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名人榜一两栖英雄胡大勋

行行

<p class="ql-block">运河两岸风烟浓,游击战士举旗红。</p><p class="ql-block">抗日英雄胡大勋,战场杀敌气如牛。</p> <p class="ql-block">胡大勋像</p><p class="ql-block">胡大勋(1898-1964) 字力员。江苏省铜山县柳泉镇西堡村人。毕业于苏州第二农业学校,曾任驻河南民国军队第二十师上校参议和郑州征收局局长。</p> <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后,组织抗日武装200余人,与国民党人韩治隆合作,成立苏鲁边抗日游击队,任副司令。同年12月率队参加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任支队参议。1939年春任陇海南进支队峄滕铜邳四县边联办事处主任,组建运河大队、铜山独立营和手枪队,年底率部加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任参谋长,多次指挥对日战斗。1942年春任运河支队支队长。1943年10月对前往调研的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调研室奚原提出两条重要建议:第一是将运河支队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领导划归新四军第四师领导。第二是开辟一条经运河支队游击区的秘密交通线,护送八路军、新四军人员赴延安,路途要近得多。两条建议均被采纳。</p> <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4日,他带领一批化装成老百姓的战士,在运河北岸常埠村旁边的小树林里设下埋伏,激战3个小时,毙伤日军100多人,消灭伪军100多人,取得了战斗的全面胜利。在战斗中胡大勋亲手枪击了日军副联队长广田中佐(广田中佐是抗战争期间鲁南地区被击毙的日军最高长官)。在日军特务调查机关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把胡大勋列为“匪首”之榜首,可见胡大勋领导的运河支队对日军的打击力度和威胁之大。</p> <p class="ql-block">1943年12月运河支队改为新四军第四师淮北第三军分区(邳雎铜军区)峄滕铜邳总队,任总队长。当月,参与护送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从这条交通线赴延安。1944年4月奉命去安徽嘉山县权庄做国民党抗战将领李明扬的统战工作,7月与淮北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赵汇川去苏鲁边抗日游击队司令韩治隆处侦察,21日率队配合新四军第九旅第二十七团、军分区独立团,发起对韩治隆部战斗。经9天激战,活捉韩治隆,消灭韩部1500余人,俘虏700多人。1945年1月到北区党委整风轮训队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峄滕铜邳总队改名为八路军鲁南军区运河支队,任支队长。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军区警备第九旅第十八团团长、鲁南军区国军部交际处处长,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淮海战役。</p> <p class="ql-block">1949年年初任徐州市建设局局长。1953年兼任徐州果园主任。1958年1月被林业部评为“全国劳动英雄”,徐州果园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集体”。1957年至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徐州市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24日在徐州逝世。</p> <p class="ql-block">运河支队纪念馆副馆长胡军英讲述胡大勋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胡大勋,铜山县柳泉镇西堡村人,其父亲胡本善是清末秀才。胡大勋兄弟6个,六弟胡大毅是铜山一带早期的共产党员,是胡大勋参加革命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胡军英介绍,胡大勋家教极严,是真正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二儿子胡霖,原本是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政治部文艺队的骨干队员。胡大勋告诉胡霖,前方后方都是抗日,可前方的危险大多了,为了赶走侵华日军,‘我的儿子要不怕牺牲’。”</p><p class="ql-block">就这样,1942年8月,胡大勋硬是把胡霖调回了运河支队。在随后的战斗中,胡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面对儿子的遗体,胡大勋沉默良久,只是问子弹是从哪里打中的。别人告诉他是从前面。胡大勋说道:“从前面打来的,他是好汉。”</p> <p class="ql-block">胡大勋在果园检查工作</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中,胡大勋又为徐州立了新功。”胡军英介绍说,1949年2月,时任鲁南三分区副司令员的胡大勋,转业回到家乡,担任徐州市建设局第一任局长。面对百废待兴的城市,作为建设局局长的胡大勋,对未来充满了期待。</p><p class="ql-block">1952年,他响应“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变穷山为富山”的号召,带领干部职工率先在云龙山上植树造林。曾经是农业学校毕业生的他,又给省农林厅打了一个报告,请求在黄河故道的盐碱沙滩上试种果树,改善环境。胡大勋的报告迅速得到了批准。</p> <p class="ql-block">朱德委员长视察徐州果园</p><p class="ql-block">1953年初,胡大勋主动请辞建设局局长一职,任徐州果园主任。从此,黄河故道的七里沟荒滩上,一间窝棚就是他的家,他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果树的种植、培育和研究上了。</p><p class="ql-block">因为果园获得成功,1958年1月,胡大勋,这位当年驰骋运河两岸的“抗日英雄”,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劳动英雄”。他所在的徐州果园,也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集体。林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黄河故道上的4个省、32个县都走徐州的路子,改造风沙区,建设果园。</p><p class="ql-block">胡大勋再次出了名,他被邀请赴上海、济南、郑州、开封等地,介绍战风沙、建果园的经验,传授盐碱滩上种苹果的技术。</p><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4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篇题为《荒山玉露》的长篇通讯,详细报道了徐州人民在黄河故道战风沙,种果树,绿化荒山的动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胡大勋在上海作完报告后同上海警备司令胡大荣合影</p> <p class="ql-block">徐州果园《朱德树》</p><p class="ql-block">朱老总视察徐州果园时亲手种下了两棵泡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徐州果园《朱德楼》</p><p class="ql-block">昔日荒滩今沃土,林阴果香今昔殊。</p><p class="ql-block">劳动英雄胡大勋,再创佳绩绘新图。</p> <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24日,66岁的胡大勋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徐州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在他的挽联上这样写着:“求解放抗战杀敌,疆场指挥一心为革命;改自然造林防沙,河滩建园绿化利人民。”这是人们对这位“两栖英雄”一生奋斗的高度总结与中肯评价。</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