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元旦前夕,由盐湖文旅牵头、盐湖文化研究会负责实施编写的《印象 盐湖文化丛书》正式面世。这套丛书有“盐湖人物”“盐湖文物”“大美盐湖”“忠义关公”“舜在盐湖”“千古盐湖”“盐湖非遗”“盐湖味道”共八本书📚。</p><p class="ql-block">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鉴往知来。这八本书从不同方面比较完整地挖掘和展示了盐湖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和弘扬了盐湖文化的优良传统,对盐湖特色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和盘点,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了盐湖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改往日枯燥乏味的面孔,用通俗易懂,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活起来了”。丛书一经面世,就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具有较高品味的地方文化普及读物和对外宣传推介盐湖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有幸参与了丛书的编写工作,在《盐湖味道》一书里,我记录了老屋厨房里升起的袅袅炊烟,记录盐湖百姓餐桌上的味道。这些食物也许有点粗糙,也许并不美味,但它却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是我们成长的印记,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挥之不去的乡愁。我们吃着最家常的饭菜,体验着最平常的幸福,在盐湖边上生长、繁衍、发展,不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刻在骨子里的味道密码。虽然这些味道会像许多曾经熟识的东西一样,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却永远不会有片刻的停止。</p> <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并没有一本系统介绍盐湖美食的书籍,是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街头巷尾无数的饭店摊点,还有隐藏在民间的美食高手,才汇总整理了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写了羊肉泡馍和胡卜,写了运城人百吃不厌的面食和面点,写了流行多年的传统菜肴,推陈出新的特色小吃,还有近年来流行的各种野菜,名优特产,可以说,《盐湖味道》一书倾注了我对盐湖美食的浓浓情感,和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她就像是我亲爱的宝贝一样,虽然不完美,但在我心里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书”在我们当地的方言中读作“fu福”,送一本书,就是送一辈子的幸福。借着今天聚会的机会,我将这本书捧出来送给我最在意的仙女群家人们,是她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鼓励我,帮我出主意,甚至一遍遍地帮我校对繁琐的文稿,让我慢慢地从《河之东文集》几百个文学爱好者之一,逐渐成长为可以独立编写一本书的作者,感谢可爱的她们长久的陪伴和辛勤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今天聚餐的地方是位于条山街的《河东小馆》,菜品如店名一样,地方特色明显,味道也很不错。其中的“花轿鸡”用大花轿敲锣打鼓地抬上来,服务员还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花轿鸡与关公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在《盐湖味道》里也有提到,不过,是写在“毛虎家宴”饭店里。看来,这个故事在我们这里很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河东小馆的门面很小,我导航过来的时候绕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大门在哪里,打了电话才找到。门脸儿虽小饭店里面乾坤却大,一进门的脚下是旧石板旧石碾铺就的过道,年代感十足。上下两层的装潢也是乡土气息浓厚,包间的桌子和墙面用大红花布装饰,桌子上方的吊灯竟然用了一个大大的水缸做罩子,看的人是胆战心惊,生怕它从顶棚上落下来。虽然我是第一次到这里吃饭,但现场可以看出这里的人气很旺,菜品很正宗,包间是要提前预约的。如此受欢迎的饭店我原先并不了解,就却没有收录到《盐湖味道》一书里,也是一件憾事吧!</p> <p class="ql-block">走出饭店大门,阳光明媚,每个人的身上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华服,又是要说再见的时候了,我的心里有万分的不舍,于是拉着她们又拍了一次照片。照片留在我的手机里,分别以后可以慢慢地欣赏,静静地回忆,让我独处的时候也有她们最温暖的陪伴,美好的时光就又无限地延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