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画研究的不解之缘

东萍雅阁书画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与书画研究的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康晓东(东子)</b></p> <p class="ql-block">我是康晓东,赣州是我的故乡,这片土地浓厚的文化气息滋养着我。在书画研究这条道路上,我坚持探索多年,有幸得到一些朋友的认可,被称为“赣州研究书画第一人”,其实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既是鼓励,更是让我不断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想起最初与书画的相遇,那是在我幼年的时候。父亲对书画的热爱感染着我,在我心里种下了热爱书画的种子,也开启了我对书画艺术探索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热爱逐渐融入我的生活,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只是凭着一股坚持的劲儿,从小跟着父亲,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画的世界里。我花了无数时间研究名家名作,为了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常去各地博物馆,仔细观察历代书画真迹,认真琢磨其中的精妙之处。同时,我也系统学习中国美术史,努力领会历代名家的笔法、墨韵和风格。慢慢地,我具备了一定辨别书画真伪的能力。这些年经我鉴定的书画作品有数千件,虽说准确率还不错,但每一次鉴定我都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赣州本地的一些藏家遇到难以判断的书画时,会找我帮忙,我很感激大家的信任,也尽力给出客观的判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书画研究里,我对宣纸比较关注。宣纸是书画创作的关键材料,不同材质特性差别很大。生宣吸水性强,笔墨上去很快就晕染开来,像张大千先生的泼墨山水,用生宣就能展现出山峦的朦胧和墨色的灵动,写意画就喜欢这种效果;熟宣经过加工,质地硬而且不吸水,很适合画工笔画,比如仇英的《汉宫春晓图》,那些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在熟宣上表现得非常完美;半生宣结合了生宣和熟宣的优点,吸水性适中,既能体现墨韵变化,又比较好把握,很多兼具工笔和写意风格的作品会选用;楮皮宣以楮树皮为主要原料,质地坚韧,纤维细腻,创作时能呈现出古朴典雅的笔墨质感,追求古意的书画创作常常用到。我去过宣纸产地安徽泾县很多次,走进制作工坊向工匠师傅们学习,了解宣纸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也写过几篇关于宣纸特性和使用的文章,能得到一些同行的关注,我深感荣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于笔墨纸砚这些书画创作的必备工具,我也在不断学习研究。毛笔有很多种,羊毫笔柔软,写出来的字圆润饱满,适合写小楷;狼毫笔弹性好,线条挺拔有力,行书、草书创作时,能很好地体现笔画的转折和力度,就像王羲之《兰亭集序》,用狼毫笔才能把那种飘逸又不失筋骨的笔法表现出来。我去过湖州善琏等毛笔制作名镇,和制笔师傅们交流,也参与改进了几款适合本地书画家使用的毛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便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墨的选择也有讲究,松烟墨乌黑但没有光泽,写古朴的篆隶字体时,能突出那种古朴的韵味;油烟墨乌黑发亮,绘画时可以让色彩更鲜艳,层次更分明。好的墨锭质地细腻,研磨的时候手感顺滑,磨出的墨汁均匀浓稠。我收藏了一些不同年代和产地的墨锭,通过试用和比较,总结了一点鉴别优质墨锭的经验,就分享给赣州本地的书画爱好者,大家一起交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纸的种类丰富,除了宣纸,皮纸纤维长、韧性好,书法和写意画都能用;毛边纸是米黄色,大多由竹纤维制成,价格实惠,书写流畅,很适合初学者练习书法。我会和本地书画用品店沟通,建议他们引进各种优质纸张,满足不同书画爱好者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砚台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端砚石质细腻,发墨快还不损伤笔毫,石品花纹多样,像鱼脑冻、蕉叶白等,都是非常珍贵的;歙砚质地坚硬滋润,纹理独特,比如金星、眉纹等,兼具美感和实用价值。我对这些砚台的特点和优劣做过一些研究,知道在不同情况下怎么挑选合适的砚台。在赣州举办的一些大型书画展览中,我负责挑选砚台展品和给观众讲解,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砚台知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在书画及其相关工具材料的研究上一直在努力,这都源于我对书画的热爱。我能力有限,但真心希望能为赣州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书画研究出一份力,和大家一起进步,让更多人感受到书画文化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