,土壤肥沃,养育数以万计的平民。</p><p class="ql-block"> 传说,亿万前锅盔河里住着一条龙,是一条大蟒蛇受尽日精月华照射,历经数千年清修,幻化成龙,主宰着这条河流。</p><p class="ql-block"> 起初,这条龙呼风唤雨,风调雨顺,两岸土地.年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感谢龙王的馈赠,逢年过节自发的往河里投放猪、马、牛、羊祭拜。年深日久,孽龙自恃道行高深,法力无边,天下无敌;自觉曾经造福于民,功德无量。要求两岸民众,逢年过节时必须投放童男童女孝敬,否则水没村庄,寸草不留。</p><p class="ql-block"> 儿女都是父母心头肉,怎能舍得。孽龙贪婪的要求,两岸民众根本无法满足。这下激怒了孽龙,带领虾兵蟹将,挟沙裹泥,以翻江倒海之势涌来。顿时,浊浪排空,天昏地暗,方圆百里,一片汪洋。洪水退去,地上寸草皆无,光秃秃一片。两岸民众颗粒无收,无以为生,各奔他乡,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怨气冲天。</p><p class="ql-block"> 惊动了玉皇大帝,降旨托塔天王李靖,率十万天兵天将一定收服孽龙。</p><p class="ql-block"> 李靖奉旨率天兵天将驾祥云,来到锅盔河边,与孽龙大战三天三夜,天上雷声不断,闪电不停,天空都烧红了。打得孽龙鳞片翻飞,恍如飞雪;虾兵蟹将惨叫不止,死伤殆尽;最后孽龙被打得筋疲力尽,气若游丝,从天空坠落在地上,现出蛇形。托塔天王一步赶到跟前,手朝天空一伸,霎时飞来一座仙山将孽龙镇住;翻手朝下一点,一道闪电,一声惊雷,顿时霹出一个深不见底的石洞,顺势将孽龙用九天寒铁打造的精钢铁链梱住,锁于洞中,罚它洞中面壁思过。 </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天意还是偶然,现在永安镇周围的村屯,分别叫永庆,永安,永平,永丰,永兴,永政,永强。</p><p class="ql-block"> 从此大锅盔山,仙气飘飘,祥云缭绕。大锅盔山仿佛飘在云中,更增添了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漫长的面壁生涯,大蛇饥渴难耐,拖着几十米的身躯,爬行到几百米外的山泉饮水度命,吞吐天地灵气,吸纳日光月华,苦修渡劫。</p><p class="ql-block"> 不知过了多少年,山上庙里的道童,去井边打水,看见一条几十米长的大蛇,正在井里饮水,吓得道童,扔下水桶就跑;大锅盔山脚下的村民上山踏青,无意间发现山上井里有条大铁链,好奇地往上拽,拽着拽着井下传来轰鸣之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心中一紧张,手一松,铁链嗖的一下缩回井底。没有任何人能拽到头,加上井中有呜呜呜的响声,脚下有地动山摇的感觉,吓得以后再也没人敢拽了。现在大锅盔山上仍存有锁龙井和饮龙泉两处古迹。</p><p class="ql-block"> 日月辉映,星光闪烁。不知过了几千年,大蛇专心苦修,蒙上仙垂怜,渡劫成功,重现龙形,腾云升空,一路东飞,行至兴凯,流下两滴悔恨的泪水,化作两个湖,中间有一道沙岗(寓意龙王的鼻梁)相隔。即现在的大湖和小湖。 劫后重生的龙按住云头,一头扎下去,做起了兴凯湖龙王。</p><p class="ql-block"> 大锅盔山上,汉魏时期就有人类活动。</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大锅盔山隶属于古渤海国,归东平府管辖。</p><p class="ql-block"> 渤海国灭亡后,一支少数民族靺鞨人,为了躲避辽兵追杀,带着家眷,由上京龙泉府宁安,沿牡丹江翻山涉水,一路向东逃亡。</p><p class="ql-block"> 靺鞨人为了躲避辽兵追杀,被迫登上大锅盔山。</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上,发现此山位于山下平原中心。四周的土地丰腴,土壤肥沃。可开垦出大片良田,种植谷物,可以用来充饥;而且山体四周悬崖峭壁,仅有一条栈道通往山顶。还发现山顶有一处四季长流的清泉,是上天赐予的安身立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们在山顶上,依山势,沿顶部平缓处与陡坡结合部边缘,采用“干打垒”方法构筑,砌石之间不用粘合材料,建成南北走向,呈不规则马蹄形的防御城墙,保卫家园。</p><p class="ql-block"> 从此,靺鞨人在山上,休养生息,过上了男耕女织,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大锅盔山遗址,距今已有1200多年。是黑龙江省东部规模最大,保持比较完整的古山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1990年被黑龙江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国家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大锅盔山,巍峨耸立。白云缭绕,恍若仙山;锅盔河水,蜿蜒流长,壮阔波澜。古老传说,万古流传。</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 刘万江,男,63年出生,退休干部。虎林作家协会会员,虎林诗人协会会员,鸡东县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原云山农场职工中专84级农机中专毕业。</p> <p class="ql-block">工作简历</p><p class="ql-block">1983年12月一一1984年7月19连工人</p><p class="ql-block">1984年7月一一1986年10月云山职工中专脱产学习</p><p class="ql-block">1986年10月一一2012年5月一营工作,历任技术员,付队长,工会主席,连长</p><p class="ql-block">2012年5月一一2018年3月农场科研站站长</p><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一一2022年3月内退</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正式退休。</p> <p class="ql-block">摄影:韩培生</p> <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姚华</p><p class="ql-block">美篇文:刘万江</p><p class="ql-block">美篇呢称:对世界充满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032884</p><p class="ql-block">美篇配图:韩培生</p><p class="ql-block">美篇配歌:木鱼石的传说</p><p class="ql-block">演唱:致谢网络提供者</p><p class="ql-block">发布时间:2025年3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