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照片/明君</p><p class="ql-block">美术/明君 编辑/曰丹</p> <p class="ql-block">中国俗话说的好:矮人嗓子高,自古贵人声音低。说话要讲究方式,说话也代表着一个人的素质高低。</p><p class="ql-block">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委婉动听,不会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让人生气。</p><p class="ql-block">我家老三,习惯嗓门非常大,她总说只要吼一嗓子,方圆三里都要抖一抖,因为她的大嗓门,自豪不已。</p><p class="ql-block">有次我们街份因为争地的事情有点小摩擦,她呀,说让他来解决,看他不把对方的气焰先给压下去。</p> <p class="ql-block">我那时候还小,以为他出马肯定能把事情办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差点打起来。</p><p class="ql-block">最后请了街房邻居,一个读书的老先生出马,两家的代表在我家聚头,我以为非得打起来不可,没想到会开了不到两个小时,就不声不响地解决了矛盾。</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老先生说话总是温温吞吞的,没有一点我家老三那种大嗓门的豪气。</p> <p class="ql-block">他带头开个会,竟然把老三都解决不了的事情给解决了,实在是震撼到我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总以为嗓门大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其实靠嗓门引人注意,大多是没什么本事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一声不响,也能使方圆三里抖一抖。</p><p class="ql-block">张飞的声音能吓退兵马,可他还是做了闷声不响的刘备的小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如果嗓音能解决问题,驴都能统治这个世界了。</p> <p class="ql-block">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到外地去办事,领导带我去见两个办事的,约在一家粤菜馆。</p><p class="ql-block">我看他们中间有个人很有派头,穿的西装革履的,说话声音也中气十足,另外一个则闷声不语的,说话半温不火的。</p><p class="ql-block">我当时刚出社会,还不知道怎么看人,就以为这个中气十足的是领导,于是一个劲地和这个人套近乎,一直给他敬酒讨好他。</p><p class="ql-block">对那个说话温文尔雅的人,没放太多心思。</p> <p class="ql-block">酒过三巡之后,本以为事情能敲定,我拍着我一直讨好的那个人的背说:兄弟,如果合适,我们就把订单给签了。那个人也是醉醺醺地说:我做不了主啊,得问我们刘总,然后指着和他一起来的那个人。</p><p class="ql-block">我酒一下就醒了,原来我一直讨好错了人了,那个中气十足的是个兵,相反温文尔雅的这个却是个领导。</p> <p class="ql-block">好在带我的领导也在,他和刘总一起慢慢的品茶,我们还在劝酒的当口,他们已经把合约定下来了。</p><p class="ql-block">回去的路上,领导和我说:不要看大声咋呼的人就以为是领导,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从不显山露水的。</p><p class="ql-block">我通过几次解触,我也充分长点见世了。说真的正好相反倒是,那些虾兵蟹将,最喜欢耀武扬威。</p> <p class="ql-block">三、那些真正有格局有实力的人,因为他们这种人所谈论的内容,他们非常紧甚的。</p><p class="ql-block">经常牵涉重要的机密,名人的隐私,大金额的金钱数据,所以,压低声音成为他们沟通交流的要求。</p><p class="ql-block">另外,那些成功的,有修养的,有社会地位的人,通常都是敏锐聪明之人,相互直接交流,不费劲,更用不着大力气嚷,所以音量也就自然而然低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一书中描述了白领和普通工人的区别,白领轻声细语讲话,普通工人则大声叫喊。</p><p class="ql-block">现在有的高档小区,人家就非常讲究,你很少能看到大喊大叫的不文明现象,但是在普通的民房公寓,则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家在大声说话和歇斯底里般的争吵。</p><p class="ql-block">因此,音量的高低不仅仅是一种礼仪的表现,更能够反映出自己的阶层和高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