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碧海蓝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87994</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喜欢旅居生活,如果时间允许,把自已融入当地生活,悠哉悠哉的观赏异地风光、漫步名胜古迹、品读地方人文历史、深入当地人间烟火,深度体验地方文化与人文情怀。这比短时间内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要更有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旅居生活是从退休后有大把时间可自由支配开始的。第一次旅居地是山东半岛最东端,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威海市辖区荣成县。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自然风光旖旎,让人陶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它是地方独特历史风貌与文化的集中缩影,为人们直观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与文化遗产打开了窗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旅居荣成,荣成博物馆是不可错过的景点。荣成愽物馆外观大气磅礴,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设计元素,彰显出荣成的独特魅力,它是荣成市的文化标志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博物馆,里面共有700多张珍贵图片、3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全面展示自辛亥革命以来,百年社会进程中荣成典型人物及荣成儿女取得的辉煌成就。荣成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让人动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分三部分展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俗文化,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雕塑模拟等方式,展示中国北方渔业、农业的发展和胶东历史的变迁,既反映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转变,又记录着生产力从原始走向现代的历史阵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郭永怀纪念馆,用大量图片、文字叙述及动态视频详尽介绍了荣成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及其妻子李佩默默奉献的一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展出地方文人的书法字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永怀,山东荣成市人(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由于家境平寒,从小放牛拾柴,以至9岁才开始上学。他聪慧刻苦、学业出类拨粹,受到校方特殊对待和奖励,早年公费留学海外。这在哪个年代,对穷苦人家的孩子可谓是一个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在祖国需要时,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6年,在职大学教授,月工资高达800美元(1958年的收入)的优越生活条件,携妻带女回国,投入到祖国的科研工作中,分别在两弹一星中担任重要职务,是我国唯一的三栖科学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12月郭永怀在青海热核导弹研试基地发现了一组重要数据,连夜乘飞机进京汇报,不幸因飞机失事而牺牲。在飞机起火坠机的一瞬间,他一面喊着:“我的数据、我的数据”。一面把装有研究数据机密文件的公文包放在胸前,与警卫员牟卫东紧紧包在一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包存了数据文件的完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永怀牺牲20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成功,氢弹的武器化得以实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永怀的妻子李佩,1917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193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37年 “七七事变” 爆发,北京沦陷,大学停课。为了继续学业,李佩一路辗转南下,来到西南联大继续求学,并担任学生会付主席职务。1941年,西南联大毕业的李佩加入了中国劳动协会,担任协会理事长助理。随后还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工会和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1947年,李佩考上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硕士,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际荣誉、卓越能力、渊博知识、优雅气质、美丽妆饰,李佩活出了女人在那个时代所有的体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李佩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爱人郭永怀。1948年,李佩和郭永怀在纽约州的小城伊萨卡结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结婚三年后,他们唯一的女儿郭芹出生。然而,被他们夫妇二人视为掌上明珠的郭芹,其命运同样令人痛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岁的郭芹随父母离开了美国绮色佳市中心、带有地下室的三层楼独幢别墅,回到了北京。父亲失事时,初中尚未毕业的她正在内蒙古 “上山下乡”当知青。接到通知后,是自己坐班车、搭火车赶到北京来为父亲奔丧的。丧事完毕后仍回内蒙农村继续她的插队生涯,直到1970年抽回北京。45岁因病早逝,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写写我的爸爸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李佩随郭永怀回国后,为了支持郭永怀的科研事业,让郭永怀有个安逸的家,李佩放弃了在外事局的体面工作。她知道郭永怀重手足情,每月按时寄给其兄嫂80元钱补贴家用。郭永怀的手提包里永远有她备放的水果。知性贤内助非李佩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年丧夫,晚年丧女的李佩用瘦小的身躯独撑小家,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家国情怀诠释了师表后继的道德风尚。她始终把授课育人放在第一位,她讲课时面带微笑,永远是站着的。即使遭遇痛失亲人的打击,讲台上瘦弱的她仍然是站着讲课,台下听课的学生们看的心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佩一生步履不停,为祖国奋斗终身。举办了国内首期应用语言研究生班,被誉为 “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0岁出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并编写了英语教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0多岁,她仍在给博士生上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0多岁时,创办了中关村大讲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过90,组织专家翻译《钱学森文集》正式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8年,把自己和丈夫的60万元积蓄分别捐给了丈夫原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己的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佩是走过百年沧桑的中国科学院最美的铿锵玫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佩几乎不在人面前提及自己的丈夫,但是,她却将一株迎春花移到了自己楼下,说老郭最喜欢迎春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一生无所求,只有一个遗愿,就是跟老郭合葬在一起。2017年1月李佩去世后,与郭永怀合葬在力学研究所主楼郭永怀雕像的下方。在分离了近半个世纪后,他们终于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永怀夫妇的传奇人生,是奉献的一生。斯人已去,精神永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永怀纪念馆内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诉说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传奇人生。他穷苦的童年、他的求学生涯、他的奉献精神、他的家庭生活,他牺牲时的惨烈,所有经历让人动容。展厅中有一段视频,记录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情景。还有一段播放着郭老的演讲,那浑厚的男中音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呼唤。庄严悲痛的音乐播放声及讲解员充满感情的讲解让人潸然泪下。当参观到视频中周总理听到郭永怀所乘飞机失事跌坐在沙发上,同时展厅里哀乐声骤起时,全场参观的人几乎都在抹眼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生性感情脆弱,有时看情感电视剧都会流泪。在这种声情并茂的场合中,控制不住的眼泪夺眶而出,低头急步走出展厅,躲在旅游大巴车后泣不成声。大家参观出来,我见大部分人眼睛都红着(包括部分男士),大家心情沉重的上了车,一路无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旅居荣成的日子里,石岛赤山风景区绵延数十公里“中国最美海岸线”的旖旎风光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石岛渔港许多海鲜餐厅提供的物美价廉的海鲜美味,让我们体验了身在渔乡的味觉享受。在荣成纪念馆邂逅的郭永怀夫妇感人事迹,让我们懂得啥叫民族脊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旅居荣成的日子,让我们的内心收获了无尽的美好,让心灵得到滋养,更深化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热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