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的游戏和游戏中的小佳——尹集镇中心幼儿园小一班户外综合二区长线游戏观察记录

追忆似水流年

游戏观察背景 <p class="ql-block">由于这学期我是进入新单位,对幼儿十分不熟悉,在进行游戏观察之前,我曾进班先熟悉幼儿,也在带班教师的口中了解了关于个别幼儿的情况。通过我的观察和与带班教师的交流沟通,我首先确定了观察对象—小佳。</p><p class="ql-block">由于对幼儿不熟悉,对幼儿的游戏情况也不熟悉,所以在确定观察对象之后,我对后续的游戏观察目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明确,所以就没考虑太多,直接进行了游戏观察。但在游戏观察中孩子们的许多游戏行为帮助我明晰了观察目的。</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便梳理调整了观察目的,开始了我对小佳及他身边固定玩伴在综合区的游戏观察与记录。</p>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3月6日—3月17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户外综合二区</p><p class="ql-block">主要观察对象:小佳(小一班)</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杨玉霞</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小一班幼儿在综合二区的游戏情况,进一步了解小佳在综合区组织游戏的能力、动作发展水平及社会性发展(合作意识)。</p> 情景一 小佳的四层轮胎滑梯 <p class="ql-block">小佳和玩伴们利用轮胎垒高,再将木板斜放在轮胎上玩轮胎滑梯游戏。垒到第四层轮胎时,轮胎整体高度有点高,园园向上摆放第四个轮胎时将第三层轮胎蹭斜了一点,我看到园园把胳膊伸进轮胎内部,想将轮胎摆整齐,俊炜和小佳则是立马上前,往里面推了推第三层灰白色轮胎,三人又不约而同的合作搬起并移动第四层轮胎,使四层轮胎上下尽量对齐。</p><p class="ql-block">摆放好轮胎后,俊炜拿起木板卡在第四层轮胎上,第一次轮胎滑梯搭建完成。</p> <p class="ql-block">轮胎滑梯搭建好后,俊炜喊着:“哎,排队,排队。”于是孩子们按顺序站好,等待玩滑梯。</p><p class="ql-block">我看到小佳虽然排在第一位,但是他没有着急去玩滑梯,而是继续调整轮胎位置,使其上下进一步对齐。</p><p class="ql-block">他先用力向里推了推第三层灰白色轮胎,又向外拉了拉第四层轮胎,随后又推了推第三层灰白色轮胎,调整完毕后小佳又仔细看了一眼,确定轮胎基本对齐后他开始第一个进行滑滑梯游戏。</p><p class="ql-block">我看到小佳左腿先弯曲跪在轮胎上,一手撑木板一手撑轮胎,用力抬上右腿,然后双手抓紧木板两侧,缓慢的趴下身子,然后慢慢的松手在木板上趴着滑了下来。在向下滑的过程中,小佳的手虽然松了一些,但一直没离开过木板两侧。</p> <p class="ql-block">随后在俊炜游戏时,由于他移动了轮胎位置,导致轮胎上下不稳,在滑下来的过程中轮胎滑梯倒塌了。</p> 教师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1.小佳和同伴一进入综合区便开始利用轮胎和木板搭建滑梯,可见他们之前应该有一定的游戏经验,并在不断延续。</p><p class="ql-block">2.由于身高与力量的局限,园园在将第四个轮胎向上垒高时,不小心移动了第三层轮胎的位置,但他迅速努力调整,小佳和同伴关注到后,都来协助调整轮胎位置,<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明他们都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调整轮胎的过程中,幼儿各有方法。园园利用手伸进轮胎内部调整的办法,小佳和俊炜则是从外面向里推动轮胎,三人又不约而同的合作搬起并移动第四层轮胎,这个过程中幼儿各自利用各自的办法进行问题解决,自主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并在无形中</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非语言协商情景中)</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达成合作,幼儿合作意识有了初步养成。</span></p><p class="ql-block">4.在搭建好轮胎滑梯后俊炜说“排队”,其他幼儿便开始有序排队,但是在我后期的观察中,很多时候幼儿还是你拥我挤的状态,可见幼儿虽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但需要有人引导,还不能自发形成排队等候游戏的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5.在搭建好轮胎滑梯后,小佳没有急于游戏,而是不断观察轮胎位置,不断调整,在确定轮胎摆放整齐后才进行游戏,可见小佳心思比较细腻,他注重游戏体验的同时也比较注重游戏的组织,<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这也体现了小佳的隐形领导力、责任意识及规则维护行为——未完成不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6.我重点关注了小佳爬上四层轮胎和滑下木板时的动作,从他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小佳攀爬动作发展不错,而且安全意识较强,对游戏的玩法具备一定经验。</p> 情景二 小佳的五层轮胎滑梯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开始第二次轮胎滑梯的搭建。</p><p class="ql-block">在摆放上第三层灰白色轮胎时,俊炜刚想摆放第四层时,被小佳制止了,我看到小佳认真的前后移动灰白色轮胎,使其跟下边的轮胎对齐后,才招呼俊炜摆放第四层轮胎。</p><p class="ql-block">在摆放好后孩子们又不约而同的同时出手调整第四层轮胎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在摆放好第四层轮胎后,小佳又搬来一个轮胎搭建了五层轮胎滑梯。</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纷纷表示太高了。</p><p class="ql-block">小佳不以为然,他勇敢的想要展示第一次玩五层轮胎滑梯。</p><p class="ql-block">可是当他想要爬上去时,他看了看轮胎内侧,随即又开始调整轮胎位置。他向里推了推第三层灰白色轮胎,又拍了拍第五层轮胎,便再次准备爬上去。</p><p class="ql-block">当他趴在轮胎上时,他又向轮胎内侧看了看,嘴里说着“不行不行,它有点歪”,然后拆掉了五层轮胎滑梯。</p> <p class="ql-block">调整完轮胎后,小佳再次尝试五层轮胎滑梯。当他爬上去之后他要求俊炜帮他扶一下轮胎,但最终没有滑下来。</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游戏环节中值得一提的是,五层轮胎太高,孩子们爬不上去,所以他们在五层轮胎旁边又搭了一个三层轮胎,这样就能轻松爬上五层轮胎。</p> 小佳的表征与倾听 <p class="ql-block">在表征与倾听时,小佳重点表征和讲述的是他搭建轮胎滑梯和玩轮胎滑梯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小佳的讲述:“我搬来一个轮胎再搬来一个轮胎,然后在这里放上木板,我就能滑滑梯了,我够不着,就踩着轮胎往上爬,就上去了。”</p> 教师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1.在搭建五层轮胎滑梯的第四层时,小佳看到第三层轮胎没有摆放整齐,于是他先调整了第三层轮胎后才让俊炜摆放第四层轮胎,可见小佳在重复的游戏中有了一定的问题发现能力,原来是排放完毕后发现问题进行调整,这次是在搭建过程中就发现问题,及时调整。</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摆放好第四层轮胎时,孩子们又是不约而同的出手一起调整位置,更加印证了我前边的观点,幼儿在游戏中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3.当五层轮胎滑梯搭建好以后,其他幼儿认为太高了,但是小佳坚持自己的想法,想勇敢地爬上去游戏,但是在游戏过程中他发现轮胎摆放不整齐时及时停止游戏并进行调整,就算最后没有体验到五层轮胎滑梯的游戏也并没有出现负面情绪,可见小佳胆子较大,比较勇敢,但是他不会过多在意游戏体验,而是在保证轮胎整齐、游戏安全的情况下再进行游戏,就算游戏没有玩成,也能情绪稳定的接受结果。</p><p class="ql-block">4.在游戏过程中,由于五层轮胎太高,孩子们爬不上去,于是他们自己又摆放了一个三层轮胎,借助三层轮胎的高度成功爬上五层轮胎,也体现了孩子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p> 小佳的三层轮胎滑梯 <p class="ql-block">本次进入小一班观察时,幼儿已经玩了一段时间,所以小佳的三层轮胎滑梯已经搭建完成。我重点观察了小佳的游戏过程。</p> <p class="ql-block">三层轮胎的高度,小佳不用借助外力和材料就能比较轻松地爬上去。</p><p class="ql-block">我看到他依旧是左腿弯曲先跪在轮胎上,再双手用力,抬上右腿。</p> <p class="ql-block">游戏中,他解锁了头向上趴着滑和侧身滑两种动作,从他快乐的表情中可以判断他的游戏体验很不错。</p> 小佳的轮胎蹦蹦床 <p class="ql-block">小佳利用轮胎和小垫子结合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蹦蹦床。后来他又在垫子上加了一层轮胎,通过交流我了解到小佳之所以再加一层轮胎是防止自己摔倒。</p> 小佳的轮胎黑洞 <p class="ql-block">小佳抬起左腿跪在轮胎上,双手同时用力撑轮胎,再抬起右腿,顺利地钻进了四层轮胎内部,他将身体缩进轮胎里,然后招呼同伴说:“帮我拿一个垫子(把我)关进去。”</p><p class="ql-block">垫子刚盖上一会,小佳便大喊:“好黑呀!”然后他推开垫子露出脑袋说:“我害怕黑。”</p><p class="ql-block">其他小朋友想进去,于是小佳双臂抻直撑着轮胎两侧一用力身体便高出轮胎,然后他将左腿担在轮胎边,尝试爬出来。但是由于脚被别在轮胎里,不容易出来,于是他转身再次双臂用力,加上右脚站在轮胎上借力,成功地将左腿和左脚伸出来,随后他又将右脚比较轻松的从轮胎里伸了出来。</p> 教师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1.本次游戏中,小佳的游戏更换了三次主题,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用轮胎、木板、垫子等材料,创造出</span>轮胎滑梯、轮胎蹦蹦床、轮胎黑洞三类游戏,<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小佳将轮胎与垫子结合创造“蹦蹦床”,利用轮胎内部空间设计“黑洞”游戏,展现了他的材料组合创新与象征性游戏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2.在轮胎滑梯游戏中,小佳解锁了多种滑行姿势(趴滑、侧滑)可见他游戏想法很多,游戏组织与创造能力较强。</p><p class="ql-block">2.在黑洞游戏中,小佳在轮胎中感到害怕时,他能通过大声喊叫引起同伴的注意,同时推开压在他头顶上的垫子,可见小佳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实际行动解救自己,<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体现了他的情绪识别能力和求助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3.在黑洞游戏中,我继续重点观察小佳进轮胎和出轮胎的动作。我发现他进入轮胎的动作和前期观察到的一样,先迈左腿跪在轮胎上,再双手撑着轮胎同时用力,随后抬起右腿。</p><p class="ql-block">在出轮胎时,小佳的动作顺序发生了变化,他先是用手用力撑着轮胎,使身体高于轮胎,然后再出左腿,继而出右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发现小佳每次爬上轮胎时的动作是固定不变的,虽然在两次的游戏观察中我没有看出小佳的攀爬动作有多大的进步,但我相信,在日复一日的游戏中,小佳会在重复的动作中不断巩固自己的动作技能,他的攀爬能力会在日积月累的锻炼中得到更多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大肌肉动作与协调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小佳攀爬轮胎时呈现固定动作模式(左腿跪撑→双手支撑→右腿上抬),反映其动作熟练度与身体控制力;出轮胎时的动作变式(撑臂→伸腿)体现动态调整能力。 </span></p> 小佳的独木桥 <p class="ql-block">小佳利用轮胎分别垒高了三层,摆放在场地两侧,然后中间横放一块长木板,搭建出了轮胎独木桥。</p><p class="ql-block">他仔细地调整轮胎和木板的摆放位置,然后又拍了拍木板,开始爬上独木桥。</p><p class="ql-block">当他爬上轮胎手压在木板上时,木板的另一端翘了起来,他一脸严肃且认真的盯着前方,顺势趴在了木板上,双手抓着木板两侧持续用力,顺利的滑过了“独木桥”。</p> <p class="ql-block">刚玩了两次,由于轮胎摆放不齐,轮胎独木桥倒塌了。</p><p class="ql-block">小佳又开始垒高轮胎,我看到小佳依旧不厌其烦的调整轮胎,一边还焦急地说:“你看,这里都没有弄整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次的轮胎数量比第一次要多,整体轮胎高度变为了一边五层一边六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摆放好轮胎后,小佳帮着</span>俊炜<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木板横放在两侧轮胎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时候有幼儿开始想玩,小佳大喊道:“还没弄好呢,还没弄好呢。”一边说一边调整木板的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轮胎过高,我很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所以放弃了视频拍摄,站在旁边随时保护他们。</p> <p class="ql-block">我提出疑问:“这个安全吗小佳?”</p><p class="ql-block">小佳:“安全。”</p><p class="ql-block">俊炜:“我害怕。”</p><p class="ql-block">小佳:“我不害怕,这有什么害怕的。”</p> <p class="ql-block">轮到小佳过独木桥时,我一边做好随时保护的准备一边拍摄下小佳过独木桥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我看到他双手撑着木板,双腿跪在木板上很谨慎小心的向前挪动。</p><p class="ql-block">我:“你刚才不是觉得不危险吗?怎么又害怕了?”</p><p class="ql-block">小佳:“我本来就是害怕的,刚才我是骗你的。”</p><p class="ql-block">小心翼翼的爬过独木桥之后,小佳从斜放在轮胎的木板上趴着滑了下去,露出了开心的笑容。</p> 教师分析与思考 <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搭建轮胎独木桥的过程中,小佳继续延续着前期游戏中的优秀品质,一直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调整轮胎和木板位置后才进行游戏,在其他幼儿都着急玩的时候,小佳一直坚持调整,保证安全,坚持不懈、有耐力、专注力强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2.在爬过独木桥时,小佳发现木板的另一端翘了起来,于是他选择了趴在木板上压住木板,让木板平放在轮胎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滑”过木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不确定小佳趴在木板上是为了压住木板,还是本来就是想趴着滑过木板,但是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是小佳利用自己的游戏经验顺利地体验了游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3.在两次过独木桥中,小佳利用了</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趴着滑过和跪着爬过</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两种方式,结果都是顺利的完成了游戏体验。但是在这两次游戏中,我看到了小佳的自我安全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每次都是动作缓慢,双手一直紧抓木板两侧,眼睛盯着前方,像一位英勇的勇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4.</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五层独木桥的搭建中,小佳主动帮助俊炜一起抬着木板放在两侧轮胎上,再一次印证了我认为幼儿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这一观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小佳反复调整轮胎对齐度展现了他对结构稳定性的直觉判断;独木桥游戏中缓慢移动、紧抓木板则体现了他风险预判与自我保护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6.小佳在独木桥游戏中告诉我说:“刚才是骗你的”,体现了他的真实情绪表达,这也说明他与我建立了初步的信任。</span></p> 小佳的表征与倾听(一) <p class="ql-block">小佳迫不及待的进行分享,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轮胎独木桥害怕的心情,(由于是他主动分享,所以前段视频没来得及录下)又对明天的游戏做出了计划。他计划还是利用轮胎做独木桥,独木桥的一端还要斜放上木板再滑下来。</p> <p class="ql-block">一对一倾听</p> <p class="ql-block">从对小佳的一对一倾听中,我发现小佳能清楚的讲述出他搭建轮胎独木桥的过程,而且在讲述中能清楚讲述大板子和小板子,对于我没理解的地方他能及时纠正,表述自己的想法,还能讲述出自己怎样玩的过程,<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这体现了小佳具备逻辑叙事能力与自我表达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倾听过程中小佳还说到他画了9只鸟,他一边数一边确定鸟的数量,而且还告诉我说9个鸟已经够多了,我回应说你认为9只鸟已经很多了。</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这个过程中,小佳的数学认知(点数)能力得到了巩固。</span></p><p class="ql-block">在游戏中观察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于小佳的游戏存在“影响”,于是在一对一倾听时我询问小佳的想法,小佳告诉我说他让小朋友们先下来,再去调整轮胎,因为轮胎快歪了。可见小佳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p> 小佳的表征与倾听(二) <p class="ql-block">上面两张图片合起来是小佳的完整表征。我想重点分享的是小佳画的小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不知道小佳为什么两次游戏表征中都画小鸟,我也没有询问,只是静静地倾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我听到小佳给我介绍说这是鸟妈妈这是鸟爸爸时,我大胆的进行交流:“你是怎么区分鸟妈妈和鸟爸爸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佳的回答让我了解到他对爸爸体型大妈妈体型小有了一定的经验了解,虽然这与他的游戏关系并不大,但我发现了小佳对游戏以外的已有经验。</span></p> 教师总体反思与支持 <p class="ql-block">1.回顾整个游戏观察,我首先反思观察目的,我在想我的观察目的都观察到了吗?呈现的具体吗?反思后我认为目的是方向,只要我看到、观察到也算是达到了。</p><p class="ql-block">2.不管是小佳的游戏还是游戏中的小佳都让我眼前一亮,我看到了小佳和更多孩子们在游戏中的闪光点,同时我自己也能耐下心去回归观察,我觉得这是一种互生关系。</p><p class="ql-block">3.在整个游戏观察中我对幼儿的游戏支持比较少,我也曾困惑这个问题,我该从哪方面进行支持?我觉得孩子们玩的很好,他们能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也能自发合作突破困难,还能自主组织并进行游戏…所以,反思后我认为我的不支持或许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支持。</p><p class="ql-block">4.<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于幼儿的规则意识,我在游戏中发现幼儿有一定排队等待的意识,但大多时候幼儿还是你拥我挤的状态,因此我分析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排队意识,比如如厕、放学等,可是一放到自主游戏中没有教师或同伴引导时排队意识便淡化了。这其实也是锻炼幼儿自主规则意识萌芽和生成的契机,在后续观察中,我可以重点拍摄一下此类视频并引导幼儿视频回顾、集体讨论,逐渐协助幼儿养成并强化规则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5.在五层轮胎独木桥游戏中,我虽然抛出我对于游戏不安全的观点,但是孩子们玩的兴致很高涨时,我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放下视频拍摄的执念,靠近幼儿担负起保护的职责,这也是我对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无形支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同时,我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平衡安全与挑战,比如加入软垫进行安全防护。</span></p><p class="ql-block">6.对于小佳,我重点反思了小佳的动作发展。在长线观察中,我观察到小佳攀爬轮胎的固定动作,这是我对小佳的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在小佳重复的攀爬动作中我暂时没有看出太多的发展,但我相信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动作中,小佳一定会在我看到或看不到的情况下慢慢发展、逐渐熟练。<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动态发展观)</span></p><p class="ql-block">7.在一对一倾听环节,小佳有他特有的讲述方式,我也会根据情况进行追问,进一步的了解小佳。我反思我自身在倾听环节的表现,我自认为还是不错的,我没有因为小佳表征的内容与游戏不符而焦虑,而是根据小佳对小鸟的执着,了解到小佳对于点数和体型大小区分的已有经验,这是我的宝贵收获,也是我的一次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玉霞</p><p class="ql-block">初审:平庆慧</p><p class="ql-block">终审:杜方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