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炜下乡50年

王礼民

<p class="ql-block">照片:汪惠华等 录像:张龙生等 文字:王礼民</p> 视频报道 <p class="ql-block">当日,众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从深圳过来,只为赴这一场半个世纪之约,8 桌宴席座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许多人熟知李建炜是源于知青馆课题组的考察活动,在云南西双版纳,胡兆禹打着欢迎的标语热情迎接上海客人。李建炜与胡兆禹亲如兄弟,当年一同下乡奔赴朱克家所在的大队。后来,李建炜返城开启新征程,胡兆禹则扎根云南持续奋斗,50 年后的今天,二人作为盛宴主人携手,迎接老朋友友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李建炜亲自担当司仪,把控全场节奏。他诚挚感谢各位来宾的捧场。紧接着,知青研究会的老领导阮显忠、张刚、刘铭君,历史所的金大陆研究员、生物院的赵国屏院士等纷纷起身,向建炜表达敬意与谢意。赵院士还饶有兴致地分享道:有个青年“下乡前,他们曾前往安徽蒙城考察,觉得‘不够艰苦’,这才奔赴云南,今日能与 50 年前的老友相聚,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作为特邀嘉宾,朱克家满脸笑容地起身答谢,真诚之情溢于言表。知青馆课题组的各位一一上前致贺,高度赞扬李建炜在考察中的努力和表现。同时回忆往昔,提及曾随建炜前往克家的第二故乡,实地探访他当年的校址,凝望那棵承载着知青回忆的“知青树”,诸多画面涌上心头,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诸炳兴是云南知青中的热心人,在知青文化传承上出力颇多。早年编辑《中国知青馆》时,他提供关键信息,透露西双版纳州景洪农场那座精美的“知情亭”背后故事——原来是他们花重金在山东定制,又雇石匠到农场精心安装。2024 年,建炜等人前往景洪考察,炳兴积极与农场领导沟通协调,安排车辆、人员热情接待,点滴过往,尽显知青情谊。</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即兴发言颇多。答谢发言的队伍中,既有建炜的同学、亲友,也有当年下乡时上海知青慰问团的成员,他们的话语饱含深情,串联起往昔岁月。</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亦是李建炜入党 50 周年纪念日,作为学生党员,他一路走来,始终怀揣信念与担当。50 年,于历史长河不过沧海一粟,于他们而言,却是青春的全部注脚。这场盛宴虽已落幕,但知青情谊永不散场,那些关于奋斗、成长与坚守的故事,将继续在岁月里熠熠生辉,激励着后来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