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科协名誉会员联谊会开展"科技强国·文化寻根"主题活动

东风

<p class="ql-block">文/谢振明 厉小东</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宁波市老科协名誉会员联谊会周建民主任,谢振明副主任率联谊会老科技工作者,赴鄞州区五乡镇开展"科技强国·文化寻根"主题活动。活动以"传承历史文脉 弘扬爱国精神"为主线,通过走访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四明内家拳发源地、《三字经》作者墓道等文化地标,重温红色记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市老科协<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标</span>副会长专程从余姚赶来参与此次活动,向老同志深情寄语 “老有所为,科技报国”,激励大家在新时代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之志。</p> <p class="ql-block">一、缅怀英烈:在历史丰碑前传承爱国基因</p><p class="ql-block"> 活动首站来到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这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纪念园,以12.13米高的方尖碑为核心,碑体"浩气长存""碧血丹心"八字分别出自赵朴初、沙孟海之手。老科技工作者们驻足碑前,聆听讲解员讲述周训典等宁波籍抗战英雄的事迹。周训典在14个月浴血空战中炸毁日机42架,<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击落、炸毁日军飞机最多的人,不知挽救了多少中国军民的生命与财产。周训典,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在周训典纪念馆,泛黄的飞行日志、勋章证书与蒙冤时写下的家书形成强烈对比。"他用科技救国,我们用科技强国。"在场老科技工作者深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碧血丹心,浩气长存</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兵用生命守护山河,我们要用科技守护历史。"周建民表示,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老科技工作者们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抗战史料数字化保护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武学溯源:在千年古寺中感受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午后,一行人来到铁佛寺。这座始建于1360年的古刹,因内家拳师祖王征南在此授艺闻名。75岁的非遗传承人张师傅现场演示"以静制动"的内家拳要义,老专家们饶有兴致地体验"怀中抱月""燕子穿帘"等经典招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正研发智能穿戴设备,监测传统武术的发力轨迹”。铁佛寺介绍,已与武术馆合作,通过传感器记录200多个动作数据,建立内家拳数字传承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文脉寻根:在名人遗迹中感悟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在南宋大儒王应麟墓道前,地方志专家详细讲解《三字经》的文化价值。当得知这位礼部尚书的后裔王征南弃文从武,创南方内家拳时,老科技工作者们感叹:"从《三字经》到内家拳,宁波人始终将文化基因融入血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生态践行:在湿地长廊中诠释科技担当</p><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一站是小浃江湿地示范园。这座由三条江河交汇而成的"蟹形"湿地,以香蒲、池杉为主体植被,建有鹅卵石步道与观景木栈道。春日里,老科技工作者们漫步荷塘畔,虽已过荷花盛放期,但层叠的荷叶与零星的莲蓬仍勾勒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科技元素融入生态保护</p><p class="ql-block">在湿地智慧监测中心,专家团队研发的"流域生态预警系统"吸引了众人目光。该系统通过500余个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20公里流域的氮磷含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为湿地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我们不仅要守护历史,更要创造未来。"周建民在总结时强调,老科技工作者要做好"传帮带",让科技报国精神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宝幢老街,老科技工作者们驻足明代画家沈嘉则诗句碑刻前。八百年文脉传承,八十载抗战精神,在这群银发专家眼中,科技强国与文化自信始终是支撑民族复兴的两翼。当他们将“科技报国”的誓言刻进春日的泥土,历史的车轮已在新时代的晨光中滚滚向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