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24-基础手法

子轩

<p class="ql-block">(9:04) </p><p class="ql-block"><b>小儿推拿手法——常见单式手法: </b></p><p class="ql-block"><b>推、拿、揉、运、捣、掐、分合、捏、 按、摩、擦、挤捏、取痧、搓、捻、摇、振 </b></p><p class="ql-block">常用的单式手法,就是这八个手法:推、拿、揉、运、捣、掐、分和、捏,最常用的其实就是推和揉,其次,运法也很常用。拿法呢,在发汗里也很常用。掐法作为一个重手法也很常用。而捏脊呢,也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一个保健的手法,甚至在治病的时候呢,捏法也能达到一个调和气血、调节脏腑的功能,这个手法也很重要。其余的一些手法,比如说按,就是往下持续的按。摩法,要比推的手法、揉的手法都要再轻一些,其实摩法只是在皮表上去摩。比如说其他手法都是皮肉之间,而摩呢,在于表皮,就是不带动的肉,也不带动的皮动,就是轻轻的把气血要给它摩开。擦法,我们稍微的来补充一下,擦呢,最常用的是用小鱼际去擦,比如擦孩子的命门穴或者肾俞穴,找到穴位,用擦这个手法,快速的去做一个摩擦力,擦到温热为止。挤捏,最常用的就是我们找到一个地方去挤一下,捏一下。跟取痧有点儿像,但是挤捏呢,只是挤捏而不出痧。而取痧呢,是找到这个穴位的一点,也用挤捏的手法,只不过用四个指头,拇指食指去挤捏取痧,取痧这个手法一定得知道。搓,最常用的是孩子胁肋这个穴,叫按弦摩搓,一般给孩子搓一搓,或者搓他的上臂,达到调和气血的目的。搓捻这些都是要达到一个调和气血的目的。比如说我们的五指节,也叫捻。摇和振,手法中用的不是特别多。但是呢,比如说我们的振涌泉,振臂,或者摇一摇胳膊,摇一摇关节处,都可以。 这些补充手法,大家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八大基本手法是我们的重点。 </p><p class="ql-block"><b>1、按法 </b></p><p class="ql-block">按法,一般是垂直用力,大家知道就可以了,用拇指或者螺纹面儿,在一定的穴位上逐渐往下加力。一般起到镇静安神和舒筋活络的作用。按呢,有拇指按,有掌根按,还有全掌按,就是往下的垂直压力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b>2、摩法 </b></p><p class="ql-block">主要就是附着于一定部位,但是这个呢手法更轻快,更柔和,一般是用于气机的不畅,所以不带动任何的深层组织,然后仅达到脾表或者皮下,达到宽胸理气或者健脾和胃的作用,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摩腹或者摩中脘,我们用指腹去摩,摩中脘摩神阙。或者用整个手掌去摩腹,达到一个宽胸理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3、擦法 </b></p><p class="ql-block">擦呢,一般用小鱼际去擦。一般擦督脉、擦命门、擦肾俞都可以,主要是达到消积导致或者温补的作用。擦法了解一下就行了,擦的时候有前掌擦,有鱼际擦。</p> <p class="ql-block"><b>4、挤捏 </b></p><p class="ql-block">挤捏的手法呢,也是用拇指和食指共同用力。挤捏比取痧的手法要轻,一般用于积食和痰浊,用消食导滞的手法。 </p><p class="ql-block"><b>小儿推拿手法——挤捏 </b></p><p class="ql-block"><b>作用: </b></p><p class="ql-block"><b>①.强利激手法,其刺激量比常规推拿手法强,比取痧法轻。与取痧同功理大,用于小儿发热、神昏、感冒等。 </b></p><p class="ql-block"><b>②.消导之力强,用于食积、痰浊等证。 </b></p><p class="ql-block"><b>5、取痧 </b></p><p class="ql-block">取痧跟挤捏的手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要重,一定要使其潮红出一些细小的痧,就是痧源于的深红色的一些斑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用个挤痧法,就是挤痧。一般我们在孩子身上的肺俞、天突等,这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些热证的取痧的方法。这个手法呢,也需要大家了解,很重要。要求有挤痧、揪痧、拧痧、推痧、刮痧等。但因为小儿皮肤比较细嫩,所以一般的时候刮痧不像大人一样拿刮痧板,我们经常说我们的手即是刮痧板,就用你的拇指的桡侧面,或者用拇指去推去刮,都可以,能达到一个取痧的目的。所以在小儿的常见病里面,一般用我们的手来代替刮痧板,做推痧或者刮痧的一个手法。 </p><p class="ql-block"><b>小儿推拿手法——取痧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要求: </b></p><p class="ql-block"><b>①.主要有揪痧、挤痧、柠痧、刮痧(器械)等。取痧部位有前额、前胸、大椎等。 </b></p><p class="ql-block"><b>②.手法从重从快,取痧器具要光滑、整洁,多用冷水、酒精或植物油为介质。见痧则止。小儿皮肤细嫩,应控制力度。 </b></p><p class="ql-block"><b>③.不宜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b></p><p class="ql-block"><b>作用:取痧能清解暑热,发散外邪,可用于外感、高热,中暑等。</b></p> <p class="ql-block"><b>6、搓 </b></p><p class="ql-block">搓一般都是用于胁肋,胁肋穴叫按弦摩搓。胁肋穴,一般会夹持住,然后做一个上下的运动,这叫搓法。搓法,一般用于胁肋或上下肢,然后这个一般用于保健手法上。</p> <p class="ql-block"><b>7、捻 </b></p><p class="ql-block">我们刚才说的捻指头啊,捻五指节呀,这也可以,一般达到舒筋活络,调畅气血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b>8、振法 </b></p><p class="ql-block">振法呢,一般有振腹。振腹这个手法其实很好用,但小儿里面一般不会那么复杂,去振,用摩或揉就可以。那振法除了振腹以外,还可以振涌泉等。振法也是达到疏通经络、消积导滞的目的。也可以用于小腹的和腰骶部的一个振,叫导引元气,或者以温补的穴位。这个了解一下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b>9、摇法 </b></p><p class="ql-block">摇法呢,一般就摇摇上肢,摇法的作用就是在关节的部位,一般用于各种关节的功能障碍,也是活利关节,疏通气血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单式手法讲完了以后,我们来看复式手法。复式手法有很多,我们一般用单式手法就够了,复式手法就作为了解一下。 </p><p class="ql-block"><b>1、黄蜂入洞 </b></p><p class="ql-block">黄蜂入洞呢,其实就是在鼻孔下缘儿,用中指和食指,两指放在鼻孔下缘,然后以腕关节带动我们的手指做揉的一个运动,就是环形的一个揉动,这个穴位主要作用是发汗和解表。但其实也可以用迎香穴(单式手法)来代替。迎香在鼻翼的中点旁开0.5寸,我们也可以去揉迎香,也可以去揉黄蜂入洞,这两个穴。其实复式手法呢,一般都有一些单手法可以去取代,了解一下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b>2、开璇玑 </b></p><p class="ql-block">开璇玑这个手法呢,也很好用,主要是达到一个消积导滞、宽胸理气、化痰的目的。这手法是从我们的璇玑穴往外去分推,达到一个理气的目的。宣通气机、消食化痰。 </p><p class="ql-block"><b>小儿推拿手法——开璇玑 </b></p><p class="ql-block"><b>【作用】宣通气机,消食化痰。用于治疗痰闭胸闷,咳喘气促,食积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病症。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按:本法包括分推璇玑、腹中,直推中脘,摩脐、腹、直推小腹,推上七节骨等5种操作法的联合有序运用。操作时,要避风寒,室内要暖和;医者在操作前要搓热。</b></p> <p class="ql-block"><b>3、按弦搓摩 </b></p><p class="ql-block">按弦搓摩其实就是我们的斜肋穴,斜肋穴在我们的两侧做一个搓法,按弦摩搓。这个手法也是理气化痰、健脾消食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手法就讲完了,因为复式手法也不常用,主要是以单式的手法为主。 </p><p class="ql-block">单式手法里,我们主要讲了八大基本手法,还有九个补充手法。八大基本手法是我们的重点,我们来看一下这八大基本手法。我们刚才说了以八大基本手法为主,九个补充手法,这是我们的主要的手法。 </p><p class="ql-block">八大基本手法:推、揉、捏,更主要,拿、运,然后捣、掐、分合,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九个补充手法里面,大家把取痧这个手法得学会,包括摩法也得会,擦法呢,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这是手法的主要的内容。 </p><p class="ql-block">手法我们就讲到这儿了,大家要反复的去练习每一个手法的要点,还有层次,还有频次,就要把握对了,然后每天都去练习,因为手法不多,大家都熟能生巧,更快,更轻柔的、更轻快的、柔和的,渗透的去达到穴位的一个刺激作用。我们的手法就讲到这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