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国加里佛利亚州一号公路从北至南连接着旧金山与洛杉矶,沿着美国西海岸蜿蜒前进,全长超过1000公里。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它一边是海阔天空惊涛拍岸,风帆点点碧波万顷;一边是陡峭悬崖群峦迭翠,牧草如茵牛马成群,风景美不胜收,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一条公路。</p> <p class="ql-block">在昆波和晓明的精心安排下,2025年3月的15号和16号,计划了两天时间,我们走过一号公路中从皮斯摩海滩(Pismo Beach)到蒙特雷(Monterey)这一段约250公里的路程,这是在一号路中最为精彩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15号一大早,早上晚起的John在晓明的明令下按时起床,8:30am准时离开Fresno昆波和晓明的家,向着距家约250公里的海滨第一个目标皮斯摩海滩进发。穿越了加州富绕的农业田园大平原,翻过两道连绵山梁,从险峻的山路到蜿蜒的海岸,终于见到了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太平洋。</p> 皮斯摩海滩 <p class="ql-block">皮斯摩海滩绵长的海岸线闪烁着太平洋绿松石色的海水,像是把地心引力都集中到了海滩。等晓明停车、付费后,即带我们穿过海滩小屋、冲浪商店和蛤蜊浓汤店的街道,向着沙滩,朝着不可抗拒的引力而去。</p> <p class="ql-block">晓明,学校田径队员,但更让我们喜爱他的,是那个驰骋在球场上魅力四射的篮球健将,为我们班级比赛争得许多光彩。几十年过去,虽然添了点腿伤,但仍像年轻时那么充满活力和朝气。我们所有的行程规划、导游、司机、摄影等,都是晓明一人独理。此趟出游,辛苦了晓明。</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最吸引我们目光的,是那座历史悠久的,长达370米的<b><i>皮斯摩海滩栈桥</i></b>。</p> <p class="ql-block">皮斯摩码头最初建于1881年。在1904年被风暴摧毁之前,它的长度是530米,它为当地农民和牧场主提供了一种以低于铁路收费的价将产品运往市场的方式。码头的结束是在1904年1月,当时一场风暴将码头掀翻到海浪中。 到1905年,码头只剩下了横跨海滩的一排木桩。从那时起,这座码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于1924年重建,并于1984年厄尔尼诺风暴后再次重建。一百多年来,这种风暴破坏和修复模式在码头的一生中一直持续着。</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见到的码头,经过改造,是一条充满活力的长廊。不同于我们看到过的任何一道栈桥,它的桥面宽阔,且有四段加宽成菱形甲板的大型场地,可以想象,节假日间栈桥的非凡热闹。</p> <p class="ql-block">皮斯摩码头<b><i>垂钓和冲浪</i></b>是享受皮斯摩海滩精髓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对我们来说,这么近距离的观看这么大群的<b><i>海狮</i></b>的捕猎,嘻戏和表演,是一种难得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皮斯摩海滩曾盛产长达18公分大的<b><i>皮斯摩蛤蜊(Pismo Clam)。</i></b>1950年代皮斯摩海滩曾被誉为“世界蛤蜊之都”,足球般大的皮斯摩蛤蜊,在那个年代是很普通的尺寸。从1916年到1947年商业渔业关闭,加利福尼亚州估计收获了625万磅皮斯莫蛤蜊。“世界蛤蜊之都”也借盛产的大蛤蜊举办蛤蜊节,以游行、餐饮、音乐会招来游客。</p> <p class="ql-block">但是,人类总是有些贪婪。人们无限制的捕捉,甚至用马在沙滩上拉着像叉子般的犁,挖出无数的大蛤蜊。这对皮斯摩蛤蜊是场浩劫,使盛产大蜊的海滩,不久就成为一片“净土”。这里消失的蛤蜊,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让后人叹息。</p> <p class="ql-block">但为了继续招来游客,也纪念这里曾有过的辉煌,代表皮斯摩海滩的蛤蜊标志依然可见,传统的哈蜊节依然像过去一样举办,不因蛤蜊的绝迹而停止。没有了当地的蛤蜊可以烹调著名的蛤蜊浓汤海鲜杂烩,餐馆里的美食用的都是从外地买来的蛤蜊。我们也是这些仍对地方特色小吃寄于期待的游客,虽然知道是外来的蛤蜊,仍然在与大海相融为一体的海景餐厅要了这里流行的蛤蜊浓汤。</p>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消失多年的皮斯摩蛤蜊近年又出现在沿海沙滩上。吸取了蛤蜊消失的教训,人们对它的捕捞实行了严格的控制。获得捕捞许可证的捕捞者可以一次捕捉11公分以上的蛤蜊十只。蛤蜊的生长很缓慢,长到11公分可以捕捞的尺寸,需要12年的时间。这个尺寸的蛤蜊说明它已成年,已经繁育了后代,可以允许被带走了。希望以后再到皮斯摩海滩,能够重见那些18公分的大蛤蜊。</p> 走私者洞穴 <p class="ql-block">皮斯摩海滩一直是受一代又一代游客喜爱的经典的加州海滩小镇。按既定方案我们从皮斯莫海滩来到向北不远的<b><i>贝壳海滩(Shell Beach)</i></b>。</p> <p class="ql-block">贝壳海滩不大,背靠一片长满鲜花的自然草坪,将我们包裹在令人身心愉悦的春天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秀丽迷人的</span>草坪,与岩下海风轻轻抚摸的碧色大海和沿海岸延伸的亿万年风雨雕塑的悬崖,在蓝天下向我们尽情地展示着它的娇媚,它的宽容,它的倔强,和它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贝壳海滩悬崖小径,一面是悬崖边的自然草坪,另一面是人工花园,体验自然,也有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保护。</p> 海里巨大的礁石上,有成群结队的海鸟。这里丰富的海产,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源。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铺砌的小径,配有木制栏杆,沿着悬崖延伸至海洋。一路上倾听着大海的咆哮声,感觉就像是一次疗愈!</p> <p class="ql-block">顺贝壳海滩悬崖步道,可以一直走到达<b><i>海盗湾(Pirates Cove)。</i></b>海盗湾下藏着一个裸体沙滩,人们在这片海滩上可以自由穿衣。寻求舒适无衣的你,因该到那里去享受一下大自然中很放松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悬崖上,礁石中,有不少洞穴。这大概就是海盗洞了。当海盗也蛮辛苦的。</p> <p class="ql-block">时光的痕迹,被海浪雕刻于悬崖。它们在这里,已等待我们千万年。今天,我们来了!只为这大海留下的时光记忆!</p> <p class="ql-block">贝壳海滩悬崖步道的尽头是一条越走越小的悬崖小路,通向<b><i>走私者洞穴(Smuggler's Cave)</i></b>。</p> <p class="ql-block">走私者洞穴,其实更像是一个拱门。拱门的一面可以看到贝壳海滩,另一边可以看到阿维拉海滩。阳光照在大海上,反射到洞穴上,让映着大海波折的洞穴多了几分妩媚。在它边上坐下,慢慢品味其中的浪漫。</p> 莫罗岩 <p class="ql-block"><b><i>莫罗湾(Morro Bay)</i></b>,以加州一号公路边太平洋海岸莫罗湾港入口处的巨型火山塞<b><i>莫罗岩(Morro Rock)</i></b>命名。莫罗岩的北侧以其惊险刺激的冲浪点吸引了初学者和专业冲浪者,而莫罗湾河口平静的水域则是皮划艇和桨板冲浪的理想场所。湾区壮丽的海岸线和原始海滩使其成为海洋爱好者和渴望冒险的人们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一条延伸至大海深处的栈桥。海滩上不少人在晒肉。太阳烤热的沙滩应该很暖和。</p> <p class="ql-block">莫罗岩高177米,位于太平洋海岸莫罗湾港口入口处。一条堤道将其与海岸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连岛。这块岩石被列为莫罗岩州立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莫罗岩不像许多著名的火山栓那样“遗世独立”,它是有2300万到2700万年历史的“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县九姐妹岩”火山栓链中比较高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1542年,当探险家胡安·卡布里略(Juan Cabrillo)驶入埃斯特罗湾时,他给戏剧性的莫罗岩起了一个恰当的名字,"El Morro”,意为"山峰"。卡布里略到来之前,几千年来,加州印第安人一直把这个地区作为他们的家。直到今天,莫罗岩仍然是一个对生活在这里的土著人来说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地方。莫罗岩对面,昔日发电厂的三个450英尺高的烟囱很是醒目。</p> 有几种鸟类在莫罗岩上筑巢,其中包括三种鸬鹚和两种海鸥。这里也是濒临灭绝的游隼的保护区。 很多的小松鼠,会跑来和游人讨要食物,憨萌的样子,逗人喜爱。 <p class="ql-block">在岩石周围的水中经常可以看到海狮和海獭。<b><i>加州海獭(E. l. nereis)</i></b>多在12月至隔年2月间生产,雌海獭会哺育幼兽约6个月。海面上,顽皮的小海獭尽情的在妈妈肚皮上戏耍,一种满是喜悦的亲情和母爱通过大海的纹波传递开来。小海獭可知,它的妈妈会在某一天突然的断奶并坚决的离开它,只为让它独立并那在大海里扬起自立的风帆?</p> 象海豹 <p class="ql-block">我们差点误掉一号公路上的象海豹奇观。从莫罗岩沿海岸线一路向北,过了圣西蒙(St Simon)不久,见海岸边停有一些车辆。出门看景,就得凑热闹,哪儿人多往哪走。我们毫不犹豫的向那些停着的车靠拢。走近Piedras Blancas(西班牙语意为“白色岩石”)海滩,才看到令人震撼的一幕:成片的象海豹在沙滩上栖息,规模实在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里生长的象海豹,是世界上两种象海豹之一的<b><i>北方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i></b>,从它的名字,可知其具有巨大的体型,雌性一般可长至3米长,重640公斤,但雄性体重可高达3000多公斤。它们是适应性极好的海洋主人:其鱼雷形状的身体减少了水中的阻力;身上厚厚的润滑膜与冰水绝缘;专门的眼睛在弱光下提供视觉;敏感的胡子有助于定位猎物。但它们在陆地上却很笨拙。它们萎缩成为尾巴及尾鳍的一部份的后肢并不适合在陆上运动,只能以鳍来支撑及推动身体前行。</p> <p class="ql-block">北象海豹生活在东太平洋。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通常只在生育、繁殖和换毛时才上岸。从18世纪开始,这里的象海豹遭到大规模猎捕,几至灭绝。直到1990年代,象海豹才开始又在这里出现。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3月份,在严格的保护措施下,越来越多的象海豹来到这里繁殖下一代,让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海滩上壮观的象海豹群图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看到的沙滩上一只最大的象海豹,长度约在6至8米左右。象海豹出生时穿着一件黑色毛皮大衣,在6周大时脱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件银色外套。当他们在水里时,他们的外套是棕色和棕褐色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尽情地享受了在自然环境中观看象海豹的特权。还好,没有错过。</p> 象海豹的小邻居。 拉格德角 <p class="ql-block">太阳西下,我们来到<b><i>拉格德角(Ragged Point)</i></b>,我们今天一号公路之行的最后一个点,再往北走的一段路因维修关闭了。我们今天的安排也已经非常紧凑,马上天就黑了。</p> 拉格德角,是著名的大苏尔的门户,透着一种从未被践踏过的原始的自然美。它的名字“Ragged”已告知人们它的崎岖的海岸,参差的断崖,独具一格的峡角风光。遗憾天太晚,没能在峡角步道走上一段。 <p class="ql-block">这里非但奇峰异岭,怪石凌厉,它还有古老的松柏,优美的花卉。看到它们,我又迈不开腿了。一路上晓明都在催促我们快走,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次威胁我,说要把我给扔下。</span>终于,我们还是走到了天黑还在外游荡。</p> <p class="ql-block">看完一天的风景,是晚上镇上的美食。西班牙海鲜饭、西式烤三文鱼、顿羊肘,····就着一天的风景,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天在海岸一号公路的行程。不长的路程,全是风景。晓明说,明天更多,把我们刚吃进一顿美满晚餐的胃口又调了起来。</p> 在路上 <p class="ql-block">加州沿海地区频繁发生山体滑坡和侵蚀,海岸线不断变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导致一号公路部分路段不定期的关闭或完全改道。昨天(</span>15号)我们由南往北的行驶不得不在被截断的拉格德角(Ragged Point)掉头折向北面我们预订在蒙特雷(Monterey)的旅馆。16号一早,按晓明的安排,我们将从蒙特雷一直开往我们昨天公路断开的这头,然后掉头往北走,继续我们未完成的景观之路。这是我们今天在一号公路上的行程图。</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路程,基本在<b><i>大苏尔(BigSur)</i></b>地区。这里一边是浩瀚的大洋,一边是起伏的山峦,海景浓缩了狂野和柔美,山野沁透着浑然与壮丽,这是一号公路中最漂亮的一段,是《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说好了的一路开到底,我们还是忍不住中途几次停下观看。惧于晓明要扔下我,回来时再接上走的威胁,不得不跟上大队人马,回来再看。这篇记录也就一直接到我们昨天公路断开的地方开始。</p> <p class="ql-block">受去年9月和10月份塌方影响的两段路面。</p> <p class="ql-block">不到黄河心不死。几公里前,已有路标提示,前方的公路已关闭,大部分的车都在那里掉头了。我们是很少的那几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死心眼,一直开到不能再走的地方才不得不停下掉头。</p> <p class="ql-block">也好,停车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喝口水,补充些能量。和昆波出行很省心。她对人的关怀、细心、和无微不至,让她成为同学们公认的大姐。出门在外的吃食、零嘴包括穿衣的提醒,都会及时到位。我们在离开Fresno回澳时,箱子里又大包小袋添了不少东西。恨我怎么就没带个大箱子,可以把她家给搬空呢?!她自晒的柿子干,我一路吃到了澳大利亚。</p> 朱莉娅·菲弗·伯恩斯州立公园 <p class="ql-block"><b><i>朱莉娅·菲弗·伯恩斯州立公园(Julia Pfeiffer Burns State Park)</i></b>,以朱莉娅·菲弗·伯恩斯 (Julia Pfeiffer Burns) 的名字命名,她是大苏尔地区一位备受尊敬的居民和牧场主,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该地区,直到1928年去世。公园从大苏尔海岸线延伸至附近3,000 英尺的山脊。</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种古老的物种-<b><i>加州神鹫(Gymnogyps californianus)</i></b>的家园。加州神鹫,为北美洲大陆最大的鸟类,也是加州兀鹫属内唯一的现存种。它伸展的双翼可达3米。它们有极锐利的视力,可以在高达5000米的空中寻找食物。它们吃肉,但不会为了食物而捕猎和杀伐。相反,它们寻找已经死亡或被杀死的动物的尸体及腐肉,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种。沿着海岸,海洋哺乳动物,尤其是鲸鱼,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p><p class="ql-block">但是,随着定居者向西扩张,神鹫的数量稳步下降。 到20世纪70年代,加州神鹫濒临灭绝。1982年,加州神鹫全球数量仅为22只,处于历史最低水平。1987年,科学家们从野外捕获了最后的27只神鹫,在成功的圈养繁殖计划下繁殖并在随后的释放,神鹫种群在中部和南部、亚利桑那州和下加利福尼亚州正在重新建立。</p> 公园内有红杉、棕褐色橡树、马德罗纳树等多种林木。 <p class="ql-block"><b><i>海岸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i></b>是地球上最高的树木,它们成熟的平均年龄是500到700年。许多能活到2000岁,红杉拔地而起,直插云天的主干可以长到100多米,树木的直径可达6米以上。在公园崎岖的沿海景观中,红杉树自然地与海洋、岩石悬崖和天空相融相和。它们经常作为橡子啄木鸟的草场树,也是稀有的加州秃鹰最喜欢的阴凉处。陡峭、人类难以进入的地形使这里的伐木变得困难,也拯救了这一带的老红杉树林。</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海岸线陡峭险骏,但仍有人家把房子建在陡峭的山崖上。那种“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引力,对人们的恐高症会有极强的治愈效果。</p> <p class="ql-block"><b><i>麦克威瀑布(Mcway Falls)</i></b>是朱莉娅·普菲弗·伯恩斯州立公园内从麦克威溪流出,直接注入太平洋的一座24米高的瀑布。我们早上第一次从这里走过时,没有找到这个通往瀑布的步道入口,错过了。为了一睹麦克威瀑布的真颜,我们全程返回,有了来回两趟四次通过著名的大苏尔的经历。当看到面对太平洋从峭壁之上直泄而下的瀑布,包括一直催行的晓明也说,这一趟折的值得!</p> <p class="ql-block">1924年,富有的美国国会议员拉斯罗普·布朗(Lathrop Brown)和他的妻子海伦·胡珀·布朗(Hélène Hooper Brown)<span style="font-size:18px;">骑着马和骡子来到大苏尔地区,发现了</span><b style="font-size:18px;"><i>鞍岩湾(Saddle Rock Cove)</i></b><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岩石峭壁上倾泻而下,流入太平洋。</span>他们从先驱定居者克里斯托弗·麦克威(Christopher McWay)手中买下了这块包括现在被称为麦克威瀑布在内,占地630公顷的马鞍岩牧场。</p> <p class="ql-block">这条步道的尽头是瀑布观景台,它本建在布朗一家豪宅的旧址上。但现在已不能到达观景台了。观景台的破损已非常严重。在观景台入口处,我们仍可看到布郎家曾经的豪宅地基和旧日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海伦和早期移民居住在此的朱莉娅·菲弗·伯恩斯成了好朋友,直到朱莉娅于1928年去世。1956年,拉斯罗普和海伦·布朗离开大苏尔前往佛罗里达州,拉斯罗普于1959年在那里去世。1961年,海伦·胡珀·布朗将整个房产捐赠给州政府,规定将其用作公园,并以她的好友朱莉娅·菲弗·伯恩斯 (Julia Pfeiffer Burns) 的名字命名,她是“真正的先驱”。</p> <p class="ql-block">步道尽头,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麦克威瀑布。由于海湾周围悬崖峭壁高耸,只有乘船才能到达瀑布前的麦克威海滩。涨潮时,海水会将海滩淹没,可看到瀑布直接注入太平洋的奇妙景观。</p> 帕廷顿湾 <p class="ql-block"><b><i>帕廷顿湾(Partington Cove)</i></b>是一个原始而又惊险的地方。海风掀起阵阵海浪拍打着崖壁,浪花带着海盐扑到脸面上,可以品到大海的咸味。这是一片超凡脱俗的天国,但也是一块敏感脆弱的土地。在这片大海雕刻的悬崖峭壁上,也有早斯拓荒者们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海岸线,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层峦迭嶂的山脉,向着太平洋远方的天际延伸,一种神韵将我们带向无穷尽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一抹日晕,为海岸带来神光。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它的包容、它的力量,也让我们在美景中释放心灵,与自然共舞。</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的停车场,有一条转了几个急弯的陡峭山路去向海边。</p> <p class="ql-block">穿过被海岸红杉林包围的小木桥,穿过约翰·帕廷顿 (John Partington) 在19世纪70年代建造的旧木材隧道,立刻就能看到左侧美丽的碧绿海湾景色。,</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约翰·帕廷顿 (John Partingon) 创办了一家运输鞣皮的生意,用于在这片土地上建造船只。他在这个岩石岬角上修建了一条30米长的隧道,连接从海底一直延伸到85米高的斜坡。骡子会把货车拉下峡谷,穿过隧道到达海湾。</p> <p class="ql-block">帕廷顿湾的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碧绿色,可以看到里面生长着缠绕的海藻森林。</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一条可以俯瞰大海的长凳和锯齿状的海洋边缘,坐在这里,可以欣赏令人难以置信的美景。原始帕廷顿登陆码头的唯一证据是长凳后面岩石上仍然保留着几根螺栓。</p> <p class="ql-block">回走的路上,顺着过了木桥的一个分道,可到达海湾的另一侧。这里和刚才碧綠清静的海湾大相径庭,是一处风高浪急的石头滩。一阵阵海浪袭来,不停地冲击着岩石,拍打出数米高的浪花,撞击出阵阵动人心弦的轰隆声。</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区的步道以及公路,都会因经常出现的山体滑坡而封路,所以,提前查看最新的步道状况和封闭情况是出行前必做的功课。当然,有晓明带队,别人大多都不操这心。反正我是指哪打哪,除了贪看景色回车晚点挨点威协外,别的一律不管。</p> 比克斯比大桥 <p class="ql-block">欢迎来到大苏尔版的金门大桥——这是一号公路海岸线上许多人心目中的绝佳公路旅行胜地。<b><i>比克斯比大桥(Bixby Bridge)</i></b>,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开放式拱桥。该桥总长218米,宽7.3米,桥下79米,主跨11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同类桥梁之一。它高高跨越比克斯比溪雕刻出的陡峭山壁。只要看一眼由于峡谷的陡陖而摇摇欲坠的悬崖,就能感受到建造这座桥梁的困难和压力。大桥因其美学设计、优美的建筑和壮丽的环境而成为加利福尼亚州被拍照最多的桥梁之一。是加州公路系统中最长的混凝土拱桥。它的设计承载力是其预期荷载的六倍多。但大桥7.3米的宽度不符合现代桥梁9.8 米宽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比克斯比大桥以查尔斯·亨利·比克斯比 (Charles Henry Bixby) 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纽约股票投资者,在加利福尼亚海岸拥有大片土地。1889年,比克斯比购买了这片土地,并建造了锯木厂和其他企业。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贸易,他提议修建一条公路(56号公路/1号公路),将他的土地与更大的定居点连接起来。加利福尼亚州于1919年批准了这座大桥项目,并于1932 年完工。这座桥于同年晚些时候被命名“比克斯比桥"。</p> <p class="ql-block">1932年大桥通车之前,大苏尔地区的居民在冬天几乎与外界隔绝,因为通往内陆18公里的旧海岸路经常无法通行。这座桥位于风景秀丽的加州中央海岸,拱门呈抛物线状,高高的拱肩柱和建筑墩台营造出强烈的审美体验。 “它是通往大苏尔的门户,内部从未被砍伐过。土地是原始的。”大苏尔土地信托前执行董事扎德·利维 (Zad Leavy) 将这片土地描述为“整个美国最壮观的海洋与陆地交汇处”。这段公路在1965年被指定为风景公路。1966年,第一夫人伯德·约翰逊夫人在比克斯比大桥主持了官方风景公路指定仪式。好像是到了这里我们才有了第一张两位先生占居G位的照片,他们一直都很克制。我得把它晒出来一下。</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加州一号公路,每一处转弯,每一次加速,都能带来令人惊艳的视觉盛宴,尽享自驾之旅的极致快感。16号下午的半天,我们去往蒙特雷半岛紧贴太平洋海岸线风景优美又独特的“17英里路”(17-Mile Drive)。你可随我的下篇游记《加州一号公路(2)》一块去体验这17英里。</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照片,由出游四人共同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