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的文化盛会

王晓光

<p class="ql-block">  按照冀东地区祖传习俗,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菩萨的诞辰纪念日,每年到二月十九日这天,过去人们总是习惯在这一黄道吉日到来时,喜欢到神山庙宇焚香祈福,护佑黎民百姓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和美幸福。唐山迁西凤凰山庙会是从清代传承下来,忍字口村背杆旱船是唐山非遗文化标志,如今八十多岁老艺人由家人搀扶仍到现场观摩带队。如今这种文化也被现代因素所包装和升华,唐山迁西凤凰山旅游景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为打造文化强市、旅游强县、和美乡村塑造和谐文明新时代。他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繁荣文化迁西造势,举办凤凰山文化庙会,征得唐山、承德、秦皇岛等市各县非遗文化团队响应并勇跃参加文化调演,极大丰富了文化迁西的精神内涵。</p><p class="ql-block"> 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清晨六点,天刚放亮,唐山迁西凤凰山文化庙会在山前停车场戏台前非遗文化表演拉开序幕,笔者上午九时到场,已是人山人海(说是人山人海一点都不夸張),因为今天有六十八(共有九十二道)个文化团队非遗文化表演要在万人嘱目的广场精彩亮相。</p> <p class="ql-block">风雨不透的表演主场。</p> <p class="ql-block">高跷队走秀。</p> <p class="ql-block">地秧歌嗨翻天。</p> <p class="ql-block">已到中午时间,来自各地的演员临时享用带来的干粮加加(刚)。</p> <p class="ql-block">  翘首仰望的人海。真诚提醒:年老体弱的人们为了安全起见,尽量避开拥挤的观众人群,错开最热的日期前往。因为演出现场是流动进行,主场只有进出口有人把守,其余边场人员流动不大,想挤进前排很难,除非您自带登高设备。</p> <p class="ql-block">  幸亏带了长杆拍摄。否则想拍点近景都是望尘莫及的事儿,没带摄影证件是不允许进入场内的。</p> <p class="ql-block">高跷队走秀总有趣味小品表演。</p> <p class="ql-block">  哎!新鲜啊!头上顶人表演这是啥项目?是真人吗?跟近邻老哥打听才知道叫背杆或抬杆,就是铁制固定支架绑定儿童(儿童体重较轻)穿上道具服装固定在健壮人身上表演的非遗文化节目,已经失传多年了,由于国家提倡扶持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逐步恢复并呈现于观众面前。本场唯一表演背杆的是忍字口村非遗文化模范村。领队爷爷已是八十多岁高伶的传承老艺人。</p> <p class="ql-block">  跑旱船也是比较常见的非遗文化,但在众多的表演当中还是少见的,因为得需要较大的道具,携带不方便,所以少有此类表演。</p> <p class="ql-block">  耍中幡也是传统非遗文化表演,十多米的竹竿用布装饰如船上的风帆,再绣上吉祥的祝愿字样,很高雅的艺术文化,但是能表演的文化团队很少,因为制作、运输、表演都不容易做到,十多米的竹杆再配上灯笼帆布从重量到表演的平衡技术技巧都非常不容易拿捏的住,还要表演高难度的技巧才能有更高观赏乐趣就更不容易了。尤其是在大风的天气,顶风表演更需要耐力和技巧。他们用手托、用臂膀、用头顶、用口叼、用手指耍,还要甩高高,体力再好的健康人也耍不了几遭,看着新鲜,表演真难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不假。迁西尹庄乡船庄村非遗中幡是唐山一绝。</p> <p class="ql-block">  卖吃的小摊可谓是琳琅满目名不虚传,游戏的大棚、抽签看相的小地桌、道路两旁全国天南海北小吃名吃应有尽有。各种杂技、套圈、游乐场让您玩个够、吃个遍。</p> <p class="ql-block">登高录像,没人能比高。</p> <p class="ql-block">远看是山峰,近处是人群。</p> <p class="ql-block">唐山绿城救援队志愿者维持会场。</p> <p class="ql-block">  3月18日(二月十九)走会全天文化表演安排。(有六十八个文化团队参演)。</p> <p class="ql-block">  3月19日(二月二十)走会节目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