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探寻经典之根 开启常谈之思——读《经典常谈》有感</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宣县三里中学 梁玉婷</h3> <h1><br></h1> <h1><b>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经典则是我们攀登这一阶梯的重要途径。在众多经典著作中,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寻经典的道路,也让我对传统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br><br> 初遇《经典常谈》,我便被朱自清先生那深入浅出的笔触所吸引。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经典之作,如《诗经》《楚辞》《史记》等,一一剖析开来。在他的笔下,这些经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物,而是变得亲切可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烟火气息。<br><br>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诗经》的魅力。朱自清先生曾说:“诗的源头是歌谣。”这一观点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优秀的诗句,最初竟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即兴吟唱。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劳作号子,还是男女之间的情歌对唱,都为《诗经》注入了最质朴的情感。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在夏夜的院子里,外婆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哼唱古老童谣。那些简单又欢快的旋律,承载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诗经》中的“风”,正是各地民间歌谣的汇集,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百态,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透过这些诗句,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br><br> 此外,《经典常谈》还让我对儒家经典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在学习过程中要将思考与学习紧密结合。过去,我在学习数学时,只顾盲目地刷题,很少思考解题方法背后的原理,导致成绩不升反降。读了《论语》后,我开始着重分析每一道错题的解题思路,并总结规律。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学习也变得轻松起来。《论语》中的智慧,不仅适用于学习,更渗透于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它教会我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明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准则,成为我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基石。<br><br> 值得一提的是,《经典常谈》还让我认识到经典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虽然这些经典诞生于遥远的古代,但它们的价值从未被湮没。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br><br> 回首这次阅读《经典常谈》的经历,我深感这是一次与经典亲密接触的奇旅。它让我明白:经典并非陈旧的古董,而是蕴含着无尽智慧的宝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br><br> 探寻经典之根,开启常谈之思。《经典常谈》不仅是一本解读经典的书籍,更是一把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它让我明白,经典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阅读经典,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历史,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br><br> “经典常谈,常谈常新。”每一次阅读经典,都是一次新的发现和感悟。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经典的世界,感受经典的魅力、汲取经典的智慧,让经典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inherit;">(指导老师:雷超然)</b></div></b></h1> <p class="ql-block">🍀 🍀 2025年3月14日,武宣县三里中学23(1)班梁玉婷的习作《探寻经典之根,开启常谈之思》——读《经典常谈》有感刊登在《来宾日报》的“来宾教育•梦工厂”栏目👏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