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 大 神 ”

善良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跳大神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东北民间常见的一种巫术活动。那个时候农村缺医少药,文化生活贫乏。一年到头没啥娱乐活动。更没有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图书、报纸、电影和戏剧。有些农民家里人得了嘎拉咕其的病,就请大神诊治。好奇的我和小伙伴们偷偷的当热闹看过许多次。那场面激动人心,那神曲优美动听,那大神神秘莫测,那场面恐怖诡异,在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邻居家的姑娘出嫁后,患上了一种病,平时有气无力、神情恍惚,犯病时六亲不认,见谁骂谁,见啥砸啥,去医院也看不出个究竟。后来听人说,可能是“冲”着啥了,被什么东西附上身体了,需要请神来“破关”。打那以后,邻居家就把姑娘接回来,经常请大神看病。大神是从邻屯儿请来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二神是本屯儿的。跳神都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天完全黑了,据说一是害怕上边管,二是星星出全了有利于“神仙”出没。室内昏暗的煤油灯给人飘渺迷茫的神秘感。病人坐或者躺在炕上,大神披头散发坐在地中间的凳子上,二神敲着手鼓坐在大神的对面开始唱:“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关。行路君子奔客栈,鸟奔山林虎归山。鸟奔山林有了安身处,虎要归山得安然。头顶七星琉璃瓦,脚踏八棱紫金砖。脚采地头顶着天,迈开大步走连环。双足站稳靠营盘,摆上香案请神仙那……”大神、二神对唱几个回合,大神便哆哆嗦嗦地下神了,披头散发,闭上眼睛,应着二神的神曲唱道:“右手拎着文王鼓,左手拿了霸王鞭。往南走你就往南搬,南海有了一个八岔山。大仙我正在古洞把经念,就觉眼前不太安然啊。就知道弟子烧香把我请,我这才急急忙忙下了山那哎咳哎咳哟啊……”二神接唱:“你老今天下了山峰,有病的一支人躺在炕当中。南请大夫治不好,北吃草药不见轻。万般出在无其奈,我请神大仙查查病情啊哎咳哎咳哟啊……”大神应唱,大概不是冲撞着狐(狐狸)黄(黄鼠狼)二仙就是死去的谁谁谁挑理见怪等,然后二神继续唱着哀求大神给治病,大神装腔作势的说出什么烧纸上供送钱等治疗办法,有的时候还要借机会索要烟酒。大神 “唉咳”地诊完病,二神唱着送神:“你要走我不拦,一手撒开马嚼环。人魂扣在人身上,马魂扣在马跟前。人得真魂吃饱饭,马得真魂能撒欢,老仙家扬鞭打马要回山啊哎咳哎咳哟啊……”要是神不走,二神还要反复唱着好听的直到把神送走。这些词句,有的是多少年传下来的,有的是即兴发挥编创的,这些歌词即有历史文化内容,又有地域特色特点,唱起来朗上口,大人孩子们谁都能哼几句,一直到现在,农村还都传唱着。但是,当时在现场听却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了,光顾害怕了,神鬼的关键词儿没有记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间有一句“能请神不能送神”的俗语,就是说二神既要能请来神,也要会送走神。引申涵义比喻有些人、有些势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请来帮助办事,只怕更生事端。我二十一岁那年,随着生产队社员去山里清林,晚上住在山脚下的小屯里。晚上没事做,有一个姓孙的发小开始唱二神请神曲。唱着唱着,我们眼看着同屋住的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开始目光发直、精神恍惚,还留着口水而且哆嗦上了。孙发小一看:这不是把神请来了吗?但是不会唱送神那段,“能请神不能送神”啊,这不麻烦了吗?孙发小急中生智,挥手狠狠的抽了哆嗦这位一个大耳光。还别说,这一下真给小伙子抽清醒过来了。原来这神也怕抽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个时候每次看完跳大神都到了午夜时分,回去的时候心里总有挥之不去的“恐怖”,好像四周都在神的视野范围,神的影子飘忽在左右,感觉脊梁骨都嗖嗖冒凉风,一点动静都会吓得立刻起一身鸡皮疙瘩,关房门时小心翼翼的回头看看神跟进来没有,直到进屋里挂上门才能静下忑忐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小,就知道好奇看热闹,至于大神到底能否治病也没有考察过。印象最深的是大神和二神的唱功舞功和体质都很过硬。尤其是二神,嗓音好,字正腔圆。唱词也讲究,一套一套的。回忆起来那是掺进了东北的顺口溜、民歌、民谣、打油诗、二人转、大鼓等诸多成分。歌词通俗上口,非常有东北民歌的味道。所以后来在东北地方戏“二人转”中,用神曲唱新词,加上搞笑娱乐的表演,听后或看后令人非常开心,如《神调》、《报山名》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