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湖州老城的核心腹地,一條青石板鋪就的街巷靜臥於漕渎河畔,這裡是小西街——一座跨越千年、凝結江南煙雨與市井煙火的歷史文化街區。它既是湖州商賈名門的聚居地,也是當代文創與傳統交融的活力空間,以「修舊如舊」的智慧,在歲月長河中書寫著古今對話的動人篇章。 </p> <p class="ql-block">小西街的歷史可追溯至東晉時期,名臣郄鑑開鑿的漕渎河貫穿其間,使之成為古代湖州漕運的重要節點。明清時期,這裡匯聚了湖州大姓如鈕氏、許氏、溫氏等望族,形成「河-路-房」交錯的傳統街巷格局。街區內保存完好的鈕氏狀元廳(清道光狀元鈕福保故居)、許宅、楊宅等古建築群,見證了湖州科舉文化的輝煌,更以「一街兩狀元」的佳話流傳至今。 </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的小西街,是市井生活的縮影:清晨倒馬桶的聲響、鄰里共用的河埠頭、自行車鈴鐺的叮鈴聲,勾勒出老湖州人的共同記憶。原住民應國宏回憶,街坊雖擠居一室,卻親如一家,狹窄的巷弄裡藏不住秘密,卻也容得下人情冷暖。2014年啟動的保護性改造,以「修舊如舊」為原則,為老宅增設現代設施,既延續了建築風貌,又讓原住民重拾歸屬感。 </p> <p class="ql-block">2013年後,小西街開啟「歷史保護+藝術文創」的轉型之路。街區劃分為文創商業、藝術人文等四大片區,吸引年輕創客入駐:臺灣團隊的「青木工坊」將木雕融入現代設計,音樂人李小強在老宅中彈唱原創作品,「承昔」與「天衣坊」以漢服定制復興傳統美學。夜晚的「夜市3.0版」更以網紅小吃、手作市集點亮街巷,傳統與潮流在此碰撞出火花。</p> <p class="ql-block">小西街的活力源於持續的文化實踐:新春市集上,「浙江工匠」蔡林榮現場製作細沙羊尾,青年創客陳雪姣展示中式盤扣技藝;研學活動則讓青少年透過歷史照片與手作體驗,觸摸湖州文脈。街區內,原住民與新移民共融共生,應國宏將自家庭院打造成綠植自助攤,遊客掃碼購花的同時,也帶走一份湖州人的鄉愁。 </p> <p class="ql-block">從東晉漕渎的舟楫往來,到今日文創街區的琴聲悠揚,小西街以「舊」承載記憶,以「新」擁抱未來。它不僅是江南水鄉的建築標本,更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讓歷史在煙火氣中生生不息,讓文化於日常處靜水流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