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迎春际 历练钢琴时

天竹(朱小平)

<p class="ql-block">在金蛇迎春之际、在长沙雅马哈蓝调琴行、在琴声飞扬中拉开了2025年冬日乐章新年音乐会的序幕……</p><p class="ql-block">会后,周蓉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乐龄键盘乐器展演的录制,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历练了钢琴。</p> 冬日乐章之《多年以前》 <p class="ql-block">本次路演的第一个曲目《多年以前》,正是在跟周老师学习这首上曲子时,使我对节奏和节拍有了飞跃性的认识,在路演时能够把握节奏从容弹奏。</p> <p class="ql-block">聆听周蓉老师的教诲:“节拍是数1、2等,因为对于节拍把握不住的时候,我们就用一拍两拍来代替数拍!”这样使我对节拍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对两个8分音符的弹奏更加准确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老师常常用很通俗的语言来讲解深奥的演奏钢琴的知识。</p><p class="ql-block">比如说弹奏跳音:“跳音手指做好充分的准备,力量集中在指尖,可以找我们跳绳的时候,脚尖往上登的感受“等等,几乎每节课都有这样恰如其分的、通俗易懂的、巧妙的比喻……</p> <p class="ql-block">这是周老师在课堂上用推摇篮和推秋千的比喻。来说明弹奏中手的力量的把握……</p> 周蓉老师教学示范《多年以前》,行云流水,弹得多么优雅…… <p class="ql-block">《多年以前》是一首爱尔兰民歌,这首歌曲是英国歌曲作家、剧作家托马斯·黑恩·贝理于1833年创作的。并成为1843年全美最流行的歌曲。</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前》中文歌词:</p><p class="ql-block">请给我讲那亲切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p><p class="ql-block">请给我唱我爱听的歌曲,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你已归来我忧愁全消散,让我忘记你漂泊已多年。</p><p class="ql-block">让我深信你爱我仍如前,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可记得我们相会的小路,多年以前,多年以前。</p><p class="ql-block">你告诉我你将永不忘怀,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我纯真的微笑使你常留恋,你每句话都打动我心弦。</p><p class="ql-block">赞美的话仍藏在我心间,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你的爱情唤起我的希望,多年以前,多年以前。</p><p class="ql-block">有多少人曾经把你夸奖,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长久分离你的爱仍不变,你的声调仍然使我留恋。</p><p class="ql-block">我多幸福犹如在你身边,多年以前多年前。</p> <p class="ql-block">路演中:</p><p class="ql-block">在演奏中力图将在周老师那里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p> 本次活动海报 这次展演由以下评委打分。<br> 这么厉害的评委大咖跟我打了80.79分,我已经很满意了谢谢! 这些进步要衷心感谢周蓉老师的教导、帮助和支持! 多年以前的回忆…… <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这首曲子,是因为多年以前跟冉苗老师学习钢琴,她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她更是我的钢琴启蒙老师,她让我从二年前一个Do ri mi fa suo la si do (哆瑞咪发嗦拉西多),都不认识的音乐小白,参加了我生平第一次钢琴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20日上午,在长沙海韵琴行举行钢琴比赛,我参赛的曲目是《铃儿响叮当》,与此次2025年冬日乐章新年音乐会非常搭。</p> 荣誉证书 走进赛场前的临阵磨枪:在家里最后一遍弹奏录像。<br><br> 在比赛的前二天,我对参赛曲目进行了大胆的修改:<br> 1.增加了过门,在比赛前一天的晚上最后一遍练习时,又改成了使用黑键弹奏过门(听冉老师说也有转调的作用)以表现马铃儿在远处的缥缈、空灵和幽远……<br> 2.第一遍用慢奏,以表现铃儿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的叮当声! <br> 3.第一遍以后用了一个单手括指,以表达马儿把快乐带到了我们的身边!并且承接下一段的快节奏。<br>  4.第二遍用了快板节奏,以表达铃儿的欢快、灵动、活泼、俏皮……<br>  5. 结尾用了一个双手括指,以表达快乐的叮当铃声将响彻诗和远方……<br>  这些修改都是没有书对的,只是想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首曲目的理解,可能表现了我这个音乐小白的无知便无畏,但这些修改都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感谢冉苗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的鼓励、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括指,把手指都刮出血了,冉苗老师悉心指导,教我正确的括指方法,使得括指变得不再受伤而更自如、美观、潇洒!再次感谢老师!<br><br>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经典的圣诞歌曲,由美国作曲家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James Lord Pierpont)于1857年创作。<br><br><div>中文版歌词:<br>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br>我们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br>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br>奔驰过田野,欢笑又歌唱。<br>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br>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div> 冉老师示范《铃儿响叮当》,琴声飞扬、欢快、优美 <p class="ql-block">毕业后全体同学在李自健美术馆聚会,我与冉老师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记得多年以前,我这个连简谱都不认识的人来学习钢琴,来认识五线谱真是太难了,冉老师教导我说:这个暑假你将第2-3册上的五线谱全部用简谱标上,对你会有很大的提高,要像认识字一样的认识五线谱!</p><p class="ql-block">说真的这些像豆芽菜似的五线谱,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要像认识字一样的认识它,谈何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那年暑假我在多国旅行,带着手卷钢琴,一边在钢琴上弹奏找音符,一边在教材的五线谱上标注简谱,那时简谱也不认识,Do ri mi fa suo la si do (哆瑞咪发嗦拉西多)这几个简谱都要扳指头,才能标注出1、2、3、4、5、6、7、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为清晨在澳大利亚别墅的阳台上用心</p> <p class="ql-block">图为夜晚在柬埔寨旅游的酒店中用功</p><p class="ql-block">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像认识字一样的认识了五线谱!</p><p class="ql-block">但只是认识五线谱,还只是学习弹钢琴的冰山一角!还要在很多方面进行不懈的历练!</p> <p class="ql-block">回忆多年以前冉老师的教导和鼓励,我“将永不忘怀”(《多年以前》歌词)……</p> 比赛现场的前奏 比赛中……<div>评委:(从左至右)龚春霞、左承德、胡新德(在拍照)三位乐界大咖</div> <p class="ql-block">获奖学员与冉苖老师(正中间)合影</p><p class="ql-block">记得二年前我还是一个钢琴和乐理知识的无知者,本次比赛我压根也没想到去参赛,是冉苗老师鼓励我报名参赛,通过参赛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虽然获得了二等奖,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学习钢琴上得到了很大的历炼和提高,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很大帮助,使我感到很温暖、很温馨……</p> <p class="ql-block">回想当时一个对音乐一窍不通的、只会在钢琴旁摆摆不地道的pose的我,也能在这样能来参加这样的钢琴赛事还能获奖,真要好好感谢感恩冉老师!</p> <p class="ql-block">就是pose也摆得不地道……</p> 在颁奖典礼上的演奏实况录像 <p class="ql-block">比赛归来:比赛落下了帷幕,从两年前的音乐菜鸟到本次的历练钢琴,收获满满:加深了对钢琴演奏的理解、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师生情谊……</p> 冬日乐章之《送别》 <p class="ql-block">《送别》这首曲子,我选择了弹唱的形式,是因为:我原来学习钢琴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很多年前跟小孩买了一架钢琴,后来小孩没有弹了,觉得太浪费了,就开始学习钢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开始学习后,觉得学琴是一个很苦很苦和差事,是一种深度的折磨,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音乐白痴来说,尤其苦不堪言,都想打退堂鼓了,但在冉老师的鼓励下还是坚持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说弹得离要求还相差很远,但更进一步想:如果手、脑、口同时动起来,是否更可以推迟老年痴呆的到来呢?此后只要是能歌唱的曲子,我一定选择弹唱的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年的钢琴学习,自己的想法也有所提升,现在认为弹钢琴是一个非常愉悦开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弹唱中路演……</p> <p class="ql-block">在辞旧迎新的当下,为了送别过去自己在练琴上节奏不准、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种种不足,也为了在新年遇见更好的自己,而选择了《送别》这首曲子。</p> 1915年李叔同创作的《送别》是中国近代文学与音乐结合的、中西融合文化互鉴的经典之作,词作继承古典诗词韵律,但曲调改编自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形成“旧词新曲”的独特风。作为“学堂乐歌”代表作,推动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后被电影《城南旧事》《早春二月》等用作主题曲,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化符号。 《送别》歌词如下:<br><br>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br>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br>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br>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br><br>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br>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br>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br>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倾情歌唱中…… 这首曲子在周老师的指点下,相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精进。 <p class="ql-block">这首曲子琴坛大咖们为我打了80.87分,比第1首曲子略高,虽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我仍然非常高兴!这都要衷心感谢周老师的指导、帮助、支持和关心!</p> <p class="ql-block">感谢两位才貌双全的钢琴老师,在课堂上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怎样锤炼琴技、磨练指法、训练乐感、雕琢钢琴音色,让我终身受益匪浅、让我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未来我将在两位老师的精神指引下,永远快乐的历练钢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