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福州鼓楼区,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城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以南北走向的南后街为轴,西侧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等“三坊”,东侧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等“七巷”。<br>三坊七巷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里坊街区,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称;良好地保存了众多历史建筑,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誉;是福州传统的社会高层人士聚居区,为张经、林则徐、严复、林纾、陈宝琛、沈葆桢、郑孝胥、萨镇冰、林长民、林觉民、冰心、庐隐、邓叔群等众多名人故居所在地,有“一座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之说。<br>自21世纪初起,三坊七巷的文化遗产保护备受关注,并先后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国家5A级旅游景区。<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维基百科》</div>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线, 其大门口的楹联“仁里拂春风, 且看锦肆绵延, 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 共赏书香浓郁, 雅乐悠扬。”——整条街都是店铺,附近高楼也很美,水榭戏台经常唱闽剧、说评话。 林觉民、冰心故居。清朝建筑。林觉民父辈七房人家曾在此聚居,林觉民死后全家避祸迁走,房屋售与冰心祖父谢銮恩。 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林覺民與夫人陳意映。 郎官巷。原长度居三坊七巷之首,今仅剩一百余米。曾居住在这里的宋朝刘涛一家几代为郎官,使得郎官巷成了巷名。巷内有严复晚年故居、二梅书屋、绥安会馆(包括以福州建宁会馆命名的郎官巷天后宫)。 严复故居。清式建筑。严复晚年回福州,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为其购置此宅第,严复孙女严倬云、严停云幼时在此居住。 严复,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首任校长,翻译《天演论》等。 二梅书屋。林星章故居。始建于明末,道光、同治年间及民国时期大修。林星章,道光年间进士,曾任凤池书院山长。<br>现辟为福建民俗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 二梅书屋花厅敦福堂。 二梅书屋后花厅。 欧阳花厅。花厅位于鼓楼区衣锦坊中段南侧,始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2),重修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清初为闽清某盐商住宅,后其家道中落,光绪十六年(1890),由钱庄主欧阳琪与欧阳玖兄弟合资,从房主子孙手中购得一部分,并加以重修,后归欧阳瑱一家,遗嘱要世代相守房产。 衣锦坊水榭戏台 戏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间为孙翼谋家族所有。孙翼谋,咸丰年间进士,官至湖南布政使。宅内有福州唯一一座水榭戏台。 林则徐纪念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是“福州古厝”的典型代表。<br>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林氏后裔及门人集资兴建“林文忠公祠”。1961年,开始筹建。1982年,成立。1983年元旦,对外开放。 2008年,扩建林则徐纪念馆新馆部分,将原有3500平方米扩建至8500平方米,并进行了展陈更新。2009年6月26日,林则徐纪念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林公则徐。 2021年,“林则徐史绩展”完成提升改造。“林则徐史绩展”是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览。该展分为序厅、A展区“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B展区“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C展区“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D展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E展厅“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 截至2022年,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现有藏品392件(套),文物藏品341件(套),未定级藏品51件(套),其中馆藏珍贵文物151件(套),1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