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手记:天台九遮山穿越,探访范增隐居处

啊文

<p class="ql-block">三月十六日清晨五时四十分,玉环岛尚未从潮声中苏醒,闹钟响起,我马上起床,习惯了先溜布丁(小狗),女儿小时候要养,当宠物,她后来读书了,没有时间陪布丁,溜狗,就成为我每天必做的任务。当我骑上自行车🚲往集合地赶时,高荣同学说早上包年糕头,把我的早餐也准备好了,真是中国好同学!玉环大剧院广场,根友的大巴车早就静静地停着,等待我们驴友到来,玉环上车的驴友驴友裹着各种款式,靓丽多彩冲锋衣,我也是穿着上个星期六到三门新买的橘红色冲锋衣,买来总要穿上几次,我的背包鼓胀如移动的山丘,里面放着炉头和其它的一些必备物品,拿出登山杖碰撞一下,发出清脆的金属音。驴友们又一次见到,也是特别的高兴,时间到了,七种武器清点人数时,可乐驴友说她表弟开藏还没有到,打过电话说已经出来了,还没有见到,我再次打了电话叫他在医院的十字路口红绿灯🚥处等,我们车子经过那里,我的上帝呀,医院两头都有红绿灯,反向了,只能麻烦司机大哥绕路过去接,当开藏上车后,马上发出一个特大红包,哈哈,抢了一个大包,早餐的钱也够了,但早上我的早餐钱也是高荣同学付的,我们高山训练营有群规,没有红包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小随意,就为了一个开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巴到了芦浦高速路口接上其他驴友,七种武器清点人数,不多不少,恰好34位驴友,我们向快乐出发吧!当上高速后,大家闭目养神,准备休息一下,毕竟早上起的比较早,接下来爬山也需要一些体力,后排的苏为龙驴友唧唧喳喳的讲个不停,也不知道他讲些什么,好像讲各个时代名人的风流韵事,他怎么都知道,难道是江湖上无所不知的百晓生转世,也许都是道听途说的吧,引起大家不同的笑声,怪不得上个星期六有两个驴友从他身边逃走了,最后,他也觉得影响大家休息,到了天台后街下高速了时候,自觉发了一个红包表示歉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车进不了最后一公里!"村卫生员的绿色马甲在骑着环卫车,阳光中特别醒目。他说早上有十几辆小车进去,停车场已经满了,于是,我们全部下车步行,一路上,溪水声由远及近,我心想,这里的水真充沛,流点到我们家乡玉环多好呀,忽见青苔斑驳的拱桥下有几条红色的锦鲤鱼在游动,还没疯驴友说,这里两条鱼好肥啊,我想如果是夏天过来,我们就可下到溪里抓鱼。可乐驴友说,旁边的大棚里种着什么?我说不可能是石斛吧!最后查一下,真的是石斛,打脸好快。那些妇女在干嘛呢?有驴友在问,她们正忙着开采清明前的茶叶呀!不知不觉中走了一公里多的公路,到达起点,十里平板溪(双溪洲头),有一个拱桥横跨溪沟,后面一排的树林,风景如画,我们就在桥上先拍照吧!单人照、双人照,我跟爱玉也拍张合影,本来想叫高荣一起拍,他人呢?后来大家一起拍一张集体照,说明我们一起来过这里。这次驴二代小杨升任领队,在前方带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徒步爬山始于覆满苍苔的石阶,沉积的腐叶在石缝间发酵出陈年普洱般的醇厚气息,两边是茂密的丛林,负氧离子含量丰富,吸一口,倾入心扉,舒服极了。路还是湿的,昨天应该下过雨,每步都需小心翼翼。爬升行至半途,木质栈道取代了天然石阶,木板梯子看上去比较新,要花许多钱吧,可是,这是个废弃的景区,转折处钢筋深深楔入岩体,让人想起武侠片中隐世高人的闭关密室。汗透速干衣时,我们纷纷脱掉外面的冲锋衣,有个木头搭的平台,风景很好,大家找好不同角度,拍照留念,阿良驴友又买了最新的华为手机,再次为大家拍照,他说这个手机拍的照片,特别好看,于是,我也去拍了一张,旭日、一杯咖啡、还没疯等人都去拍照,拍摄的海大师哪里去了啊,怎么还没有上来呢?当我们拍好照片,重新转回来时,看到海大师一个人,步履艰难地一步一步往上爬,问了一下,原来背包里的东西太重啦,于是,我们把他的背包拿下来,大家把他包里面的东西分一点出去,还没疯驴友帮他拿一瓶功能性饮料,我给他拿瓶矿泉水,还有其他驴友多少拿一点物品,大家一起分一点,他的包轻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一起继续往上走,对讲机突然传来滋滋电流声:"开饭啰——"木子金屋的吆喝裹着山风荡入耳际。木子金屋说,最上面的木板平台的就地午餐。开始烧中饭,我这次就带个炉头,食材都是高荣、爱玉两夫妻准备的,我把炉头放下来时,高荣第一锅已经烧好了,这么快呀!爱玉说料头昨天晚上就已经烧熟了,怪不得这么快,木子金屋、海大师就在我身边烧炉头,他们又是望潮加大虾,怪不得海大师越走越胖,有一定的道理啊,这个望潮也太大只了吧!海大师说望潮按个数买,块头大一点,合算!一杯咖啡把一个望潮头切给我吃,想到小江从小到大吃望潮,都是把望潮头给我吃的,吃着Q弹的望潮头,有点想在外求学的女儿了,旭日也夹了一只大虾放我碗里,怪不得爬山瘦不下来,也是有理由的。今天炉头特别多,阿良、波波、黄锡饶等人都是带炉头,黄锡饶锅里怎么黑黑的汤,是不是有墨鱼呀,锡饶说他们原生态,把墨鱼乌也放进去烧,汤就黑啦。高荣烧的海鲜年糕比较多,爱玉打了好几碗送给驴友吃,我也给还没疯驴友打了一碗,后来,她差点走不动了,估计是高荣海鲜放太多了,有点肠胃不舒服,哎呀,好心办坏事了。这里的风很大,又是有点冷🥶,我都受不了,鼻水都被吹出来了,于是,打算先走,前面有几个驴友也是被风吹的受不了,先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到前面找个风小一点的地方等等后边的驴友,饭后开走就四肢着地运动,然后就是有两个比较粗的尼龙绳索挂在岩壁上,高七八米,我看了一下,岩壁上有着脚的地方,对于我们而言,比较简单,准备上时,恰好有四个本地人从上面下来,我们互相问候,他们是从山上挖笋回来,我们说早半个小时遇到,就把笋买来汤年糕吃,肯定很鲜美。他们说有一批驴友比我们早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刚刚也在路上遇到七八个人,说是玉环的,估计跟我们一起的。他们下来后,我们就很快上去了,走了几步路,又是一个小山坡,也是一个石柱吧,爬上去后,我和单骑驴友拍张合照,然后下来,这个时候,我看龚院也过来了,下来有点险,他有点小紧张,我就跟龚院一起下来,龚院近段时间参加次数多了,进步很大,一般情况下,都没有问题,下来后就是一小段骑马岭的山脊,估计有十几米长,大家都轻松而过,太阳姐姐等十几个人在这里等我们过来,对讲机联系后面的驴友,,他们也开始跟上来了,那么,我们继续走起,过了一会儿,阿良在对讲机里呼叫,说一滴水驴友在尼龙绳那里上不来了,他特别紧张,浑身发抖,腿都软了,木子金屋看到这样情况,就叫一滴水驴友先下来休息一会儿,情绪稳定后,叫他原路返回,去管车,等我们回来。一滴水的师父这次有事退出去,一滴水驴友没有想到这次难度大了,跟我们走很多次了吧,也是年轻小伙子呀。</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不是平常的路,上上下下,不时拉绳索、铁链而过。有两个驴友因地滑屁股着地,坐在枯叶上,越往后,风景越来越好,看了让人留恋不已,有几处石笋,在山顶耸立,有张家界的味道,有几处石头突兀,站上去,很爽啊,我爬上坐着,风吹过来,我就不敢站立在上面,而旭日驴友就玩的比较开,不仅把双腿垂下来,还站起来作出各种动作,让我膜拜一下,恰看到撸绳高手还没疯驴友过来,我问她要不要跟旭日一样上去拍照留念,她说今天不上去了,我仔细看了看,她精神不振,脸色也不对,咋啦,七种武器说她今天不舒服,不知道中午吃什么,吃坏了肚子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如果是吃的问题,我也有责任,不好意思了,只能叫七种武器收尾都关注一下她了,这一路走走停停,确实比较累,也不知道翻过几个山头了,天空飘起小雨来,我有点担心起来,今天天气预报是多云到晴天呀,一路走过来,不时有阳光照射进来,怎么下雨了,有驴友说,山高了,天气变幻莫测,下点雨也正常啊,下雨这条路就更难走了,上下的坡度比较大,摔倒了可不怎么好玩的,幸好,只是下了几分钟的蒙蒙细雨,就停了,我们后边的几个人,一路都在关心还没疯驴友,不时问她情况如何,她有点感动了,难得有这么多的人同时关心她,一起驴行不能丢下一个人,这是我们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  突然,美丽森林驴友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走着走着,就留下一个人了,前面的驴友也看不到,后面的驴友也不见影子,有点担心是不是自己走错路了,我就叫她原地等待,不要再走,刚才跟谁一起走的,她说不认识,我说我们在她后边,电话还没有打完,她说看到足球黑驴友过来了,那就继续往前走吧!走到山脚下,小杨领队又返回来接我们,这个领队做的不错啊!最后一个景点是范增庙,我们后边的几个一起拜访了范增庙,庙里有几个阿婆在说话,我听不懂,我等只是感叹一下,假如"若鸿门宴上...,假如范增没有离开项羽,历史也许就要改写,范增庙前的一座古桥,下边是悠悠溪流,流过千年,感叹千年,唯有古桥倒影在水中,静静无语,这里很幽静,怪不得范增到这里隐居!旁边的岩石是刻上“亚父石船”四个字,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们纷纷在桥上打卡留念,然后参观了范增隐居处的石碑,不知道范增是否到这里隐居,也无法考证,最后,我们几个驴友在范增雕像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到了天台不吃点天台特色,怎么可以回玉环呢?于是,木子金屋早早在后岸订好农家乐,选好菜,每个菜都令人回味无穷,那个绿色的糕点、溪鱼、螺丝、都让我停不下筷子🥢,就连日常的鸡、鸭、甲鱼烧的也很有特色,有个驴友问老板娘,你们这里的菜怎么可以烧成这样好吃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2年高山训练营曾经组织过一次,我因事退出,这次终于走过九遮山,九遮山终究会淡成记忆里的一缕温馨,山依然在那里,路在脚下,而驴友永远在奔赴下一场山海相逢的路上。又是美好的一天,感谢驴友们一路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