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原名镇竿,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城边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而得名。始建于清康熙43年,原本是一处用于驻军的要塞,后逐渐演变为一个边陲小镇,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div><br></div><div>凤凰古城,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小城,完全可以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相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div> 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河水沿着城墙边缓缓地流过,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沱江泛舟,可谓是凤凰之行的锦上添花之举。坐上乌篷船,听着艄公的号子,沿沱江顺水而下,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 凤凰古城的吊脚楼,飞檐翘角,依山傍水,矗立在沿江两岸,斑驳古旧,年代久远,大多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沱江穿城而过,没有桥肯定不行。最古老的当属虹桥,木桥和跳岩。凤凰籍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设计并捐资1100万修建了四座现代景观桥,也叫风雨桥,分别取名为风桥、雨桥、雪桥、雾桥。<br> 南华大桥是一座公路桥,是凤凰古城最繁忙的一座桥,连接着南华门与江北的交通要道。 这是雪桥,坐落在沱江北门附近,设计风格独特,从桥墩、桥柱到桥顶全是仿古修建,与沿江两岸古建筑相吻合,是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非常的漂亮。 这座桥叫风桥,采用仿古建筑,桥中有小亭子,两侧各有一个小牌楼。 沱江木桥,以石为墩,宽不过70公分,对面人走过来要侧着身背对背而过。其实这是一座古道桥梁,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跳岩是由一块一块岩石砌成,人在上面走,仿佛跳跃一般,所以叫"跳岩"。沱江水大时跳岩会被漫过,走这样的水中桥过河,是不是挺刺激? 凤凰古城北城门 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沱江岸边,登上古城楼远眺,享受不一样的凤凰。 一条宽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贯穿古城东西,两侧店铺、客栈、饭馆林立,是凤凰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漫步在和岁月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一条条老巷,延街两傍各种特色小店,琳瑯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这就是著名的虹桥,又名“虹桥风雨楼”,建于凤凰古城的沱江之上,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如今的虹桥仍是凤凰古城跨越沱江最大的一座桥,共有两层,第一层是各种工艺品店铺,第二层是茶楼。 天后宫,又名妈祖庙,始建于明代末年,后因火灾被毁,1780年由厅城总兵尹德禧重修。天后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庙内供奉着妈祖等神像,是凤凰古城的重要宗教建筑之一。 江心禅寺(准提庵)是凤凰古城内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场所,历史悠久,建筑宏伟。 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落。它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在凤凰经商的江西商人集资建造,旨在为远离家乡的赣商提供聚会、交流的场所,同时也是供奉神灵、祈求平安的地方,现为凤凰美术馆。 万名塔的前身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一座焚烧字纸的字纸炉塔,原塔在“文革”期间被毁,仅留废墟。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画家黄永玉倡议下重建,因捐款者众多,故命名为“万名塔”。 <p class="ql-block">吟风门</p> <p class="ql-block">凤凰不仅风景秀美,且人杰地灵,明贤辈出。中华民国第一位民选总理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等,都是出生成长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最先参观的是沈从文先生故居。因为正是他的妙笔生花,才让这座小小的边城闻名天下。我对凤凰的一点点了解也是来自于沈从文先生流芳百世的文学名著《边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沈从文先生是凤凰人,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边城就是湖南凤凰城,其实不然,沈先生笔下的边城,实际上是湖南省花垣县的茶峒镇,现名边城镇。</p> 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堪称一代奇才,43岁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为官数十载,兴教育、办实业、图维新,卓有建树,毛泽东对其给予很高评价。 杨家祠堂是这里保护最好的祠堂之一,杨氏家族为名门望族,所以祠堂规模宏大。 凤凰古城博物馆,原为陈宝箴世家的百年老宅,是古城凤凰的又一道人文景观。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古城灯火次第点亮。来凤凰必须要在这里住上一夜,仅看到凤凰的日景,只能说欣赏了凤凰的一半,因为凤凰的夜景才是最美的。<div><br></div><div>雪桥与岸边建筑的彩灯,在沱江暮色衬托下,构成了古城的最美夜景。</div> 夜晚的凤凰古城灯火璀璨,五彩斑斓。 夜幕下的沱江,依然游人如织。 短暂的梦幻湘西之旅,就要画上句号了。说心里话,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凤凰古城。凤凰古城这座风雨边城,就像是一颗镶嵌在湘西大地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凤凰古城,至今仍然延续着往日的辉煌,不断地书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