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然而,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却也悄然成为情绪波动的敏感时期。据统计,每年3月至5月,精神疾病复发率占全年的70%以上。在春日的明媚中,有些人却陷入了情绪的“内耗”,难以自拔。为何春天会成为情绪的试炼场?又该如何在春风中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春日气温起伏不定,这种不稳定的天气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与情绪相关的激素分泌。血清素、多巴胺等关键激素的波动,让身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新的节奏,从而容易感到疲惫和倦怠,情绪上的“内耗”也随之而来。从传统医学的角度看,春季阳气升发,肝气亦随之旺盛。然而,肝气升发过度或不足,都可能导致肝郁,进一步影响情绪的稳定。如何在春日里调和身心,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功课。</p> <p class="ql-block">人体中蕴藏着四种关乎快乐的激素:多巴胺、血清素、催产素和内啡肽。多巴胺如同大脑中的“愉悦使者”,在我们获得奖励时传递快乐;血清素则像情绪的“安抚剂”,帮助缓解焦虑,带来内心的平和;催产素在亲密接触中悄然释放,让我们心生欢喜;而内啡肽,这位“天然止痛药”,在运动中悄然分泌,为身心注入愉悦。这些激素的平衡,正是我们解锁快乐密码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要摆脱春日情绪的低落,首先需要跳出冬日的慵懒状态,到户外感受自然的生机。慢跑、健走20分钟至1小时,不仅能够促进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分泌,还能让我们在春风中汲取大自然的活力。清晨醒来后,不妨晒晒太阳,这简单的举动能够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为一天注入满满的正能量。此外,优质充足的睡眠同样不可或缺。夜晚是身体修复和积攒能量的黄金时刻,充足的睡眠能够提升多巴胺含量,让我们在第二天精神焕发。</p> <p class="ql-block">功能医学中的物理干预手段,如脉冲磁微循环治疗,亦能为情绪稳定提供有力支持。这种疗法通过修复微循环、平衡新陈代谢,促进内啡肽、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同时改善睡眠质量,为身心注入活力。在饮食方面,春季应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同时多食用富含酪氨酸的豆类、深海鱼类、奶制品和坚果。这些食物有助于体内多巴胺的合成,为我们的快乐激素“加油”。闲暇时光,不妨尝试听音乐、唱歌等活动,这些都能提升催产素和内啡肽的水平,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享受快乐的时光。洗热水澡、按摩也是放松肌肉、减轻疲劳的好方法,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