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远处的驼铃惊醒了沉睡的河街,还是铁炉的红光唤起了东方的晨光,更多的是忙于生计的小城人那基因中的定时钟,拨动开惺忪的双眼,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城河集市,是小城生活的一个缩影,是小城人生活的重要舞台。天还未亮透,东河两岸的商铺早早亮起了灯光,小贩们也早早地来到集市上,开始忙碌地布置摊位。铁货铺门前,两层的蒸笼、各种型号的铁锅、茶壶摆放有序;布店的门头插起招摇的“幌子”(古代的商业广告);饭店的里传出碰碰啪啪的刀案声;就连药铺,也以药罐和药杵撞击的叮当声,为集市的开张附和出有节奏的旋律。“嗵腾、嗵腾”,这是五色号染坊的锤布声,为集市的晨曲伴上有力的节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摊贩们更是忙活,新鲜的蔬菜被整齐地摆放着,红白萝卜大白菜,白绿相间的大葱,那翠绿的青菜(菠菜)仿佛还带着田野的气息,鲜嫩得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架子上的猪羊肉,油糕麻糖摊散发着诱人香味。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顾客,介绍着自家货品的新鲜与优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铺摊点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来自南北各地的客商们汇聚于此,操着不同的口音,售卖着带有各地特色的货品。有那精美的手工艺品,色彩斑斓,吸引着姑娘们的目光;也有那新鲜的瓜果蔬菜,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引得主妇们纷纷围拢过来挑选。整个集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都在上面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热闹而又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这些生活必需品,集市上还有许多手工艺品摊位。精美的刺绣手帕,针线细腻,绣着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要从手帕上飞出来一般;古朴的木雕摆件,每一刀都蕴含着工匠的心血,那细腻的纹理、独特的造型,无不展示着民间艺术的魅力。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商品,更是小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小城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煎饼铺前,几位大汉要一碗热腾腾的猪脏,或是羊杂,配上几个焦黄的煎饼,那是一个舒坦;年纪稍大的老人,则要品尝那刚出锅的油糕,伙计熟练地在油糕上撒上白糖,老人的口水差点流了出来。小孩们围着糖葫芦串不走,直到大人给了几枚铜钱,收获一根红果串,一蹦三跳地跑开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城的集市,仿若一幅鲜活的民俗画卷,在阳光的映照下徐徐展开。一条东河从东到西潺潺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似在轻声诉说着小城的故事。而就在这东河之畔,便是那热闹至极的集市所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集市里,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生活交响曲。人们穿梭在摊位之间,或是认真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是与熟人闲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则兴奋地在人群中跑来跑去,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在这里,贫富差距似乎被淡化了,大家都在为了生活而努力,都在享受着这平凡而又真实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河上游,当地人习惯以河相称吗,是牲口交易区,牛驴骡马的身影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些骡马,或高大威猛,或小巧玲珑,它们的蹄子在地上踏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在奏响一曲古老的乐章。一头头老牛则带着一种沉稳气质,默默地咀嚼着胃里反刍的食物,是否品尝昨日的美味。牲口贩子们的吆喝声,在空气中回荡,那是一种质朴而又直接的表达,透着对生活的热切期盼。牙行们开始忙碌了,买家和卖家手搭着手,一块毛巾或一顶草帽搭在上头,几根指头在底下你三我四地讨价还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散落在集市的各个角落,一个挨着一个,绵延不绝商铺摊点中,来自南北各地的客商们,带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特色商品。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江南水乡的精致刺绣,那细腻的针脚,仿佛绣出了江南的烟雨朦胧;也可以触摸到北方大漠的粗犷皮具,那厚实的质感,仿佛带着大漠的风沙气息。各种商品汇聚于此,相互交融,让这小城河成为了一个文化与物质交流的大舞台。每个人都在上面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热闹而又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河下游,俗称西河滩,那是东河汇入沁河的一大片沙滩,也是外地大把戏(杂技)演出的地方。锣声,猴儿开场。杂耍艺人不甘寂寞,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光着膀子耍刀叉,赤着脚丫子爬高杆,还是那惊人的嘴中喷火,钻火圈……惹得人们又是嬉笑,又是惊叹。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头攒动的集市上,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或是买到心仪物品的满足,或是与老友重逢的喜悦,还是那老婆婆见面拉家常。在这一道河的集市里,蕴含着小城人的生活百态,也承载着无数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它就像是一首无声的诗,用热闹与烟火气,书写着小城的历史与未来。若遇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十月初一的两大庙会,上市台、下市台,东岳庙,号称二十一台大戏的助兴,一连三五天。若遇闰四月十八,集市中间在缓缓流动的东河上,骑和搭台,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小城河,连着三门街,那简直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城和集市,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小城为集市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让它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繁荣发展;而集市则为小城增添了活力与色彩,让小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展现着人间的烟火味道,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集市无疑是最为热闹、最能展现小城生活百态的地方,它像是小城跳动的脉搏,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注入生机与活力。在记忆的长河中,小城河的集市,始终是一抹璀璨而又温暖的亮色。一条东河,悠悠然从东到西流淌着,它是小城的生命之河,也是这集市热闹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作者简介:</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张家庆</b>,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热心为家乡的文化发展不遗余力做贡献的人。经他一手申报并批准了砥洎城、东岳庙两处国保级文物;东坪庙、玉皇庙、上伏成汤庙三处市级文物;申报了润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了润城和中庄两个中国传统村落,为当地全域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可行的基础。著作有《沁河流域民俗节日及民间传说一一千年流韵》、《李街村志》等,共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文史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