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为疫情而搁浅4年的,我期盼已久的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徒步终于在2025年2月8日启程。我们一行18人,来自美国各地,以大华府的队员占大多数,2月10在智利的Puerto Natales胜利会师。下图是我和几位大华府队员的飞行图。我们几乎跨越了整个地球,飞行了约1.2万公里,用了两天时间,从华盛顿抵达通往巴塔哥尼亚的门户Puerto Natales。</p> <p class="ql-block">巴塔哥尼亚,位于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因其地理位置封闭而被称为“世界的尽头”。由智利和阿根廷两国共同拥有。虽然阿根廷占有90%的巴塔哥尼亚地区,世界著名的百内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Torres del Paine)在智利境内。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National Geographic 2013年将这个公园列为“地球上最美的景色”第五名;以及“一生中必去的50个美景”之一。</p><p class="ql-block">巴塔哥尼这块未被人类开垦的荒野坐落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原上。有着巨大的冰川,湛绿的冰湖,陡峭的塔峰,繁密的森林和特有的动物,它代表着最原始的大自然。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替不易到达的这片地区蒙上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同时巴塔哥尼气候条件恶劣,素有“风土高原”之称,以大风,多雨,寒冷和天气变化无常而闻名。一天之内经历四季的气候经常发生。巴塔哥尼亚最著名最任性最恐怖的就是风,当地有一句谚语形容大风的肆虐程度为: ”鸟儿倒着飞,树儿横着长!“ 我们在巴塔哥尼亚徒步时亲眼见证了这一现象。正是因为巴塔哥尼亚的这些特点成为众多户外爱好者和摄影师心中的圣地。据统计每年到智利百内国家公园的客流量超过25万人次。 2022年去阿根廷境内的巴塔哥尼亚的人数将近4百万。</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的徒步队伍人数多,雇了一个智利旅行社 ChileTour Patagonia 帮助我们预订在巴塔哥尼亚期间各地的住宿和餐饮。在百内公园,旅行社提供一个随团的向导,负责每日安排并确保徒步中无人掉队。还提供专车和司机带我们去阿根廷境内的巴塔哥尼亚。旅行社的负责人和员工们工作认真负责,平易近人,尽量给我们提供各种帮助。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纳塔莱斯港(Puerto Natales)</b>是智利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是去百内国家公园的必经之地。我们于2月10日中午时分乘飞机抵达这座城市。下飞机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暗黄色的枯草夹杂着盛开的小百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我喜悦地感到大自然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没想到的是不到20分钟,天气突变,狂风卷着暴雨铺天盖地袭来,雨水无情地冲刷着我们的车窗(好在我们都上车了),直到抵达驻地 – Garden Domes & Cabins. 更令我惊讶的是当行李拿进屋里时,我的行李箱不仅被暴雨打湿,上面还铺满了小冰雹。此刻,大家意识到老天爷在给我们下马威,警示我们这里天气的瞬息万变。在我们等待分配住房时,天气又变成晴空万里。这个驻地不仅有小木屋, 还有蒙古包,外加各种各样的古董装饰,大家尽情地到处拍照玩耍。大概老天爷觉得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一面出着太阳,一面再来一场冻雨。我万万没有想到一小时之内给我们的见面礼竟然是这样的。走前读到不少关于在巴塔哥尼亚大风大雨天徒步的困难,我还没有开始徒步就已被这里的天气变化震慑住了。</p> <p class="ql-block">上两图刚到机场,晴空万里。左下图行李箱上和地上都是小冰雹。右下图是大雨冲刷着窗子</p> <p class="ql-block">一面出太阳,一面下冻雨。</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小木屋的内外景,右上图是蒙古包内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驻地的外景。第三图被风吹弯了腰的灌木</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应当叫做先苦后甜吧。从此以后,我们在巴塔哥尼亚期间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下雨。我专门为这次徒步买的雨衣一路背在身上,根本没有机会穿。大概是我们的人品爆棚,也是托了韦子的福,她说她出国旅游时,听到预报下雨,但从未遇见过下雨。总之,巴塔哥尼亚的恶略天气我们只经历了大风。应当说在我们的整个徒步过程中,天气是为我们助力的,没有给我们拖后腿。</p> <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旅行社派人给全体队员讲解每日的徒步计划和注意的事项。之后,大家走路进城,做走前的最后一次用品采购,并看看这座小城的风景和人文。城市不大,有一条主街。最明显的是有不少体育用品商店和食品店,说明来这里的游客多数是户外运动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左图和上图是Mylodon,曾生活在南美洲的已经灭绝的地懒。长度为3-4 米,体重为1-2吨。科学家预测南美洲地懒灭绝在大约1-1.2万年前,在全新世晚期。地懒的灭绝可能是气候变化,古印度人狩猎或两种因素组合的结果。在纳塔莱斯港竖立南美洲地懒的雕像是因为地懒的骨骼是在该城市附近的Cueva del Milodón一系列自然洞穴中发现的。</p><p class="ql-block">下中图的雕像是阿尔伯特·阿戈斯蒂尼,在巴塔哥尼亚的意大利传教士。他是第一个到达巴塔哥尼亚那里的几个山峰和冰川的人。1931年他和另外两人加上两个当地的向导成为第一个穿越南巴塔哥尼亚冰川的人。他还和当地的土著人民保持很好的关系。这座雕像是纪念他和土著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右下图是风的纪念碑由雕塑家Marcela Romagnoli制作。是对该地区特征和强大的风的致敬。这座纪念碑由两个约半吨重的青铜人物组成,每个人物都从9米高的钢拱悬挂下来。</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为我们全体队员准备了味道鲜美,精致可口,具有当地特色的晚餐,还配有各种酒水以及智利国酒(Pisco 一种由葡萄发酵蒸馏而成的烈酒)和巴塔哥尼亚牌子的啤酒。预祝我们在百内公园的W线徒步顺利圆满。</p> <p class="ql-block">全体队员的首次合照。</p> <p class="ql-block">晚餐。左下图智利国酒Pisco,右下图巴塔哥尼亚牌子的啤酒。</p> <p class="ql-block"><b>百内国家公园W线徒步</b></p><p class="ql-block">W线(W Trek)是百内国家公园里的一条徒步线路,因其形状像字母“W”而得名。它连接了公园内的多个主要景点,如百内三塔,法国谷和格雷冰川等。W线全长约80公里,通常需要5天4夜来完成。一路可以选择住多人间的小屋或者露营。除了W线,公园里还有另一条路线叫O线,它是W线的加长版,形成一条环线。徒步大约需要8到10天。</p><p class="ql-block">W线可以从西往东走,也可以从东往西走,我们的路线是旅行社安排的从东向西走,这样的安排是因为我们在纳塔莱斯港的住宿(Garden Domes & Cabins)和W线徒步的第一晚的住宿均是这家旅行社拥有,而且这两个地方均在W线的东边。</p><p class="ql-block">W线的步道路线非常明晰,基本没有什么岔路,有岔路的地方也有牌子和标记指示。徒步的难度被评为中等,适合大多数健康的徒步者。W线跟TMB徒步的最大不同是徒步时要背上自己的全部行囊,即要负重徒步。在巴塔哥尼亚徒步最困难的因素是天气,无论何时徒步,都要带上四季的衣服,所以携带的衣物要尽量做到轻装。</p> <p class="ql-block">W线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b>第一天徒步到三塔(Torres del Paine), 2/11/2025</b> </p><p class="ql-block">百内公园有不少著名景点,三塔景点是百内公园的标志性照片。因此去三塔景点是公园内最热门的步道。</p><p class="ql-block">我们早上7点半出发,乘坐旅行社准备的小巴去百内公园。天气晴朗,一路上看到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蜿蜒的山脉和长满野花的田地,美不胜收。 还看到智利特有的原驼和安第斯秃鹰。导游说加上美洲狮,这三个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特有的动物。行车期间,无论道路怎样迂回曲折,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塔,但是看不到它前面的蓝绿色泻湖,因为泻湖在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路边吃草的智利原驼,下图路上看到的景色及三塔。</p> <p class="ql-block"><b>Laguna Amarga entrance</b>是进入百内公园的入口。在这里所有人都需要去买入园门票或出示已购买的门票。乘客们趁机去上厕所休息一下。我们的队员们在此抓紧时间做热身运 动。</p> <p class="ql-block">上中图百内公园入门处,下图队员们在做热身运动。</p> <p class="ql-block"> 9点钟开始徒步。由于旅行社同时接待了一队从澳大利亚来的徒步者,总人数达24人。百内公园有规定每个导游只能带6人徒步。因此,旅行社派了4个导游带领我们这支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三塔前进。</p> <p class="ql-block">向三塔出发</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全体队员合影(韦子提供)</p> <p class="ql-block">去三塔的步道长度官方的数字是22公里,需7-8小时走来回。导游告诉我们这条步道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在山谷(Ascencio Valley)里行,步道平缓,极目所望遍地各种野花野草。越过几道小溪,走过一座老式吊桥,因为吊桥在人行走时会上下左右晃动,为安全起见,每次只能两人通过。路上看到好几队马匹驮着东西往山里的营地运送物资。</p> <p class="ql-block">照片由云朵提供</p> <p class="ql-block">第二区是有名的风口 Paso de los Vientos ,那里的风特别的强劲,让我们这些初来咋到的人感受一下有名的巴塔哥尼亚风。同时山里的风景渐入佳境。远处看到好几个湖水, 碧绿清澈。两岸的山看可以清晰地看到风刮过的痕迹。山峰上有残留的冰雪,还可以远观到一个冰川。</p> <p class="ql-block">Chileno营地,以这条步道的欢迎中心为起点的话,这个营地差不多在三塔步道的中间,是离三塔景点最近的营地。很多徒步者利用这个营地做途中休息,蓄水,吃补给,上厕所等。 我们上下山时也在这里停留休息。 Ascencio河从营地旁边流过,在河边可以眺望到三塔塔尖。</p> <p class="ql-block">第三区是树林区,高耸入云的树木,加上之字形的步道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地上毛茸茸的大片青苔使脚步变得轻盈,犹如踩在绿色的地毯上。</p> <p class="ql-block">第四区是整个步道中最难走的一段。不仅坡度陡峭,而且是石子路,在巨石和大小石头中行走,加上风力的阻碍,使得走这段路非常困难,气喘吁吁,站立不稳。但是当爬到山顶 ,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现眼前,威严挺拔的三座花岗岩峰傲立于群山环抱之中,由碧绿的托雷湖水衬托的美景时,觉得前面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三塔(Torres del Paine)中的“Paine”是巴塔哥尼亚土著语,意思为“蓝色”。所以Torres del Paine的直译是“蓝色的群峰”。有种解释是因为花岗岩在某种光线下产生蓝色,或在天空和湖水的蓝色照耀下。</p> <p class="ql-block">第四区的路不仅陡峭,而且都是石头,很不好走。上图Rose提供</p> <p class="ql-block">看到三塔风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集体照,包括8个澳大利亚人和导游们</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旅行社用小巴带我们去他们拥有的小木屋住宿。小木屋是老式的,里面的设备也是陈旧的,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用烧木材的火炉取暖,当导游给我们示范怎样添柴火,怎样封火炉时,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干校的生活。旅行社给我们准备了充足的份饭和酒水。</p> <p class="ql-block">下两图娜娜提供</p> <p class="ql-block"><b>花絮</b></p><p class="ql-block">(1) 虽然今天早上天气晴朗,但在走进第四区时,乌云渐渐密集,大家开始担心下雨。我一路上心里默默地祈祷老天爷眷顾我们,不要下雨。不知道是因为老天爷听到我了的祈祷 ,还是因为有韦子在身边,她的无雨福气在显灵,总之,虽然路上阴云密布,当我们爬到山顶,走到托雷湖畔边时,天气阴转晴,太阳还会时不时地出现,使得所有队员们喜笑颜开,花式地拍照留念。导游告诉我们,在我们之前连着三天这里下雨,徒步者们在此地等待数小时也未能看见三塔。我们的运气非常的好。</p><p class="ql-block">(2) 早上我们上山的路上遇见不少从三塔下山的人。这些人要么很早出发,要么走得快。 最令我感慨的是一队中国人,他们说为了在三塔看日出,早上3点就来抹黑爬山。我们是在第二区遇见他们的。这说明他们为自己赢得了半天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p><p class="ql-block">(3) 因为看三塔景色是百内最热门的步道,我感觉今天遇见的徒步者比我在TMB见到的要多,几次过桥要排队等候。当然我们这队的人数就已经很庞大了。但是几位导游都说今天上下三塔的人数比前两天少。在接下来的徒步日子里,路上我们很少见到其他徒步者。</p><p class="ql-block">(4) 因为晚上住在旅行社自己的房子,我们今天徒步时只需要带上白天使用的东西,其它的行李被旅行社用车送去今晚的驻地。这样我们可以轻装徒步。</p><p class="ql-block">虽然这条步道的官方数字是22公里(13.5英里), 但是我手机里的health软件显示我走了15.5英里。我问了队里三个人使用手表做记录和一个用all trails app做记录的,他们的数值都不一样。我的health软件给的数值相比在中间位,就算它还可信吧。我用我的手机做每日徒步记录。</p> <p class="ql-block"><b>第二天徒步到百内角(Los Cuernos)和法国营地(Camping Frances) 2/12/2025</b></p><p class="ql-block">百内角是园内的一组山峰,其壮美景象和高度跟三塔山峰不分上下。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沿着碧绿的诺登舍尔德湖(Lago Nordenskjold)走向知名的百内角,然后继续前往法国营地 。旅行社的小巴带我们到百内公园欢迎中心。我们从那里开始徒步。今天的徒步距离不算长,因为是单向行走,旅行社给的长度只是昨天的2/3路程。所以早上10点才出发。</p><p class="ql-block">我们住宿的小木屋离三塔不远,遇到晴天,有太阳照射时,可以从小木屋的窗口看到被阳光折射的金顶三塔。可惜今天是阴天,看不到日照金山。为了看金顶三塔,大家都早早起来,由于晚出发,变成有许多自由活动时间。小木屋前空旷的草地里长满了野花,来了几只原驼,以三塔为背景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大家争先恐后地拍照,欣赏大自然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第一次把带来的全部行李背在身上徒步。尽管距离不长,但是负重行走要比昨天辛苦吃力得多。</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湖边向西走,左手边是诺登舍尔德湖,看着碧绿的湖水,因为太阳时隐时现而变换着湖水的颜色。右手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有些山峰上仍然有积雪。有三个山峰几乎相连,它们是知名的百内角,尤其中间那座,凸起的山峰形状酷似牛角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山中间有一条水平分割线将山体颜色分为上黑下灰,十分奇特。</p> <p class="ql-block">上图诺登舍尔德湖,下图百内角,注意山面上清楚地有黑灰两种颜色。</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今天的徒步会轻松愉快,没有想到是最累最无趣的徒步。一是全是石子路,走路时不能掉以轻心,当心崴脚。二是总是不断地上山下山,尽管只是小山。三是越过无数条小溪和融水的泥浆路。好在没有下雨,而且大家都穿的是防水登山鞋,否则鞋子肯定要弄湿。四是一路风景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一边是湖水,一边是山峰。再美的风景也会审美疲劳。五是负重行走。我今天的记录走了12.6迈,花了8小时才走到法国营地。距离比昨天短,但所花的时间跟昨天一样长,难怪大家都感到很累。</p> <p class="ql-block">左上沿着湖边走,右上吃午饭休息,左下过小溪,右下过桥(照片云朵提供)</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法国营地。这个营地提供架高的2人帐篷, 睡垫和睡袋。营地环境很好,布置干净整洁,有木栈道。早晚餐都是足量的营养搭配的份饭,晚餐还提供免费的啤酒。公共浴室和厕所很大很干净,热水充足。但是若想起夜会很不方便,不仅要从帐篷里爬上爬下,而且厕所离得比较远。</p> <p class="ql-block">上图营地的伙食,下图营地的帐篷(照片Yang S.提供 )</p> <p class="ql-block">明天的徒步里程比第一天的还要长些。步道共分三段。不仅要走来回路,下山后还要再向西走7.6公里,约2.5小时去Paine Grande住宿。 而且据说这条步道有很多爬坡的路,难度比爬三塔还要难。吃晚饭时,队长George关心队员们的身心健康,提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走到哪段就往回走去住宿的地方。当时只有云朵想要走全程。我也想走全程,但是我是路痴,又没有WiFi可以导航,我担忧我们两人下山后去Paine Grande 会迷路。我选择了跟大多数人一样只走到第二段法国谷观景台。我对云朵感到非常地愧疚 ,因为这样一来她不能走全程了。</p> <p class="ql-block"><b>第三天徒步到法国谷(French Valley) and Paine Grande) 2/13/2025</b></p><p class="ql-block">法国谷是百内国家公园中最具挑战性的徒步路线之一。是5天W线上的中段。这个步道的尽头 - 英国谷观景台是W线(W字母)中间那个尖端。 步道一共分三段:意大利营地,法国谷和英国谷,步道海拔高度依次升高,难度加大。来回需要6-8小时完成。我们还要走2.5小时去Paine Grande住宿,而且从Camping Frances走到法国谷入口需要1小时。走这条步道的好处是可以将行李放在意大利营地,只带徒步所需的东西,轻装徒步。昨晚多数队员根据自身情况以及需要付出的时间,决定只走到第二段法国谷观景台就返回。因此,我们早上推迟了出发时间。走到意大利营地时已是9点半。放下行李,稍做休息,大部分队员们开始向法国谷前进。</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营地,把不用的东西放在格子里,尽量轻装徒步。</p> <p class="ql-block">我跟Yang S.一面走一面聊天。发现他也想登顶。Yang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想法。他说如果不登顶,我们就等于没有真正完成W线,少走了中间那个尖端。 我觉得Yang说的非常的对,我们来百内公园走W线,当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全程。昨晚商议这事时,Yang不在场。我和Yang越说越觉得应当去登顶。尽管时间上于我们不利,要登顶应当早点出发。在韦子的鼓励下,跟云朵商量了一下,我们三人决定去登顶,并加快了脚步。没想到我们的行动激励了不少队员,最后有11名队员去登顶。非常感谢Yang,他的努力使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来W线徒步的目的,做到了尽善尽美。</p> <p class="ql-block">法国谷步道跟昨天的步道很像,主要是石头路,一路上经过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石头。还有很多盘根错节,暴露在地面上的树根。一路大多是上坡。越过无数溪流,步道是沿着法国河的走向。法国河是由法国冰川融化的雪形成的,呈碧绿色,水流湍急。而且路上有无数的积水洼地。好在大家都穿着防水登山鞋。无所顾忌地迈步前进。</p> <p class="ql-block">百内公园里的所有山峰如法国谷,三塔和百内角都属于Paine Massif群山,是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法国谷有两个主要景点。一个是在法国谷观景点看法国冰川,可以见到雪崩, 听到雷鸣般的轰隆声。我们在这里看到好几次雪崩,崩出的雪像瀑布般倾泻,在山体上形成好几节瀑布,最终流入法国河,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上图法国冰川,下图俯瞰佩欧湖</p> <p class="ql-block">法国冰川上的雪崩。</p> <p class="ql-block">上到法国谷的全体队员(George提供)</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在山顶的英国谷观景台,可以看到许多壮观的姿态万千的奇峰异岭,包括百内公园的最高峰Paine Grande (海拔3050米),三个百内角(海拔2200到2600米)及其它花岗岩山峰。还可以看到法国冰川和佩欧湖(Lago Pehoe)。</p><p class="ql-block">我们11人在山顶上尽情拍照,仿佛回到年轻时光。</p> <p class="ql-block">中图徒步到英国观景台的所有队员,右下百内园内最高峰Paine Grande.</p> <p class="ql-block">下山到意大利营地,取行上行李后,再步行7.6公里到达住宿的地方Paine Grande。令人意外的是一路上强劲的风刮得我们站不稳,有时寸步难行。我们一直沿着斯科特斯伯格湖 (Lago Skottsber)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一带成为风口。到了营地,向导也说这一带是著名的风口区。</p> <p class="ql-block">请注意湖里的涟漪产生出彩虹,而且风很大,树枝剧烈摇动。(Yang S.提供)</p> <p class="ql-block">Paine Grande营地很大,因为营地旁边的佩欧湖有渡船每日迎来送往到百内公园徒步的人。我们后天也要回到这里,乘船到湖的另一边,以便旅行社接我们返回纳塔莱斯港。 营地的晚餐一般。没有免费的酒水。但是有两种汤很好喝。我和云朵喝了好几碗。这两天喝水不够,加上天气不错,徒步时出了不少汗。人非常地需要补充水分。吃完晚饭正好看到日落的日照金山的景象。我和云朵自愿去住帐篷。没想到今晚的帐篷不能跟昨晚的同日而语,很薄,好在帐篷下面有支起的木板,离开地面。每人给了一条羽绒睡袋。</p><p class="ql-block">我今天一共走了16.2迈。</p> <p class="ql-block">图二是我们住的帐篷区。后面的山峰是反向的百内角。</p> <p class="ql-block"><b>第四天徒步到格雷营地(Grey Refugio) 2/14/2025</b></p><p class="ql-block">今天单向行走从Paine Grande到格雷冰川 (Glacier Grey)所在地,但是要将所有行李背在身上。好在路程不长,旅行社给出的里程数是11公里,需要3.5小时。</p><p class="ql-block">早上队伍出发时怎么也找不到Yang S. 队长叫我慢点走,等到他后,再去赶上大部队。但是左等右等,20分钟过去了,也不见他的影子,向导Jose说他回去找Yang,此时大部队早已不见踪影。我紧赶慢赶地终于赶上队友们。没走多久就看到远处的格雷冰川。大家兴奋不已,拿起手机左拍右拍的。</p> <p class="ql-block">眺望格雷冰川</p> <p class="ql-block">然后听到队友们说明天要下雨,我和老杨一家已经预定了明天上格雷冰川的徒步活动。队友们建议我赶快走到格雷营地,看看是否能改成今天下午去。我几乎是小跑, 路上不是石头就是泥泞的路,走起来很累人。因为有着目标,我就豁出去了。有几个地方路很不好走,下坡比较陡,外加上有水或稀泥,为了不让脚受伤,只好慢下脚步。终于赶上了走在最前面的Emily。她想今天去划独木舟。我们俩急行军,用了不到3小时到达格雷营地。 向导已在这里等着我们。我看到他时问道,你是飞毛腿吗?我去赶大部队时,他往回走去找Yang。他怎么会先于我到达格雷营地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向导马上带着我们去组织这些户外活动的公司(Big Foot)。在向导Jose的帮忙下,我们订到了下午2点半的冰川徒步。之后我和Emily兴高采烈地回营地去吃午饭,此时我们的大队人马也到了。大家今天个个都很拼呀。</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过小溪,走泥泞,上下爬石头,终于到达格雷营地</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Emily和老杨一家三口参加了格雷冰川上的徒步活动(Ice Trekking)。格雷冰川是百内国家公园内最有代表性的冰川,是南巴塔哥尼亚冰原中的一座冰川。南巴塔哥尼亚冰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位于极地之外的第二大连续冰原。 格雷冰川的末端宽6公里,有30多米高。格雷湖(Lago Grey)是由格雷冰川融水而形成。 格雷湖和格雷冰川的名字来源于因为冰川融水中带有淤泥,让湖水呈现出灰色。1996数据显示格雷冰川占地 270公里,宽28公里。但是2017年有一大块冰山从这座冰川分离。</p><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我们去冰川徒步地点集合。要先坐皮艇,在格雷湖里开近20分钟,看到湖里漂浮着从冰川崩落的形状各异的蓝色浮冰。到达格雷冰川脚下后,再徒步一段路,到这家公司让游客换鞋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听讲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怎样穿冰爪,系安全带和戴头盔。之后开始了在冰川上的行走。</p> <p class="ql-block">从格雷冰川分离出来的碎冰山。</p> <p class="ql-block">冰川表面比我想象的要脏,面上几乎看不到雪白色。导游说是因为空气中的污染造成的。通过冰川的厚度,可以看到冰川里有些部分呈漂亮的蓝色。这是因为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氧气被挤压出去而气泡减少,太阳光的散射作用使得波长较长的红橙光直接穿透,而蓝光波长较短,则被充分散射,令冰川呈现美丽的蓝色。当我站在这壮丽广袤的冰川之中,它静谧的气息与纯粹的美感令我感到平和与宁静。</p><p class="ql-block">导游带我们去看了两个有趣形状的蓝冰洞。听到洞里涓涓流水声,Sara装了一瓶冰川水与我们分享,冰川水喝起来非常的好喝。我们还用冰斧凿冰,挖冰块来吃。这些都是未受污染的冰水。</p> <p class="ql-block">冰川里面的流水声</p> <p class="ql-block">接着导游和他的助手在一个冰洞前安装绳索,让我们下去看冰洞的里面。冰洞内非常的漂亮,不仅是蓝色的,洞内壁的形状是蜂窝式,而且冰冻得很结实,即使穿着冰爪在上面走路也很滑。导游的助手安了一条打了节的绳索,这样我们在冰洞里行走时,可以拉着这条绳子而不会摔跤。冰洞里的水深不见底。还有一件趣的事是看似冰化成了水,但是鞋子踩进水里时,脚下仍然是冻得结结实实的冰。</p> <p class="ql-block">第四张是冰洞底部,一条深不见底的水沟。</p> <p class="ql-block">说老实话,在冰上穿着冰爪走路不容易,比走路要费劲很多。我们在冰川上约走了两个小时。今天我一共走了12.6迈。</p><p class="ql-block">其他队员利用下午时间去了附近的吊桥。我们明天去看吊桥。</p><p class="ql-block">这个营地既有小木屋也有帐篷。因为我,云朵,还有小白夫妇连续两晚住帐篷,队长让我们住在一间小木屋,另外三位女队员也住一间小木屋。其他队员则去住帐篷。这个营地的饭菜是自助餐式,种类比Paine Grande多些。但是没有Paine Grande那种美味的汤。</p> <p class="ql-block"><b>第五天返回Paine Grande, 结束W线徒步 2/15/2025</b></p><p class="ql-block">今天全体队员背着行李走回Paine Grande,下午乘船穿过佩欧湖,旅行社来车接我们返回纳塔莱斯港。</p><p class="ql-block">吃早饭时,几个队友及向导都说天气预报今天有雨,希望大家尽快上路,赶在下雨前到达Paine Grande. 我们五人昨天下午上冰川徒步,要先去附近的吊桥看看,再走回Paine Grande。去吊桥来回要两个小时。</p><p class="ql-block">在格雷冰川附近一共有三座吊桥。第一座桥离格雷营地1.2迈远。第二三座吊桥离格雷营地分别是2迈和3.7迈,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只去了第一座吊桥。这桥的名字叫Las Guardas Bridge. 我在网上找不到有关吊桥的数据。觉得这座吊桥挺长的。因为是吊桥,有大风时,吊桥晃得厉害。向导说有人曾因为大风而摔下桥,甚至有死人的事情发生。叫大家走吊桥时注意。我们到吊桥时,没有其他的人。因为事先知道吊桥晃动的厉害,决定每次只有一人在桥上走。虽然风力蛮强的,但是刮风是一阵一阵的。我们趁风小点时过桥, 这样一来过桥时我没有感到有什么可怕或者好玩。在去吊桥的路上,再次看见壮观的格雷冰川及一大片碎冰。向导说这片碎冰被戏称为冰的坟地。</p> <p class="ql-block">再次看见格雷冰川。</p> <p class="ql-block">从吊桥回到格雷营地,稍微休息一下,我们就原路走向Paine Grande。因为今天没有其它的安排,大家都是悠哉地行走。我们用了4个半小时,比通常预计的3个半小时多出了1小时到Paine Grande。其中一个原因是今天的风很大,尽管刮的是西风,即推着我们向前走。本来是件好事,可以不用力气走路。但是风劲太大,经常把我们吹得东倒西歪。 我们要花不少气力让自己先站稳再迈步。此时登山杖特别的有帮助,用它来控制身体不要随风而去。早上说的下雨估计被这大风吹跑了。上网查到格雷冰川到Paine Grande这段是百内公园风最大的地方,阵风的风速经常能到每小时40-60迈,60迈相当于10级狂风啊。不过这段路上没有什么好看的风景,走路时挺无聊的。我们下午4点到达Paine Grande。我今天一共走了12.2 迈。</p> <p class="ql-block">狂风刮得树枝剧烈地左摇右晃。</p> <p class="ql-block">下午6点半我们上佩欧湖的渡船,待我们到达旅行社在纳塔莱斯港的住宿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到此我们全体队员圆满地结束了百内公园的W线的五天徒步。</p> <p class="ql-block">我圆满完成5天的W线徒步。坐渡船回纳塔莱斯港。</p> <p class="ql-block"><b>第六天离开智利去看在阿根廷El Calafate地区的莫雷诺冰川(Perito Mereno Glacier) 2/16/2025</b></p><p class="ql-block">开篇讲到巴塔哥尼亚地区由智利和阿根廷共同拥有。阿根廷境内的巴塔哥尼亚的风景和步道同样深受徒步爱好者和摄影师的喜爱。我们已在巴塔哥尼亚地区,当然不可错过阿根廷的风景。下面是巴塔哥尼亚的地区图,显示风景点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妃子峰和莫雷诺冰川在阿根廷境内。</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天基本上是坐车旅行。早上7点半离开住地,约一个小时到达智利边境,过海关出境。车开了大概100米到阿根廷边境,再过海关入境。两边过海关时都没有跟海关人员有对话,就是递护照,盖图章。下午2点到达阿根廷的冰川公园,著名的莫雷诺冰川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b>莫雷诺冰川(Perito Moreno Glacier) </b>跟格雷冰川一样,也是南巴塔哥尼亚冰原中的一座冰川。莫雷诺冰川占地250平方公里,长30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的淡水储备。冰川的末端宽5公里,平均高度高出阿根廷湖水表面74 米,它的总冰深度为170米。跟格雷冰川相比,这两座冰川大小差不多。但是莫雷诺冰川要比格雷冰川名气大很多。这是因为到莫雷诺冰川的交通方便所致,这个冰川是人类可以直接抵达和近距离观赏的少数冰川之一; 而且被认为是最美,最壮观的冰川。198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p><p class="ql-block">莫雷诺冰川的名字是以探险家弗朗西斯科·莫雷诺(Francisco Moreno)的名字命名,他是19世纪研究该地区的先驱,并在1902年的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安第斯山脉仲裁裁决中为阿根廷辩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莫雷诺冰川在2020年以前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上少数的罕见的没有撤退反而有点增长的冰川之一。可惜由于气候的变化,自2020年以来,莫雷诺冰川的北端开始撤退。</p> <p class="ql-block">百内国家公园是智利巴塔哥尼亚皇冠上的宝石,同样在阿根廷一方的巴塔哥尼亚的莫雷诺冰川则被阿根廷人视为国宝。</p><p class="ql-block">公园在安全距离内修建了观景栈道。栈道总长度为4.7公里,分好几层/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来,让</span>游客从不同角度看这个冰川。橘色和黄色栈道是最接近冰川的中心部分,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段。公园还提供游船和冰川徒步,让游客更近距离观赏冰川。</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栈道示意图,左下是栈道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整个冰川呈现出蓝宝石色,是一片望不到头的重峦叠嶂的冰峰丛林。我们看到了冰崩奇观,一块块巨大的冰块落入阿根廷湖,发出如打雷般的巨大声响,极为震撼。在这个公园里呆了一个半小时,仍让我意犹未尽。冰川的壮观与美丽,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人类在这等壮丽景象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同时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才能使这样的瑰宝永存。</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去阿根廷徒步的全体队员的合影(Yang S. 提供)</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莫雷诺冰川后,我们继续坐车前往El Chalten去住宿,因为明天要去挑战著名的妃子峰。车进入El Chalten后,行车路上就可以看到妃子峰。司机将车停在一个观景点,让我们与妃子峰拍照。晚上8点多到El Chalten的驻地. 待吃好晚饭,洗完澡已快半夜。赶紧睡觉,以便养足精力和体力爬妃子峰。</p> <p class="ql-block">背后最高的山峰就是妃子峰。</p> <p class="ql-block"><b>第七天徒步妃子峰(Mt. Fitz Roy) 2/17/2025</b></p><p class="ql-block">妃子峰位于阿根廷与智利交界处,海拔3405米。该峰险峻陡峭,且气候多变,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当地的土著人称其为“Chalten”,意思是“冒烟的山”。世界徒步爱好者认为攀登妃子峰是最困难,最吸引人的山脉之一。妃子峰是一座群山中最高的一个,它左边细高的那座峰叫托雷峰(Cerro Torre),海拔3128米,也很有名。 爬妃子峰来回22公里,需要7-9小时完成。尤其最后一段,1-1.5小时的路要在陡峭的巨石和岩石中穿行。</p><p class="ql-block">Patagonia是一个美国著名户外运动衣饰的品牌。这个品牌的商标来自于妃子峰和它附近的山峰。 1968年伊冯·乔伊纳德(Yvon Chouinard)和好友道格拉斯·汤普金斯(Doug Tompkins)及其他三人去巴塔哥尼亚探险6个月。他们从美国加州出发,开了辆二手的面包车,走了5 万迈。到了巴塔哥尼亚,他们被眼前看到的壮美秀丽的群峰所震撼,妃子峰是最高的那座。他们攀登妃子峰时并不顺利,遇到了巴塔哥尼亚恐怖的狂风,迫使他们在一个山洞里躲了两周,历经艰难险阻,才完成这次登峰的探险。1975年乔伊纳德将他公司名字改成Patagonia,他想让公司的产品经得住Patagonia高原上恶劣的气候,于是就有了妃子峰天际线的标志。一起同去的汤普金斯是著名户外品牌北面(North Face)的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早上8点半司机带我们一行13人到停车场。走了一个小时的石子路和越小溪,才走到正式的妃子峰脚下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因为司机停在停车场,还有一段路才能走到山脚下。左上图大家在找路,之后就是走各种石子路和过小溪过桥。</p> <p class="ql-block">走到妃子峰山脚下,我们开始正式爬妃子峰。第一段路是穿树林,路不难走。期间我们远观妃子峰,看它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基本上看不见它的顶峰。第二段路又是在乱石路上徒步,坡度逐渐升高。 第三段(最后1公里)一下子提升海拔高度400米,显得坡度极为陡峭,而且是在各种大石头中行走,的确感到走得艰难。来爬妃子峰的人很多,不少地方要排队爬山,因为上下山的人都很多,有的时候要等待。</p> <p class="ql-block">第一张是妃子峰入门处,第二张是上妃子峰的路线图。其它图展示爬山中的各种路况</p> <p class="ql-block">徒步过程中看见的美景。第三张背后是妃子峰(云朵提供)</p> <p class="ql-block">我终于在中午时分登顶,妃子峰前面有一个绿色的泻湖。可惜今天阴天,没有太阳。 而且微风使湖水泛起涟漪,搅浑倒影。即拍不到妃子峰的顶峰,也无法拍到妃子峰倒影的照片。我们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泻湖,它的颜色是宝蓝石色 ,非常的漂亮。而且可以同时将两个湖拍进一张照片。今天出发时天气预报有雨,但是并没有下雨,我们又赚到了。使队员们成功登顶。看样子韦子的确有驱赶雨的能力,我感到很幸运有她做伴。</p> <p class="ql-block">第一张全体队员在妃子峰前合影。第三张是妃子峰旁边的一座漂亮的湖(韦子提供)</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仅完成了今天的任务,而且给整个巴塔哥尼亚的徒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感谢George组织这次的徒步,感谢所有队友们,很荣幸跟你们相识相伴,在徒步中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谢谢你们的陪伴使我得以实现去巴塔哥尼亚徒步的梦想。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有机会再跟你们一起看世界游四方。</p> <p class="ql-block">我的巴塔哥尼亚徒步感想:</p><p class="ql-block">(1) 巴塔哥尼亚的风景美丽独特。给人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山峰和冰川雄伟壮丽 ,湖泊碧绿恬静。未被开垦的土地原始古朴。</p><p class="ql-block">(2) 巴塔哥尼亚的步道大多数是大小不一的石头路,比我走过的其它地方的步道难走。但是它的许多步道不长。这样一天走下来不是很累。</p><p class="ql-block">(3) 巴塔哥尼亚地区在徒步的辅助方面做到挺好。营地设施良好,服务周到,使我们在休息,饮食和健康上得到保证。</p><p class="ql-block">(4) 我们这次徒步非常地幸运,整个期间没有遇到下雨。使得我们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风景都实现了。感谢老天爷对我们的眷顾,感谢韦子与我们分享你的福气。最近看到一个朋友在百内公园经历的狂风,我们遇见的风的程度跟她的比算小风了。我们这次徒步之行的成功真的是靠天时地利人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