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河北沧州博物馆新馆2014年开馆,设有《沧海之洲—历史文化陈列厅》、《滨海遗风—民俗文化展》、《济世沧海—中医药文化展》、《沧州民间收藏展》、《沧州历史名人展》、《大运河北—大运河文化展》、《武术之乡—武术文化展》、《百戏之源—杂技文化展》、《渤海之滨—沿海资源科普展》等十一个展厅。来观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jc54i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b>沧州博物馆观展(一)</b></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在与疾病斗争、维护身体健康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人文现象,凝聚了中国古代医者的博大智慧。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一个神奇,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并且越发展现出无比蓬勃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沧州是一个文化类型丰富、多种文化并存的城市。其中,中医药文化作为沧州文脉之一,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上,这里走出了三位杰出的中医名家。他们或开创"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或开创"六气皆化火"的寒凉医学概念,或开创中西医汇通学派,对中医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时至今日,沧州中医药的发展更是人才济济,已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沃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古时期,先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逐渐掌握了丰富经验,中医药学逐渐成型并迅速发展。夏代酒和商代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至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构建了中医系统理论,沧州郑州人秦越人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卿(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视疾病,曾周游各地,对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能随俗为变。他的医疗技术非常高明,能使用砭石、针灸、汤液、按摩、温熨等方法。他还是一位实践医学家,据《史记》载有"六不治",其中就有"信巫不信医不治"。因其医术高超、济世救人,被世人尊称为神医,并用上古神话中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之名来称呼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史载,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领数千童男童女东渡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谁知一去不复返。从现有研究看,徐福最终抵达的就是日本,他所带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使处在渔猎社会的日本跃入崭新阶段,推动了日本历史的发展。徐福被日本人尊为"农耕神""纺织神""医药神",在日本,徐福的祠、碑、神社等纪念建筑数量非常多。</p> <p class="ql-block"> 唐宋金元时期是我国中医学发展史上继汉代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新的中医理论被纷纷提出,一大批著名医家纷纷涌现。以沧州河间人刘完素为首的金元四大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医书典籍</p> <p class="ql-block"> 在西医疗法占主导的今天,中医药仍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以坚定的意志向世界展示着无穷的魅力,在历次疫情防控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我们一定要将这一宝贵的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展望未来,相信中医药一定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更广阔的前景。</p><p class="ql-block"> 本展览以"扬中医文化、传中医精神"为展示理念,以展示传统中医药发展历程为核心,以沧州历史上三位杰出的中医名家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出中国医药文化及沧州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情况。希望此展能成为一个普及中医科学、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精神的平台,一个医德教育基地,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创新及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元代裁弯取直,明清时期疏浚整修,成为贯穿中国南北的水利交通大动脉;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8省市,沿线经过35个城镇;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总长度达3200公里。</p><p class="ql-block"> 2006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为保证军事运输需要,各诸侯国相继开凿运河。吴国陆续开通胥渎、胥浦、百尺渎等水道,把太湖、长江、钱塘江、东海连接起来,形成古江南运河。</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 486 年,吴王为北上与中原争霸,以邢城为起点,开凿邢沟,把长江、淮河一线贯通。其后又开凿菏水,将沂水、古济水连通。魏国开通黄河至淮河的鸿沟,形成中国早期运河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秦统一全国后开灵渠,沟通湘、漓二水,联结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东汉末年,曹操在河北先后开凿疏浚古河道白沟、平虏渠、泉州渠,使北方运河与黄、淮、长江以南的运河相连,大运河水系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碗蜒而过,为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有"渤海明珠"之称。天津筒称'津',市名有"天子津理"之意。明朱棣夺取帝位成功,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传冒"筑城浚池、赐名天津",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经历600余年,特别是近代百年,早就天津中西合壁、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隋大业四年(608),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开永济渠,自洛阳向东北,经2000余里达深挖,奠定了天津就运四通八达的重要地位。公元10-11世纪,海河为宋辽对峙的界河。三岔口位于汇流处,成为南运河北段的重要枢纽。元代,天津成为屏卫京师的重镇和漕运的必经之地。明代,在三岔河口建天津卫城,成为天津城市发展600年的新起点。</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天津段,又称南运河或御河。西接古镇杨柳青,东至三岔河口、总长近10公里。在天津市界内、南运河由南至北流经静海、西青、中心城区,至三岔河口与海河(实际是上游的子牙河)汇合,流到西洁与北运河街接。北运河流到通州。与通惠河相接,再进入北京城区。明清时期,杨柳青镇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被营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19世纪60年代黄河改道,运河淤塞、漕远中断。20世纪70年代天津运河仍可通德州。近年来,杨柳青界内4.1公里长的远河整治改造设工、成为津门新十景之一的"河人家"。</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河北沧州段位于沧州市中部,为南运河的一部分,元以后京杭大运河组成部分。南起吴桥县第六屯,北至青县李又屯村,从南向北流经沧州市境吴桥、东光、南皮、泊头、沧县、沧州市区、青县七县市。航道全长216公里,占京杭大运河总长的约八分之一,是大运河流经的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驿站作为大运河运输链上重要的一环,是供往来官员、客商、船工歇宿的地方,运河两岸的驿站水陆用,大运河成了通讯联络的中枢神经。明代驿站不仅是传令送信、飞报军情的机构,日常还须依政府颁布的廪给条例,方便各级官吏"依品驰驿"。驿站因而成为官员名士、文人墨客会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南大港湿地 </p><p class="ql-block"> 南大港湿地地处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紧邻渤海,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总面积达16000多公顷,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南大港湿地属于南大港农场的一部分,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研究基地。地和研究生研究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古代"百戏"以杂技为主,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门类,起源于远古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汉唐时期杂技走向兴盛,成为宫廷士大夫阶层的娱乐方式。宋代,杂技艺人走出教坊,走向市井,成为市井百姓共享的娱乐形式。明清两朝,杂技在沧州吴桥一带便非常普及,逐渐形成了"上至老人九十九,下至小孩刚会走,吴桥演杂技,人人有一手"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在吴桥。吴桥杂技艺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中国乃至世界杂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杂技艺术摇篮的美誉,成为享誉世界的杂技之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末以后,吴桥艺人开始大批地走出国门,组成团(班)常年在欧美国家、印度、日本等地活动,将优秀的传统节目传播到世界各地,产生了一大批的名人名班,不仅代表了当时中国杂技的水平,也对世界杂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内各大城镇,也遍布吴桥杂技艺人的足迹,民间有"没有吴桥不成班"之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锣歌与“口” </span></p><p class="ql-block"> 为适应杂技 "磨杆""撂地"经营方式的需要,艺人们一改汉唐以往"光练不说"的表演方式。在节目表演前,他们把跟节目表演相关,或带有普世教化意义的寓言、故事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在锣声伴奏下给观众寓教与表演。节目表演中,表演者同同伴一唱一和,用或诙谐幽默,或故弄玄虚的语言﹣-"口"来介绍渲染节目难度,调动观众神经,以达到表演最佳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言 </span></p><p class="ql-block"> 沧州武乡的形成,与其沿河滨海、南北要冲、畿辅重镇的特殊地理位置,多民族聚居、科考推动等复杂历史因素,侠义豪放、古道热肠的鲜明地域品格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沧州武术拳种丰富,门派众多,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拳械门派多达53种,占全国的41%,是中华武术拳械门派富集地。</p><p class="ql-block"> 沧州武林豪侠云集,名家辈出,大刀王五、王子平、佟忠义等名宿蜚声中外,吴连枝、王志海、刘连俊等中青年武师实力雄强,王晓楠、崔文娟、阐文聪等新秀活跃现代武坛。沧州人民崇文尚武,武术爱好者遍布城乡。沧州市199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唯一的地级市武术之乡。</p><p class="ql-block"> 本展览荟萃收集武术文物,集中凸显武术文化内涵,填补了中国北方武术展览的空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jc54i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b>沧州博物馆观展(一)滨海遗风 / 沧州历史名人 / 沧海之州 / 民间收藏•••</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d7c85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游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一)民间文化馆、铁钱库</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e7z9qh"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游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二)旧城文化展览馆、铁狮子</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hjxg9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沧州 • 纪晓岚文化园</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kxkdex"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b>大运沧州:逛一回南川老街</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9hav3hw"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再到献县访单桥</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jzixqne"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走进鄚州大庙</b></a></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