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欧洲文化之都~锡比乌</p> <p class="ql-block"> 锡比乌的军事防御建筑</p> <p class="ql-block"> 屋顶长眼,又被为“千眼之城”。</p> <p class="ql-block"> 谎言桥</p> <p class="ql-block"> 【老谭游记】巴尔干九国行(3.6.1)罗马尼亚最繁荣的城市、欧洲文化之都~锡比乌(Sibiu):离开了佩蕾丝城堡,驱车来到罗马尼亚最繁荣的城市且被誉为“欧洲文化之都”~锡比乌(照片9)。令人惊奇的是该城市之房屋颇具特色:锡比乌的房子长眼,故又称“千眼之城”!</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于800多年前的城市也被称为橡树之城,是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日尔曼民族最集中之地。古老的城堡、珍贵的文物、富有特色的房屋,处处体现出中世纪古城的绚烂氛围。因其房顶阁楼上窗户特別像一双双眼睛,这座城市又被称为“千眼之城”。此城也是罗马尼亚爵士之都,每年皆举办国际性的爵士音乐节。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锡比乌已当选为2007年欧洲文化之都。它是罗马尼亚投资最多城市,还曾评选为“欧洲八大最适宜居住的田园城市之一”。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该市军事防御建筑列入世界遗产(照片1~2)。</p><p class="ql-block"> 锡比乌位处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南部和南喀尔巴阡山脉北坡,横跨奧尔特河的支流奇滨河,属大陆性气候。城市人口不足20万。城市建于十二世纪,有许多十三至十五世纪的教堂、城堡等建筑古迹及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又是交通枢纽,因而旅游业颇盛。</p><p class="ql-block"> 1190年,德国开拓者始建此城;中世纪早期,它被罗马人放弃,直到萨克森人到来。14世纪起,锡比乌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商贸中心,经济开始起飞;后更成为德国统治下七城市中最重要一个。17世纪成为了东西欧交流中途站与贸易商旅必经之地。18~19世纪,它成了罗国重要经济中心之一,罗马尼亚第一家银行于此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罗马尼亚等民族国家纷纷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锡比乌从此成为罗马尼亚一部份。当地市民大多是德意志民族与匈牙利人,近代大部份德裔移居德国,但现任市长仍是德国人克劳斯·约翰尼斯。</p><p class="ql-block"> 城市建筑风格颇具日耳曼民族特色,房屋会长眼;城堡、教堂、石板路,保留了几百年,构成了欧洲小城的特色标志,也使此城充滿历史韵味!让我们一起进入此城,领略其丰富历史人文与城市美景!</p><p class="ql-block"> 顺告: 据央视一台播道: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获准加入申根区,两国自2007年加入欧盟,从而申请申根,至此申根区国家已达29个。</p> <p class="ql-block"> 硕大无比的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红屋顶上如眼之窗,颇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 【老谭游记】巴尔干九国行(3.6.2)罗马尼亚最繁荣的城市、欧洲文化之都~锡比乌广场:车至此城即沿着古旧街道,走进锡比乌。先行来到古城的大广场。</p><p class="ql-block"> 锡比乌古城集中了三个历史广场:大广场、小广场及胡耶特广场,且广场相互连通,而成为罗马尼亚最大的存有中世纪风格的区域。</p><p class="ql-block"> 大广场(Big Square)是城中心最具规模且最漂亮的广场,十分宽敞,建于十八世纪罗马天主教堂与市政厅是广场最主要的建筑。一座大教堂的钟楼与一个城市的钟楼,形成广场上的两个制高点,也成了城市地标。广场周边有精美别致建筑,都带有15~18世纪期间贵族家庭象征;广场之西有一家罗马尼亚最早药房,建于十五世纪末;广场另一边是此城著名的布鲁肯撤尔宫,原是布鲁肯撤尔男爵的宫殿,现在为艺术博物馆,1871年开馆,馆藏丰富多彩。还有民间传统文明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又为罗国爵士之都,每年举办音乐节,正是这些丰富历史文化,锡比乌于2007年与卢森堡一起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图照的下水道盖上也刻有获此殊荣的标记。</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此,已近黃昏,人们忙于在广场上搭帐篷,准备音乐表演?或是准备晚上茶饮、喝啤酒等。部分建筑围蔽,可能装修,欧洲风格修旧如旧!但不影响我们参观,兴致盎然地继续游览大广场及古城景点去……</p> <p class="ql-block"> 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 每天傍晚,广场上搭起帐篷,摆出餐桌,游客可观赏民间艺人演出,晚上可观看音乐会,在“欧洲文化之都”的广场上尽兴。上回在广场旁餐厅晚餐,享用当地著名饮食~猪肚汤,不亚于广州之汤,且别有特色!此行没时间享用了,诸友若有机会至此,别忘了饮这里猪肚汤。</p> <p class="ql-block"> 水道盖上标记,显示获“欧洲文化之都”殊荣。</p> <p class="ql-block"> 【老谭游记】巴尔干九国行(3.6.3)罗马尼亚最繁荣的城市、欧洲文化之都~锡比乌:屋顶有眼,誉称为千眼之城。</p><p class="ql-block"> 沿着古旧街道前行不远,来到小广场。小广场上有很多可爱的古屋,几乎每幢的屋顶皆有眼睛般的窗户,别具一格!广场标志建筑是议政塔,是城市像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沿着古旧街道前行不远,来到小广场。小广场上有很多可爱的古屋,几乎每幢的屋顶皆有眼睛般的窗户,别具一格!广场标志建筑是议政塔,是城市像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小广场周边房屋很有特色,屋顶多是人字坡顶,屋顶的窗户皆开成桃叶形,特别像一双双大眼睛!窗户里面黑乎乎的像人的黑眸,窗边的白墙像眼白,非常拟人化。这些长眼睛之房,成了锡比乌的标志之一,无怪乎称之为千眼之城了!</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随着日耳尔曼民族迁移至此而带来的民族特色建筑,遍布整个城市,尤以大小广场为甚。但似乎只在罗马尼亚的德国人才有此特点,喜欢在房顶阁楼开大眼睛般天窗,在德国却很少见到类似的建筑。立于其间,会觉得周围屋顶窗户像是眯着眼睛盯着你!这里不仅老天有眼,房子也有眼,可要当心,别干出格之事呀!有人说这是荷曼斯达笛之眼,专门监视大话精的!千万不要说大话,无数屋眼盯着你!</p> <p class="ql-block"> 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 千眼之城还有一说:当年为了保存食物,那时没空调,屋顶开个如眼睛般小窗可通风透气。一片群屋皆有眼睛般小窗,举眼望去,犹如千眼之多,故称千眼之城。现还保留着中世纪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老谭游记】巴尔干九国行(3.6.4)罗马尼亚最繁荣的城市、欧洲文化之都~锡比乌之谎言桥:小广场边有一座当地出名的铁桥,称之为“谎言桥”(The Bridge of Lies)。</p><p class="ql-block"> 此桥建于1859年,乃罗马尼亚第一座铁桥。传说情人站在桥上,若有人说谎,桥就会崩塌;又一说,说谎之人会从桥上掉下去。也许太多谎言,不是商家经常在此桥上争吵,或是情侶在桥上信誓旦旦而转眼便分手,很多人在说谎,因而得名。实际上,德语中“下桥”(Liegenbriucke)与英语“谎言”(Lie)是谐音,人们将错就错,“谎言桥”便叫开了,这才是真正原因。</p><p class="ql-block"> 谎言桥很小,十几米长,四米左右宽。桥上种有鲜花,桥边房屋之顶有几双眼睛盯着(照片7),敢说谎吗?!游览其间,抱着欣赏眼光领略城市风光与历史人文,心中坦然!并没觉得受“监视”,倒是觉得犹如美女丹凤眼正朝游人回眸一笑呢!诸友,你觉得呢?</p><p class="ql-block"> 桥下并无水流,只是因这地势低,而架此桥。上下城区以此桥为界,桥一端大小广场为上城区,是富人区与贸易区;过了桥洞另一端为下城区,是制造业之区域。</p><p class="ql-block"> 上回不知此小桥如此有名,没上桥细赏,只是在小广场上举机一拍,没拍上全貌,抱憾而返。此行当桥上桥下,全览一番,再次领略小桥之美,聆听其幽默动叫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谎言桥”建于1859年,是罗马尼亚第一座铁桥。传说情人站在这座桥上,如果有人说谎,桥就会崩塌。这个名称是源于:商家经常在这座桥上争吵讨价还价,每个人都说再也不会改变价格了。还有就是情侣在桥上信誓旦旦,海誓山盟,但转眼就分手了。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说谎。</p> <p class="ql-block"> 谎言桥是一座旱桥,街道穿过桥下通往下城区。</p> <p class="ql-block"> 桥旁房屋也长眼,似乎在监视着桥上游人!</p> <p class="ql-block"> 巴尔干九国行(3.6.5)罗马尼亚最繁荣的城市、欧洲文化之都~锡比乌胡耶特广场的路德会圣母大教堂:沿着古旧街道前行,来到大广场之北的胡耶特(Huet)广场,上城区胡耶特广场上路德会圣母大教堂(The Lutheran Cathedral of Saint Mary)为全木搭建的教堂,73.34米的尖塔高耸入云,为全市最高的建筑,市内任一位置,举目即见其尖尖塔顶。</p><p class="ql-block"> 进入胡耶特广场,教堂在铁栅栏內,入内抬头一望,教堂巍然屹立!教堂是1520年在罗马宫殿上建造的,哥特式一大带四小的尖塔直刺蓝天!而且其用红黄蓝各色铺成的马赛克拼图的塔顶犹如新鲜出炉的波斯地毯,斜铺在教堂之尖顶,非常漂亮,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特兰西瓦尼特色的建筑风格!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有一座圣·马克教堂有类似马赛克屋顶,但其美丽的马赛克铺在屋顶上,而这是铺在塔尖上。</p><p class="ql-block"> 教堂正门一侧有站立雕像,不知是那位历史人物或传教士,未及细究!一对老年夫妇坐在其跟前,玩起手机呢!若此人物有灵,不知作何感想?教堂前一幅画图.足以反映当年古城是何等繁华!有靓女于此拍婚照!</p><p class="ql-block"> 教堂可入内参观,并可拍照,入内快速浏览一番!但登塔顶一览古城之景及在教堂内听罗马尼亚最大的管风琴演奏,却未能如愿!</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一幅画图反映当年古城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老谭游记】巴尔干九国行(3.6.6)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蒂米什瓦拉:位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首府,西部最大城市与经济文化中心。原为古罗马居民点,十三世纪时为要塞,曾称泰梅什堡。市区面积129.2平方公里,人口33.6万。城垮滨贝加河两岸,有十五世纪城堡、十八世纪市政厅与大教堂等古建筑。该城长期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深受奧地利文化影响,有“小维也纳”之称。值得一行!</p><p class="ql-block"> 城附近考古挖掘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与罗马时代就有人居住,当地最早于1212年被载录在案,称为罗马兵营泰梅什堡,14世纪成为沼泽地中部的一个要塞。13世纪时该镇遭鞑靼人劫掠。后要塞重建,曾一度为匈牙利一世(1309~1342年)的驻跸之地。1552年被土耳其占据;1716年被奧地利人夺取,归维也纳统治;1848年抵抗匈牙利革命派的围攻,历时107天;1919年塞尔维亚占领之;1920年划归罗马尼亚。1989年12月,蒂米什瓦拉市爆发反政府的示威游行,点燃了革命之火,引发了除前南斯拉夫外东欧剧变中唯一以流血形式完成的政变,推翻齐奥塞斯库的统治。因此,蒂米什瓦拉亦被称为罗马尼亚89革命的搖篮。</p><p class="ql-block"> 此城是一个文化中心,有多所大学,还设有国家剧院、国家歌剧与芭蕾舞剧院、爱乐交响乐团及图书馆等。还是罗国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及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 其主要景点:东正教大教堂(照片7~9),大教堂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在泰梅什堡(Timisoara)发展成为城市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41年成立以来,这座教堂数十年来一直为巴纳特公民提供了精神基础和礼拜场所。大教堂内有一些在整个土地上发现的最稀有的文物和最重要的宗教文物。泰梅什堡大都会大教堂确实是一处壮观的风景,并且是罗马尼亚境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黑教堂位于老城中心,修建于13世纪。黑教堂内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途中风光:喀尔巴阡山脉横亘国中,途中常与此山脉结伴而行,车窗外望去,常见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亦是美景。正是:天赐额尔巴阡山,无限风光在雪峰。</p> <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蒂米什瓦拉。</p> <p class="ql-block"> 布拉索夫:这座座被南喀尔巴阡山脉环抱的美丽古城,以其壮丽的喀尔巴阡山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神秘的德古拉传说而闻名。布拉索夫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城市,适合那些希望远离喧嚣、寻找宁静的人。这里的美景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度假胜地。置身于布拉索夫的市政广场,游人皆会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喷泉在阳光下闪烁,鸽子在广场上自由地飞翔,行人悠闲地晒太阳,餐厅的桌椅沿着街道排列,黑教堂的尖顶在远处若隐若现,周边环境凸显浓浓的欧洲氛围。</p> <p class="ql-block"> 【议会广场】从中世纪起这里便是城市的中心,中世纪作为公开处刑包括女巫在内犯人的场所,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布拉索夫人常去的活动地点之一。以广场中央的喷泉为中心,四周是红顶房子,露天咖啡馆众多,是休息放松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黑教堂位于老城中心,修建于13世纪。</p> <p class="ql-block"> 东正教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这是经典的东正教神龛。金碧辉煌神龛内绘有精美的神像,这里面没有塑像,这是与天主教重要的区别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老谭游记】巴尔干九国行(3.6.7)罗马尼亚布拉索夫:为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县的首府和行政中心,位于特兰西瓦尼亚南部,被南喀尔巴阡山脉包围着。此座城市为罗马尼亚的第七大城市,因是罗马尼亚国歌的诞生地而知名,此外,也因“金鹿国际流行音乐节”而享誉全球。</p><p class="ql-block"> 布拉索夫有很多历史建筑,当中不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作,如当地著名的“黑教堂”,就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到来参观。黑教堂由该市的德国人修建,为罗马尼亚主要的哥特式建筑,以及该国最重要的路德会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 布拉索夫黑教堂:修建于13世纪。地处罗马尼亚的历史名城布拉索夫,位于老城中心。为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也是东南欧地区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教宝内珍藏着一架19世纪下半叶制成的大型风琴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黑教堂始建于1383年,修建时间持续了近100年,到了1477年才最终建成。教堂长89米,宽38米,高65米,建筑规模宏伟,结构匀称,坚固美观,墙壁呈黑色,具有晚期哥特式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黑教堂的命名与一场暴动引发的大火有关。1689年,布拉索夫城的手工业壁垒发生暴动,哈布斯堡王朝的驻军无力控制局面,惊慌失措之下,驻军头目下令烧城。顿时全城多处起火,教堂附近也着了火,教堂木结构部分被焚毁,石质的墙壁也被熏黑,远看呈黑色,后来人们就称其为“黑教堂”。在这之后,黑教堂还经历了两次小火灾。</p><p class="ql-block"> 黑教堂有五个大门,主要入口处的门是最古老的。在侧门的方形抱柱上,有许多小希腊神像雕塑,造型美观,表情丰富。黑教堂内现藏有119件来自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毯和建于19世纪下半叶的大型管风琴,有4000多根管子,这架管风琴至今仍可使用,在每年圣诞节到来之际还要举行管风琴音乐会。在布道台前的柱子上可以看到布拉索夫的城徽: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戴着一个王冠。</p><p class="ql-block"> 黑教堂内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查阅百度,此照屋顶小女孩的描述可能源于文学或艺术创作,而非历史事实。若感兴趣,可能要查阅相关文学作品或艺术资料。</p><p class="ql-block"> 然而,当时听官导解说,是颇为流传的感人故事,我已记下,现却找不到了。迷糊中似乎是有关情感问题,贵为公主认识了贫民弟子,父王及家庭反对,登上教堂之顶,欲跳楼相逼,以身相许……</p> <p class="ql-block"> 黑教堂内十分亮丽。</p> <p class="ql-block"> 二楼的大型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 教堂外的人物塑像:约翰尼斯.霍斯特(1498-1549)是一位德国传教士。主张进行教会和社会改革,曾经担任教会改革的七位担保人之一,成为路德派教会重要创始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 观毕东正教大教堂与著名的黑教堂等景点,接着驱车前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