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亦勿忘先烈。

广电退休

<p class="ql-block">  村庄基本情况简介:焉家村位于白沙滩镇驻地东北六公里处,东临多福山,西毗潘家村,北接稗子刘家村,南濒银滩旅游度假区。全村现有 537 户,1354 人,耕地 2600 亩。</p><p class="ql-block">元朝至正十三年,始祖焉庆由河南鄢陵迁居沙沟寨,明洪武二十八年,焉姓又移居翁家埠,仿孟母三迁。至明弘治十四年,焉姓再次迁至山清水秀的堕崮山脚下定居立村。</p><p class="ql-block">跨越百年,焉氏子孙精耕细作,代代相传。如今,村庄在党支部书记焉建的带领下,求发展,勇创新。2015 - 2022 年以来,在国家农业发展大趋势引领下,分批将村民无力经营的土地千亩以基本利益保障流转承包给大户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完成了村内两水的改造,解决了村民吃水不足的问题;主街道铺设了柏油路,硬化了供销社至东山新房区及部分老房区路面,亮化村庄,安装 48 处太阳能路灯,大幅提高了村居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记载地域文化,抢救乡村历史,留住乡情,经各方面收集编修了一部焉家村村史村志,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了解焉氏发展的宝贵资料;建造了民间传统文化馆,借助并邀请各界书法艺术家共同举办了书画展,与此同时收集了一些老物件、民间传统小手艺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得以传承留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亦勿忘先烈。在焉氏子孙和各界人士的自发捐助下,遂于东山立丰碑以缅怀焉氏二十二英烈!同年,焉家村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深入挖掘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亦勿忘先烈。今天上午我陪同于家广主任来到白沙滩镇焉家村采访了八十八岁的烈士的弟弟以及家属和后人。我们同还击战参战老兵 、著名书法家仙翁孟志先生瞻仰先烈,观看了烈士纪念碑。在焉氏子孙和各界人士的自发捐助下,遂于东山立丰碑以缅怀焉氏二十二位英烈!同年,焉家村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焉明泉烈士</p> <p class="ql-block">焉明泉,生于 1932 年,1946 年入伍,1948 年 9 月入党,任副排长,后转编为空军 45 团 3 大队飞行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入朝参战,并于 1952 年 12 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53 年 5 月在与敌机对抗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 21 岁。当焉明泉牺牲的消息传到焉家时,焉母趴在地上,搂着儿子带血的军装,嚎啕大哭。得知大儿子葬在丹东,1978 年,焉母拄着拐杖,在三儿子焉桂泉的陪伴下,千里迢迢来到丹东,但却没有找到儿子的墓碑。其后多年,焉桂泉六次来丹找寻,始终没有找到大哥焉明泉的墓碑。焉母甚至不肯相信焉明泉已经离世,去世前经常跑到村口等候他归来。焉桂泉说,帮母亲完成遗愿,找到大哥的墓成了这些年来焉家人的共同心愿。2015 年,焉家人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份烈士名单,发现一位名叫“马明泉”的烈士,部队番号和地址都与焉明泉一模一样。因为村里的人都姓焉,不可能有“马”姓,所以这个“马明泉”极有可能就是他们一直寻找的焉明泉。随后,焉家人辗转通过各种方式,向丹东市慈善总会慈善一家亲义工站求助。慈善一家亲义工站站长崔瑞收到求助后,立即发动义工们在各个陵园内查找。很快,在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内,“马明泉”的墓碑被找到。经核对,信息与焉明泉一致。通过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焉明泉的烈士身份得以确认,其家属也获得了相应的抚恤待遇。焉家终于了却了多年的心愿,焉明泉的英灵得以安息。</p><p class="ql-block">通过民政等部门沟通,终于查明了当年的情况。原来,英勇善战的焉明泉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敌机空战时受伤,跳伞后正好落在现今东港的一处海域,不幸牺牲,遗体被渔民找到,后安葬于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确认信息后,义工们立即买来了水果、鲜花,代焉家人进行了祭拜,并拍下照片向焉家人告知了这一消息。当年的清明节,焉桂泉与二哥焉元泉等亲属 5 人来丹东。28 名义工专门制作了“烈士英灵永存,志愿军精神永存”的横幅,陪伴烈士亲人一同祭拜。</p><p class="ql-block">焉家人还带来烈士证明书、民政部门的证明和亲属写的烈士生平简历等资料,证实了焉明泉的身份,烈士碑上的名字也得以更正。</p><p class="ql-block">此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家亲义工站都会组织义工为烈士焉明泉扫墓,并将整个祭拜过程拍下来发送给焉家人,让他们放心。焉香是焉元泉的女儿,此次代父亲前来祭拜,她在陵园里拍下不少照片。“父亲 82 岁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前来,我拍下这些照片带回去,让他知道大伯在丹东安置得这么好,丹东人民如此爱戴志愿军,他一定会很欣慰。”</p><p class="ql-block">随后,焉桂泉等人又在义工的陪同下,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和鸭绿江断桥。3 月 26 日,他们来到位于凤城的空军某部,祭拜了抗美援朝飞行员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此次同行的焉家村党总支书记焉建说,村里早年就为焉明泉立了一块碑,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村里的孩子和村民们都自发前去献花祭拜。他此次前来,也是想通过实地探访,将焉明泉烈士的事迹收集整理带回村里,并将他的事迹报送到威海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让更多人知道他的英勇事迹。“当年,烈士们为了国家安定、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如今,帮烈士寻亲,是咱每个丹东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工们表示,作为丹东这座英雄之城的一员,将继续尽己所能帮烈士找到亲人,完成他们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与文化的感人叙述。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并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首先,焉氏二十二英烈的事迹无疑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精神,正是红色精神的核心所在。通过深入挖掘这些英雄事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同时,焉氏子孙和各界人士的自发捐助,也体现了人民对英烈的崇敬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他们通过立丰碑的方式,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这种行动不仅是对英烈的最好纪念,也是对红色精神的有力弘扬。</p><p class="ql-block">此外,焉家村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更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肯定和保护。传统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古村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和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碑文镌刻,字字泣血,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焉氏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的不朽传奇。春风秋雨,岁月悠悠,丰碑屹立于东山之巅,如同一位沉默而庄严的守护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铭记着那份永不褪色的忠诚与勇敢。</p><p class="ql-block">每逢清明时节,焉家村内外,男女老少,皆怀崇敬之心,踏上蜿蜒的山路,来到丰碑之下,献上鲜花与哀思。孩童们在长辈的讲述中,聆听那些遥远而又亲切的英雄故事,眼中闪烁着对先辈无限的敬仰与向往。老一辈人则抚摸着冰冷的石碑,泪光中映照着过往的记忆,仿佛能穿越时空,与英烈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心灵得以慰藉,信念得以传承。</p><p class="ql-block">焉家村,这座被历史赋予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不仅以其古朴的建筑、宁静的田园风光吸引着八方来客,更以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了教育后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课堂。村中特设“焉氏英烈纪念馆”,馆内珍藏着英雄们的遗物、信件及历史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故事,每一面墙都在诉说着不朽的传奇。游客们漫步其间,无不为之动容,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p><p class="ql-block">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焉家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保护古村落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当地政府与村民共同努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广红色文化,让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系列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英烈故事讲坛”、“红色记忆徒步行”等相继举办,吸引了众多游客与学者的目光,焉家村逐渐成为了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讲述着中国大地上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p><p class="ql-block">同时,焉家村也积极探索将红色文化与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径,通过发展特色种植、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多元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得以赓续,让英雄精神在新征程上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时代变迁,焉氏二十二英烈的精神如同东山之巅那不灭的灯塔,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焉家村与焉氏子孙,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历史的尊重,对英雄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总有一些叙述能深深触动我们的灵魂,这段关于焉氏二十二英烈及相关事迹的讲述便是如此,它是一首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与文化的激昂赞歌,也是一场触及心灵的精神洗礼,引领我们挖掘并汲取无数宝贵的精神养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焉氏二十二英烈的故事,是一部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的壮丽史诗。在民族危亡、人民深陷苦难的岁月里,他们挺身而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崇高理想,踏上了充满荆棘与艰险的征程。战斗中,他们无畏生死,英勇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精神,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黑暗的时代,也构成了红色精神的内核。深度探寻这些英雄事迹,能让我们与先辈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共鸣,从而更深刻地领悟红色精神,使其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薪火相传、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焉氏子孙和各界人士怀着对英烈的深切崇敬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信念,自发慷慨解囊。他们用立丰碑的方式,镌刻下对先烈的无尽缅怀,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这一行动,不仅是对英烈们丰功伟绩的崇高致敬,更是将红色精神具象化,使之在现实中得以有力弘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焉家村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这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高度肯定与精心呵护。传统古村落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块砖石、每一条小巷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保护和传承这些古村落,就是在守护中华民族的根脉,让我们能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温度,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是对先辈的敬重;传承红色精神和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历史的记录者、精神的传承者,深入挖掘英雄事迹,让红色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同时,积极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汇聚点滴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华章。</p> <p class="ql-block">焉家村党支部书记焉建</p> <p class="ql-block">在白沙滩镇焉家村,有这样一位灵魂人物——焉建先生,他身兼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两职 。焉建书记是个质朴憨厚的农村汉子,内心满溢着浓郁而温润的乡土情怀,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担任村两委主要领导后,焉建书记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前瞻性眼光。他深知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审时度势推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为壮大农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带领村民迈向富裕之路;另一方面,他深刻意识到文化对于乡村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挖掘、开发和传承焉家村的历史文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焉家村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让古老的村庄重新焕发光彩。焉建书记常感慨:乡村振兴,经济振兴是基础,文化振兴同样不可或缺,只有让村民在精神上富足,乡村才有真正的未来。焉家村拥有600多年的建村史,勤劳智慧的焉家祖先在这里留下无数宝贵的物质、精神与文化财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涌现出众多德才兼备的人物,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焉家乡土风情。焉建书记一直思索着,要通过修志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永久留存,让后人铭记先辈的奋斗与荣耀。他这份拳拳赤子之心、殷殷乡土情怀以及强烈的责任担当,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也让我们与他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共同踏上编纂《焉家村志》的征程。在村民焉培权的带领下,我们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田野山岗、河塘沟沿,亲身感受这座既古老又充满朝气,既宁静又活力满满的村落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搜集最全面、最准确的资料,焉建书记不辞辛劳,奔波于乳山市档案局、白沙滩镇政府、焉家村委以及全市各有关部门,查阅海量档案,翻阅史籍族谱,走访采访知情人物。这个搜集资料的过程,既是艰辛的付出,更是一场充满新奇与震撼的奇妙之旅。每一次新的发现都带来满满的惊喜与满足,这座历经六百七十年风雨洗礼的古老村落,宛如一座深藏不露的宝藏,只要用心挖掘,便能不断呈现出它的灿烂绚丽、丰富厚重,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这些被挖掘出来的历史史料、人物典故,如同拼图的碎片,逐渐拼凑出一个立体而真实的焉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修志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从资料采集到整体布局,从撰写编纂到文字润色,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众多有识之士、社会贤达以及同事朋友的大力支持。焉培林,这位从焉家村走出的老干部,对家乡历史如数家珍,怀着对修志事业的满腔热忱,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与悉心指导;焉桂泉,身为退伍军人和村里的老干部,全程深度参与村志纂修工作,积极联络在外的焉家儿女,广泛收集资料,他不辞辛劳、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动容;村里的老干部焉振恒、焉盈宽、焉元泉,还有耄耋老人焉坤德、焉洪绪,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为村志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信息;村民焉培留、焉培芳、焉山林、焉保义、焉本池、焉英敏、焉春、焉杰等,也纷纷贡献出自己掌握的宝贵资料;村两委委员焉香、焉乐文,村会计焉建法,立足本职岗位,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在此,我们向这些质朴无私、热心村里公益事业的焉家村人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焉家村志》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焉家村党支部书记焉建</p> <p class="ql-block">焉家村党支部书记焉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