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昵称:冬青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号:815339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原创作者:冬青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大半辈子是在军旅中度过,军旅岁月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细说军旅中经历的第一次,我记忆里有过无数,但最重要的第一次也有N次,它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和军旅岁月里的亮点。这些第一次,让我自豪,但我没有陶醉,而成为我不断进取的动力。此时,我屈指着从记忆里飘出来的“第一次”,纷纷飘落在本文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八年三月,十六岁的我光荣参军。当我第一次穿上绿军装,一种无以言表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着镜子,看到身着绿军装的自己仿佛脱胎换骨,褪去了往日的青涩,多了一份坚毅与担当。此时我感悟甚多,穿上绿军装,就意味着要肩负起保卫祖国的重任。军装是绿色的,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有着无可比拟的庄严与神圣。穿上绿军装赋予我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军人,要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如今,我已进入夕阳时光,每当我回想起第一次穿上绿军装的那一刻,心中依然充满了激情与自豪。绿军装,是我永恒的留念,是我眼中最美的衣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八年六月的一天,我第一次走上全团新兵学习“老三篇”讲用会讲台,面对团首长和一千多名新兵,汇报了自己参军两个多月来学习毛主席“老三篇”的体会。发言时我有一些紧张,稿子念的比较快,但比较流畅,发言期间还获得好几次掌声。我用了不足10分钟,结束了发言。不久,我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光荣地出席了全团第七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九年五月,我第一次参加连队负重体能训练。当时,我已是连队卫生员了。连队组织了全副武装翻越山头,在规定时间内下山后在营区会合。我们连续翻越五个山头,山虽然只有百米左右高,但满山荆棘密布,没有山路,只能靠自己披荆斩棘穿越山林,翻越每座山。我身负五十来斤重的行装,一边挎着冲锋枪,一边挎着药箱,还不时扶着身体有病的战友一道翻越山头。我感到很累,但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按时到达了指定会合点。那一次野外训练让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九年六月三十日,“七一”前夕,我第一次面对党旗宣誓,心情格外兴奋和激动,因为从今天起,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这是我儿时的心愿,在参军后的第二年,十七岁的我光荣地成为党的人,自此,一路走来,我不忘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取得可喜成绩。在我入党五十年之际,获得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九年十二月,我作为连队的卫生员,大胆而科学地运用新针疗法治疗住地一名聋哑小姑娘获得明显成效,第一次在部队获得重大奖励,荣立三等功。遗憾的是这位聋哑小姑娘还没有彻底治愈,我们部队移防到了中原大地,再也不能为这位小姑娘治病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七0年十二月,我第一次参加了部队长途冬季野营拉练。北方已是寒冷天气,不时天空还飘落雪花。那时我是团卫生队医助,随队保障和连队战士一道野营拉练,我们都是全副武装,徒步行军。那次野营拉练行程一万五千多里,历时一个多月,途经太行山、王屋山,边走边训,走训与驻训结合,有时昼夜兼程,部队穿插,队形变换,不警觉就会掉队或跟错队。我在第一次野营拉练中因随队保障表现突出获得卫生队嘉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七一年四月,我身着六五式军装第一次到了祖国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参观了全军技术革新展览,并北上张家口到有关部队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七九年九月,我作为军区军医学校一名教员,有幸参加了全军参观团活动,第一次去了遥远的新疆,走进马兰基地观摩学习,往返历时一个月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0年三月,我从学校教研室调到训练部临床科研科工作后,第一次在《人民军医》杂志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论文《怎样写科研总结》。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人民军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范文指南,发行全军,反响很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0年十月,我第一次在《解放军报》上发表报告文学《信念在心中闪光》,让我欣喜和自豪。这篇报告文学中的主人公就是当时我所在学校的一名教员,是一位传奇式人物。我走近他身边,走进他内心世界,较长时间跟班作业和采访,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各新闻媒体在我这篇文章的引导下,也是在我这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了这位教员的其它宣传报道文章,该教员后来荣获军区二级英模称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二年十月,我第一次在军营里独自带着孩子,既当爹又当妈,还忙着工作。当时妻子还没有调到我身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从老家把孩子带回部队,让她进了幼儿园。带了整整一年时间,我尝到了边工作边带孩子的不易,也体验到了妻子多年来边教书边带孩子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我作为学校临床科研科的副科长,因抓学校的科技工作,积极改革创新,高档成果不断涌现,其做法与经验被上级肯定,学校为评为军区科技先进单位,我个人第一次获得军区科技管理一等奖,并获得一部照相机的奖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五年八月,我第一次经历了部队百万大裁军,军区被撤消,军医学校被撤销。我没有被精减掉,而有幸地走进了新的军区机关。这是我军旅生涯里的一次大考验、大变化,也为我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如果没有这一次大裁军,我也可能永远地在基层工 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六年十月,我在军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在机关、下基层,了解和感受到部队对机关的意见及机关本身存在的问题,我突发奇想,思绪万千,提笔第一次撰写出加强军区机关建设的万字探索文章。该文章通过有关部门送到了军区首长面前。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竟受到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的高度评价,时任军区政委的迟浩田写下了一大段批语,给予赞扬,提出商榷,并批转军区各大部领导参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七年五月,我下部队筹办计划生育会议,在许昌部队招待所,我第一次直面相聚来部队采风的笑星陈佩斯,我和部队的领导与他一块共进午餐,一起同桌交流,一起合影留念。招待所炊事班的战士纷纷和自己的偶像陈佩斯合影留念,并请他签名。初次接触陈佩斯,我感觉他幽默、可爱、活泼,在我们面前没有一丁点儿明星样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八年六月,我第一次就任军队医院的院长,时年三十六岁,在全军也是最年轻的正团职院长。之前,我在军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任副主任,组织决定提升自己任医院院长,部领导征求我意见,可选一所医院,而我没有选择地域好的医院,而是选择了一所地域条件较差的医院。当了近三年的院长,工作成效明显,医院有了巨大变化。后来组织上把我调回到军区卫生部,被任命为卫勤处处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八八年九月,军衔恢复后,我第一次授的军衔是中校,是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签署的授衔任命状。我授于中校军衔后的六年多里,又相继晋升为上校军衔和大校军衔,这是我军旅中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九二年八月,我作为卫勤处处长,为解决部队卫勤训练的教材问题,我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第一次主编了三十万字的《卫生勤务学》一书,并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向全区部队发行,与全军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九四年八月,我任卫勤处处长期间,一项开拓性工作就是在全区创新性地推行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我倡导并第一次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继续医学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五本十册),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解放军报对此做了宣传报道。总后卫生部转发了我们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的经验与做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我作为军区总医院的业务院长和主任医师,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了国际肾病学术会议,到了美丽的岛国菲律宾。以后,因业务工作和学术交流的需要,我又相继去了一些国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九九年四月,我以院领导的身份,在军区总医院第一次接待并会见了台湾明星林心如,感谢她为一位骨瘤小病人献爱心。我陪同她及爱心团队成员下病房看望病人,举行献爱心捐款仪式,并一起合影留念。林心如在医院活动了近二个小时。通过开展明星献爱心活动,在社会上唤起爱心,为小病人募集医疗费用,后因病情恶化,小病人离开了人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九九年六月,我和军区驻地师以上干部第一次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并和最高领导人集体合影。至今我仍保存着这张珍贵的合影照。在之前,一九九一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到军区机关视察工作,我作为军区机关干部参加了列队欢迎式,那时,只见到了匆匆而过的最高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九九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率领总医院医疗队赴沂蒙老区,第一次走近“沂蒙六姐妹”,走进六姐妹的家,为她们查体看病送药。当时只有五位老人了,另一位姐妹已病故。我们离开时,五位老人给我们每个人都送了一双她们亲手扎的鞋垫,我们和她们合影留念。这张照片现已陈列在位于蒙阴县的著名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双拥厅。这是我的荣耀,是总医院的光荣,是“沂蒙六姐妹”给予我们的荣光和厚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000年五月,我第一次被评为全军献血先进组织工作者。在军区总医院,输血工作也是我分管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成绩突出,我被评为全军先进个人,到北京参加了表彰大会。获得此殊荣是我军旅中的莫大光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000年十一月,山东省阳信县发生了回汉民族纠纷,新闻媒体做了特别报道。山东省政府向军区求援派遣医疗服务队。在第一时间里,我受命第一次带领军区总医院医疗服务队赴阳信,历时半个多月,圆满完成了医疗服务任务,受到了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及军区的表扬。在执行任务中,时任省委书记吴官正亲切接见了我和医疗服务队的主要成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00三年五月,我已到某分部任领导。此时,非典型性肺炎(简称为“非典”),在全国肆虐,广东和北京地区更为严重。我受命第一次带领分部抗非典医疗队到北京小汤山医院支援抗非典。几个月后我再次带领分部抗非典医疗队到北京小汤山医院。这些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珍贵的,让我终生难忘,时常追忆,感悟其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00三年九月,我由于抓分部的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作成绩显著,其经验和做法被军区转发,加之我二次带医疗队去北京抗非典,我第一次被评为军区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先进个人。金闪闪的奖牌记录了我这段不平常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00五年六月,我第一次经历和参与了全军在我区进行的大联勤保障改革试点。历时一年时间,我在分管工作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陆海空医院联勤后,运转顺利,发展快速,保障有力。在大联勤改革试点座谈会上,军区政委对我的发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00七年一月,我第一次领到退休金,此时此刻,我思绪万千,拿到退休已证明我告别了四十载军旅生涯,不再是现役军官,而是军休干部了。当兵几十年,青春无悔,军旅无憾,人生有了当兵的履历乃为无尚荣光,我要衷心感谢党和人民军队给了我一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军旅生涯中,那些“第一次”是成长的刻度,是记忆的珍宝,它们串联起了我热血沸腾的军旅岁月。每一个“第一次”都述说着军旅岁月中的精彩故事,每一个“第一次”都见证着从成熟到成功的升华。这些经历,早已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二00七年年初,我脱下了这身军装,进入军休干部行列,那些在军旅中经历的“第一次”,仍旧如璀璨星辰,照亮人生晚年之路,激励着我不忘初心,永葆军人的果敢、坚毅与担当 ,继续谱写属于自己的荣耀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撰稿:冬青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片:冬青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音乐:星辰荣耀/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编辑:冬青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