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培佐</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权把荆州(实际上是荆州的一小部分)借给刘备后,一直想要回来。特别是刘备夺占益州后,不断加大了索要荆州的力度。然而,刘备总是以种种借口不还。无奈之下,孙权不惜对盟友兵戎相见,先是攻取了关羽控制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后来又夺取了关羽的大本营南郡,并且斩杀关羽,把刘备的势力赶出了整个荆州。</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刘本是对抗曹魏的联盟,孙权对刘备“伐兵”“攻城”,负面影响极大,从兵法的角度讲无疑是下策。对此,孙权应该心知肚明。那么,孙权为什么执意要跟刘备翻脸,由先前的“伐交”索荆,改为后来的“伐兵”夺荆呢?</p><p class="ql-block">第一,刘备信誉透支,让孙权对其不再抱有好感。当初孙权跟刘备结盟,赤壁之战后又在荆州借地给刘备,既是合力抗曹的现实需要,更是刘备的人格力量让孙权、鲁肃等人仰望。然而,孙权从后来的交往中渐渐发现,刘备并不是想象中的“厚道”人。周瑜在世时,曾和甘宁劝说孙权去攻取刘璋治下的蜀地。孙权就此事询问刘备的意见,刘备想要自己谋取蜀地,就说:“我和刘璋名分上都是汉朝宗室,希望凭借先辈的英灵,扶助汉室。现在刘璋得罪了您,我感到非常惶恐,更不敢参与此事,希望您能宽恕他。假如我的请求得不到您的恩准,我只好散发归隐山林了。”然而,刘备说一套做一套,不仅忽悠孙权,而且欺骗刘璋。孙权得知刘备攻打刘璋后骂道:“这个狡猾的家伙,竟敢骗我!”</p><p class="ql-block">第二,刘备搪塞拖延,让孙权不再对“伐交”抱有幻想。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蜀地,孙权于是命令诸葛瑾向刘备讨回荆州诸郡。刘备不答应,说:“我正在谋取凉州,凉州平定,就把荆州全部归还给吴国。”孙权说:“这是借而不还,却想拿空话拖延时间。”</p><p class="ql-block">第三,关羽傲慢无礼,让孙权忍无可忍“伐兵”。鲁肃在世时,关羽和鲁肃在边境上数次摩擦,鲁肃总是以友好态度安抚关羽。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要求刘备交还荆州属下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答应。于是孙权设置了这三郡的太守,结果关羽全都赶走了他们。孙权大怒,派兵攻打三郡。在此之前,孙权曾经派遣使节为儿子求取关羽的女儿,关羽不仅不答应婚事,而且还辱骂来使,孙权非常愤怒。孙权后来擒获关羽后一杀为快,与此也不无关系。</p><p class="ql-block">从中可以看出,在实现荆州“回归”上,孙权由当初的“伐交”改为后来的“伐兵”,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很大程度上讲是蜀汉逼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孙权的做法颇有现实启迪价值!</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