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蝴蝶泉、S弯、大理古城。

岩虎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日,随南京向快乐出发俱乐部,游云南大理蝴蝶泉、S弯、大理古城。</p> <p class="ql-block">  蝴蝶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地处大理214国道西侧,横断山脉的点苍山十九峰—云弄峰下,镶嵌在苍山洱海之间,占地面积2101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蝴蝶泉方圆五十多平方米,水深六米,是在花岗岩石上露区的断裂带上形成的一种裂隙泉,泉水由冲积扇上部的砾石下涌泻出来,汇集在碧蓝茹翠的池潭内。泉池四周镶嵌着大理石栏杆,蝴蝶泉西壁的大理石上,镌刻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池边的蝴蝶树,像一条青龙横卧于泉池上。</p> <p class="ql-block">  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个人徒步游览了上关花、蝴蝶泉、古佛洞,并在著名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中记述了这一胜景: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蛱蝶即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同,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然龙首关南北相距,不出数里,有此两奇葩,一恨于已落,一恨于未蕊,皆不过一月,而各不相遇。徐霞客是历史上第一个真实记述蝴蝶泉胜景的人。他在游记中非常明确地记述了在龙首关南北之间有上关花和蝴蝶树花“两奇葩。</p> <p class="ql-block">  在白族地区,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龙。蝴蝶泉边五股清泉从龙头喷涌而下,形成一个五龙吐水、浪花飞溅的景象,下方的五个小水潭,水花四溅,泉水透明清澈,形成“清泉石上流”的五龙池景色。</p> <p class="ql-block">观泉亭</p><p class="ql-block">蝴蝶泉涌泉北边,有一座古色古香、雕龙雕凤的两层木架结构的“八角亭”,俗称“观泉亭”,中有木栏靠座,正对蝴蝶泉。游人到此,坐在观泉亭里,与人相叙,或者观看白族歌舞表演,或者凝视旁边的泉水潮起潮落,也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和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一座具有浓厚的大理白族建筑特色的石牌坊,是大理白族建筑的典型表现,整座石牌坊用大理本地青石条修建而成,中间“蝴蝶泉”三个字是当代文豪郭沫若亲笔所题。</p><p class="ql-block"> 石牌坊屋檐角,雕刻了四只小动物,这个是大理白族崇拜的图腾之一瓦猫。</p> <p class="ql-block">  “夫妻树“被称为“连理枝”,又称“生死树”,这是树林中与人类夫妻般相依而生的一种现象。两根树枝一粗一细,一根高大伟岸、威猛挺拔,一根亭亭玉立、风姿卓越,像一对恩爱夫妻相偕而立。同根生的树,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在我们当地有一个传说,相爱的人到蝴蝶泉未妻树下绕圈、祈祷,相爱的人便会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  大理S湾‌位于大理市银桥镇磻溪村,距离大理古城约10公里,距离喜洲古镇约8公里。S湾是洱海生态廊道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S形弯道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是一个理想的拍照和观光地点‌。</p><p class="ql-block"> S湾的S形弯道沿着洱海蜿蜒曲折,一侧是素墨丹青的白族民居,另一侧是碧波荡漾的洱海,形成了生动而唯美的景观。这里的自然环境清幽,海天一色,适合拍照和视频录制。无论是白天还是黄昏,S湾都有不同的美景,尤其是在春天,油菜花田的金色与洱海的蓝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p> <p class="ql-block">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云南提督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  复兴路是大理古城主干道和最繁华的街道,连接南城门和北城门,总长1500米,路面为麻块石路面,是古城南北方向最长的主干道。复兴路两边商铺保持了民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大理古城主要商业街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