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机拍照:胖子</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万峰林风景区</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胖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峰林景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东南部城郊,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边缘的黔西南腹地,介于东经104°51'至104°58',北纬24°58'至25°42'之间。南端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口,北接乌蒙山主峰,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峰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峰林景区所在的兴义市地处于云贵高原南部,北有乌蒙山脉分支的屏障,市区与海洋的最近距离为475千米,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温度在15—18℃之间。年降水量在1300—1600毫米之间,雨季在5—10月之间,四季的降水量以夏季居多、冬季最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峰林景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部向广西丘陵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且顺势呈逐步下降趋势,形成由东北向西南阶梯状降低的呈多级台地,地形起伏较大,切割较深,海拔高度在625-2207.7米之间,相对高差约为1582.7米。景区内多属于地中山岩溶丘陵盆地,四周地貌分异明显,东、西部为峰丛林山地,南北为大型谷地。区内地势平缓,相对高差小于200米。锥形喀斯特地质景观特征明显,具有“世界喀斯特遗产”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峰林景区的出露主要以三叠纪地层为主,这里峰林地质奇观的形成主要是喀斯特作用的结果。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在距今2亿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大海里有许多生物,而在这片海洋的北部岸边,有不少贵州龙;大约在2.01亿年三叠系末期,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这里地壳全部上升为陆地,大海消失了,在经历的长期剥蚀夷平之后,碳酸盐岩露出地表,后来不断发生的地壳运动产生了褶皱、断裂、节理,于是,背斜为山,向斜成盆,两侧次级背斜略微高起山峰,中间次级向斜低下形成喀斯特盆地。背斜高处,地下水深埋,只有大气降水作用,喀斯特作用强度相对较低,地表形成漏陷地形,渐渐发育峰丛。向斜低处,地下水接近地表,形成地面水流,喀斯特作用强度大,渐渐形成峰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峰林景区拥有动物资源100多种,如中华秋沙鸭(一级)、钳嘴鹳(二级)、猕猴(二级)等珍稀动物;还有贵州苏铁(一级)和享有“植物熊猫”美誉的兜兰(一级)等100多种珍稀植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卦田漏斗位于万峰林的纳灰河坡立谷中,谷地中点缀着数十个漏斗,最具美学价值的是八卦田。八卦田直径十余米,底部与地下河相沟通,为雨季主要的排水泄洪通道。因坡立谷水稻耕作的原因多被粘土覆盖。岩溶漏斗是地表水流沿岩石垂直裂隙溶蚀渗漏,裂隙逐步扩大,在地表形成的隐伏孔洞。随孔洞不断扩大,上部土地逐渐崩落,地表裂开,形成漏斗。当地村民在漏斗周围依地形整地种田,因而出现一系列形似八卦的田园风光。八卦田在收获季节一片金黄,与春季的翠绿形成截然不同的色调,八卦图案显露无疑,因而称为八卦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峰林有六座呈修直角形的山峰,棱角分明,它是沿陡倾斜岩层走向排列的岩溶锥峰而形成。称大顺峰,寓意“六六大顺”。大顺峰呈棱角分明的金字塔状锥峰,是高角度峰丛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成景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白云岩地层,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北西、北北西等4个方向节理,在溶蚀、崩解、坍塌作用的同时伴随有顺向滑坡,最终形成具有单面山特点的刃状石峰。大顺峰是高角度峰丛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峰林景区是一个半开放式的景区,游玩线路沿田园地块分为两侧:一侧上边有一条山腰的环山路,看对面的峰林风景,下边是双向行车的田间村落道路,以低角度欣赏万峰林风光;另一侧可以游玩上纳灰、中纳灰、下纳灰几个布依村寨。景区内景点从游客中心依次分布着将军峰、八卦田、纳灰坡立谷、纳灰村、抱木山、万佛寺等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1月,万峰林景区被列为中国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4月,万峰林景区荣获国家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专家组在评定时给出了同批申报的西部十二省区的高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专家委员会评定万峰林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1月,万峰林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国家民委、贵州省民委授予万峰林景区纳灰村“特色民族村寨”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万峰林纳灰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万峰林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万峰林景区被生态环境部批准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中国气象协会评定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以万峰林景区为核心的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是贵州继织金洞之后第二个获得世界级“金字招牌”的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 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林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