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有思 沐光而行致远

张萍

<p class="ql-block">杨柳依依,春归有期。在三月的暖阳下,来自甘肃各地的六十余位教师,有幸相聚于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参与2024年甘肃远程支教教师专业发展研修班(一期)的培训学习。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们共同追寻教育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更强调“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谈论教育时,实则是在描绘未来的蓝图。而今,人工智能如汹涌的浪潮,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亦无法置身其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学校的建设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关键所在。</p> <p class="ql-block">开班仪式后,我们有幸聆听了李葆萍教授关于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校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这场讲座如春风化雨,让我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李葆萍教授的讲解高屋建瓴,从多个维度剖析了人工智能给中小学教育带来的变革。在机遇层面,人工智能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了新路径。借助智能学习系统,它能依据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状况以及学习风格,量身定制专属学习计划,推送适配的学习内容与练习题目,真正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就像有的学生在数学几何部分学习吃力,智能系统可以精准定位其薄弱点,提供针对性的讲解视频、练习题,帮助学生逐步攻克难点,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能极大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在互动式教学体验上,人工智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教学软件实时收集学生学习反馈,教师能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虚拟教师助手与学生自然语言交互,答疑解惑,提供个性化指导,使学生仿若拥有一对一辅导。以语文课堂为例,学生可以和虚拟教师助手探讨古诗词的意境、作者的情感表达,这种互动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评估与反馈方面,人工智能实现了精准化与即时化。智能作业批改系统迅速批改作业和试卷,指出错误并提供解题思路与建议,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数据,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个别辅导和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提升学生学习成绩。</p> <p class="ql-block">然而,数据隐私与安全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应用涉及大量学生个人数据,如成绩、学习行为记录等。教育机构和技术提供商要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和安全机制,确保数据合法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同时,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数据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相关部门也需制定完善的数据保护法规和政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7日下午,有幸聆听吴安民教授关于人工智能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讲座,犹如拨云见日,为我在教育领域的探索点亮了新的灯塔,让我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别看这位67岁的小老头,人家可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人工智能数字化信息竟是自学成才,令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吴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人工智能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教学资源获取上,智能搜索工具如秘塔AI搜索,以其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推荐功能,能迅速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教师所需的教学资料。无论是前沿学术论文,还是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都能一键获取,大大节省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和精力,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学设计和学生指导中。不坑盒子、豆包等写作类人工智能工具,在教师教案撰写、教学反思记录以及学术论文创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能依据教师输入的主题或关键词,快速生成内容框架和参考素材,为教师的写作提供思路和方向,教师再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独特见解进行修改完善,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和质量。智能ppt生成器aippt与ppt超级市场,能够快速将文字内容转化为精美的幻灯片,丰富的模板和元素可供教师自由选择,满足不同课程和教学风格的需求,使课堂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人工智能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对学校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考勤、成绩、行为表现等数据的分析,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管理方面,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等数据的评估,学校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表现,为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提供有力支持,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学校资源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智能排课系统可以根据教师、教室、课程等多种因素,合理安排课程表,避免资源冲突和浪费。</p> <p class="ql-block">然而,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服务于教学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涉及大量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使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校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同时加强对师生的数据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数据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听完吴安民教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也要正视挑战,不断探索和创新,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p> <p class="ql-block">“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每一次学习都是成长,每一次思考都是智慧,每一次交流都是碰撞。这场沉浸式的培训学习,不仅点燃了我们学习探究人工智能的热情,更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我们将把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的实际行动。在后续的工作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发更具创新性和趣味性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同时,组织校内教师开展分享交流活动,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让培训所学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形成带动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质、多元的教育环境,助力学校在新时代教育浪潮中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