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非花园” —— 摩洛哥(一)

mary(拒私聊)

<p class="ql-block">摩洛哥,这个北非的神秘国度,仿佛是从《一千零一夜》中走出来的梦幻之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绚烂的色彩和无尽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去摩洛哥旅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也是一场感官的盛宴。摩洛哥,等我来揭开你的面纱,邂逅一场绚烂无比的奇遇…</p><p class="ql-block"> 3月2日跟随着影像网的老师们从浦东机场出发,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到卡萨布兰卡的穆罕穆德机场,历经二十小时左右的时间最终平安降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卡萨与北京时差晚8小时。从机场出来,迎接我们的是大大的太阳,顿时把我晒得满脸通红,赶紧跟着导游上了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卡萨布兰卡“穆罕默德五世广场”,又被称为“鸽子广场”,这座广场在历史的沿革中曾经有过不同的名字,如法国广场、胜利广场、行政广场等,后来为纪念摩洛哥前国王穆罕默德五世而改成此名字。</p> <p class="ql-block">广场四周有最重要的市政厅、市议会厅、市法院、邮局、银行等建筑,几乎全部围绕这座广场而建。</p> <p class="ql-block">这个广场不仅是一个地理的中心,更是城市历史与现代生活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上百成千的鸽子在广场上飞来长去,时不时在人前走动,一点都不怕生,好像它们就是这里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有二条轻轨,其中一条在卡萨布兰卡。</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城中的建筑几乎都是白色的。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白色的房子”,这里融合了阿拉伯、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这座被称为“摩洛哥之肺”和“大西洋的眼睛”的城市“卡萨布兰卡”,是19世纪末的海上贸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途经里克咖啡馆,它是根据1942年上映的电影《北非谍影》中咖啡馆复制而来的,这家咖啡馆由凯西·克里格开设,坐落在1930年代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中。</p> <p class="ql-block">因没多余时间进咖啡馆室内考观,为此在门口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迈阿密海滨大道‌是卡萨布兰卡一处风光秀美的海边长廊,依海而建,道路宽阔,一边是大海,另一边是草坪或棕榈树林,非常和谐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条海滨大道长约五公里,走在人行路上,一边是大西洋迷人的碧海蓝天,一边是熙熙攘攘的市井文化。</p> <p class="ql-block">木栈道栏杆伸向海滩的部分,是一排排紧密连接的咖啡座、酒吧、泳池... ... 。</p> <p class="ql-block">只见远处的海浪撞击出几十高的浪花,刹时惊艳了双眼👀。</p> <p class="ql-block">将近黄昏,我们来到海湾沙滩等待日落降临。</p> <p class="ql-block">随着浪花高高溅起,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滩到处都是踢足球的人。</p> <p class="ql-block">这时导游风趣地告诉我们,摩洛哥的足球⚽为何会世界得名,他们踢球很纯粹,无论是街上,沙滩他们特别享受踢球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在沙滩被太阳的光芒照射成一片金黄,我们立马捕捉那一刹那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刚巧一双恋人走进了我的景头</p> <p class="ql-block">女孩欢快喜悦地奔跑着</p> <p class="ql-block">边上的女友正高兴地炫耀她拍到了美照。</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沙滩又变成了一片金红,刹时好看。</p> <p class="ql-block">我们欢呼跳跃着,愉悦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p> <p class="ql-block">  看完落日回到大巴车上时,惊喜的发现身后出现火烧云,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坐在车上欣赏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卡萨布兰卡 — 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整晚的睡眠充电(摩洛哥与中国有8小时的时差),今早早早起床去海边看日出。我们住的酒店与哈桑二世清真寺很近,因为清真寺在海边,所以决定在此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时间5点半时,天空还是黑漆漆的,只有哈桑二世清真寺灯火通明,估计信徒们正在寺里作祷告。这次我们的旅程也算来巧了,正遇到本月穆斯林的斋月节。</p> <p class="ql-block">由于空中的黑云太多,我们没看到日出,有点小遗憾。</p> <p class="ql-block">有幸见到太阳的光把哈桑二世清真寺照射得金光闪闪,真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早饭过后我们驱车来到著名“红城”马拉喀什。它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同时也是摩洛哥中南部马拉喀什-萨菲大区的首府。</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神域(Land of God)”或“上帝的故乡”。以其独特的红色建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热闹的市场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的城市中心是老城区,拥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这里有着丰富的人种、古老的宗教传承以及现代游客的混合。</p> <p class="ql-block">琳琅满目的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可惜没时间停下脚步细细观看或者买点东西带回国。😞</p> <p class="ql-block">在马拉喀什,你可以探索迷宫般的市场,那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满街的橘子树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而奔跑的马车则带来了别样的动感。</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是西方世界穆斯林城市的教科书,这一古居民区,由于居民民族的更替而难以稳定,但它是人类曾有辉煌历史古城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些古老的城市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不同文明在这里碰撞与融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来到摩洛哥的第一餐尽是中餐,好心的导游深怕我们吃不惯摩洛哥的食物,特地找了家中餐厅。</p> <p class="ql-block">午饭过后,我们赶到了伊夫圣罗兰YSL私家花园(马若尔花园)参观。只见花园门口排了好长的队,除了我们团亚洲人其余都是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个花园是由著名设计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与其同性恋男友共同生活的别墅所在地。花园内不仅有星空博物馆,还有餐厅、小画廊和高达二层楼的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进入花园,这座占地十二公顷的园林里,种植着从世界各地搜罗回来的植物“藏品”,据说仅仙人掌就有100多种。</p> <p class="ql-block">园中,时尚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这里承载着时尚、灵感、爱情和传承。尽管马拉喀什是红色之城,但这里却藏着一抹绚烂的蓝色,为黄色荒漠中的一抹绿洲。</p> <p class="ql-block">园中有YSL的博物馆,由于导游没帮我们买联票,所以没进馆内参观,查了网上一些资料,才得知博物馆内他在马拉喀什生活的照片,一些颜色的搭配,与Yamy小姐相识,共同研究布料搭配与梭织的设计样本。(此照片来于网上)</p> <p class="ql-block">1980年YSL买下了马若尔花园,每年春季时装周结束后,他都会住在这儿,换上当地长袍,在花园里滞留,沉思,游走,寻找创意灵感。</p> <p class="ql-block">游客的我也按耐不住在此多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如果蓝色是一种忧郁,那马若雷蓝则是一种激烈的灿烂,具有超现实魔幻主义,让人迷失其中。</p> <p class="ql-block">由于斋月“景区”提早关门,只能赶下景点</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有个特点,它是摩洛哥唯一保留马车的 城市。这里的马车宽敞华丽,又由著名的阿拉伯纯种马驾辕,我们坐在马车上悠哉悠哉穿行游览马拉喀什市井。</p> <p class="ql-block">马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段深入了解摩洛哥文化的旅程。在这里,你将找到古老和现代的完美交汇点,感受这个令人惊叹的城市的魔力。</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游客举相机朝我们拍照📸</p> <p class="ql-block">新城区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各式现代建筑。有巴士车站、花园、市民悠闲生活。这些也许能粗浅了解摩洛哥这个国家文化与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在不眠广场的景观餐厅</p> <p class="ql-block">面包是主食搭配面包吃的辅食五颜六色挺丰富,<span>炖</span>吉锅是主菜,里边是咖喱味的鸡肉。我只吃了鸡肉和面😌</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马拉喀什 一艾本哈度</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好心的导游帮我们迷补昨日没看到景点“巴迪皇宫”,帮我们先来到库图比亚清真寺打卡。</p> <p class="ql-block">库图比亚清真寺位于摩洛哥马拉喀什,是一座著名清真寺,始建于1147年, 也是该市的主要地标之一, 更是摩洛哥最高的建筑之一。 </p> <p class="ql-block">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19世纪的阿拉伯和摩尔人风格,伊斯兰雕花和马赛克瓷砖装饰得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库图比亚清真寺,屹立在马拉喀什的古老街道上,尖塔高耸入云,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又名“库图比亚香塔”。塔璧上有各种各样精美装饰。塔顶有三个大小不等的金色圆球,分别代表天界、地界和精神世界。宣礼塔在建筑过程中,别出心裁地在其石料中添加了数万袋的名贵香料,故又得名“香塔”。</p> <p class="ql-block">跟随着导游的走步,我们来到了“巴迪皇宫”。</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古老的皇宫,仿佛穿越到了16世纪,感受着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座16世纪的宏伟建筑,以其阿拉伯语名称“无与伦比的皇宫”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国王的花园里,橙子树依旧盛开,为这座古老的皇宫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鸽子和鹳鸟在墙洞里筑巢,悠闲地空中飞来飞去,这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而和谐。</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宫,拥有360间房间,昔日的辉煌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巴迪皇宫历经百余年的风沙侵蚀,古老的城墙留下了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望着眼前残存的城墙,它们历经百余年的风沙侵蚀,却依然高低不平地屹立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到达了艾本哈杜。</p><p class="ql-block">一个位于北非的世界遗产村落,以其独特的柏柏尔人传统住宅而闻名。这些住宅主要由泥土、草和木材建造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壮观的城堡群。</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城利用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砖建成,仿佛是在沙滩上玩泥沙砌出来的堡垒。</p> <p class="ql-block">艾本哈杜村最初是柏柏尔人的防御要塞,后来发展成为连接撒哈拉和大西洋沿岸的重要商贸枢纽。</p> <p class="ql-block">这里充满了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尽管柏柏尔村民已经不多,但仍有民间艺术家在景点经营小生意,展示柏柏尔人的传统工艺。</p> <p class="ql-block">走进艾本哈杜城内,仿佛进入了童话故事中的魔法村落。鲜红的房舍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却又真实地矗立在你眼前。</p> <p class="ql-block">艾本哈杜地处撒哈拉沙漠西缘,位于马拉喀什至瓦尔扎扎特的N9公路旁,村落四周全是莽莽苍苍的赤红荒原,远远看去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外星地表一般。</p> <p class="ql-block">整个锥形山坡,被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红色土房占满,高低错落、无序而有致,荒芜破败,沧桑而浪漫。</p> <p class="ql-block">Asif Ounila河对面的新村,大多为采用现代技术修建卡斯巴斯房屋,除保留有传统建筑特点外,许多房屋被善于经商的柏柏尔人辟为酒店,甚至建有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这堵斑驳破旧的土墙那半圆形的洞口,也曾出现在《红海行动》中,透过洞口可以欣赏山下的城堡和Asif Ounila河,当然,这里也是每位游客凹凸造型摆拍的网红点。</p> <p class="ql-block">这村子里到处都是很狭小的,同等随随便便的一个转弯,就能让人在这里晕头转向,虽然地形很复杂,但这里却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行至山顶,只有一座破败不堪的堡垒孤身只影立在最高处,一副遗世独立的苍凉感。曾经的居高临下,都被时间留在了遥远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登上最高处的瞭望台,整个艾本哈杜村尽收眼底。层层叠叠的赤色建筑群如同一座巨大的沙堡,在广袤的戈壁上显得格外醒目。远处,阿特拉斯山脉的轮廓若隐若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重要的军事据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每年都有剧组来拍戏,"一位年迈的柏柏尔老人坐在门前编织地毯,"我们已经习惯了,就像习惯了这里的阳光和风沙。"</p> <p class="ql-block">艾本哈杜村不仅是北非的奇迹,也是电影拍摄的热门地点。《木乃伊》系列、《权力的游戏》、《红海行动》和《印第安纳·琼斯》等电影都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这要感谢《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来这里同它一起回味早已远去的荣耀时光。</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艾本哈杜村依然矗立在撒哈拉边缘,见证着岁月更迭。它不仅是一座千年古堡,更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在这里,柏柏尔人的智慧、好莱坞的想象力、以及全世界游客的向往交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穿越时空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艾本哈社—托德拉峡谷—梅祖卡</p><p class="ql-block">清晨阳光照进了我们住酒店,为了节省体力,没去艾本哈社古城拍晨景,就在酒店周边逛逛。</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环境不错,异想不到是酒店居然还带游泳池。可惜了,没福消受!😌</p> <p class="ql-block">晨光真的很美,把酒店周边照得金光透亮。</p> <p class="ql-block">在黑漆漆的乌云笼罩下,阳光穿透黑云,正好照射在艾本哈社古城上,整理古城像是全镀了一层黄金,十分耀眼。</p> <p class="ql-block">就在一刹那间,阳光又被黑去盖住了。</p> <p class="ql-block">来摩洛哥几天了,发现一个问题,清晨好好阳光总是被黑云盖住。查了资料才得知:气候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共同影响。清晨的黑云可能是由于海洋气流带来的湿润空气与内陆干燥空气相遇,形成云层,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更为明显‌。</p> <p class="ql-block">带着依依不舍的感觉,吃完简易的早餐奔赴下一站托德拉峡谷。</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阵大雨的洗礼,我们团领队刚通告托德拉河大峡谷不下车观看,没几分钟雨小了,大巴车刚停靠在峡谷边,雨也停了,这也真是太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托德拉峡谷是沙漠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宽度仅十几米,但高度却高达300多米,是攀岩爱好者的天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称为世界十大攀岩胜地之一,是唯一位于非洲的一个大峡谷。</span></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央,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流过土黄色的河谷,绿色的林带蜿蜒其间,仿佛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发现了一片绿洲。</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告之,这泉水就从这小小的洞口冒出来的,也是水的近头。</p> <p class="ql-block">托德拉河峡谷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东部,是瓦尔扎扎特前往撒哈拉沙漠途中的一大亮点。这个峡谷如同沙漠的神秘门帘,层层叠叠,每一层都藏着不同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在柏柏尔语中,“托德拉”意为“生命”,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生命之谷”。 不过,在我看来,峡谷一般般,我国许多地方的峡谷随便拉出来感觉都比这里强。😜</p><p class="ql-block"> 待续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