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的龙尾“宏恩观”现为《观中》博物馆

四月阳光(xsq)

<p class="ql-block">于张旺胡同4号,为宏恩观北面的门牌号。全观坐北朝南,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宏恩观有观门、垂花门、帝君殿、大殿、东西配殿及三个跨院。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它位于钟鼓楼北侧200米,占地面积33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宏恩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被称为中轴线上的“龙尾之要”。2021年,宏恩观成为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启动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底,其保护性修缮完成,亮出了庄严宏伟的三座大殿,院落地面洁净如新。同年11月,中舟嘉城城市更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宏恩观)的运营单位,以“观中”品牌运营中轴线主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山门面阔五间,17.6米,进深7.9米,额书"重修清净宏恩观"。山门两侧垣墙辟有东、西角门。</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西侧角门为参观通道入口</p> <p class="ql-block">入口门 两侧为入驻观内的品牌标识</p> <p class="ql-block">原山门后为垂花门,面阔2.9米,进深3.9米,现山门后已不为原样。</p> <p class="ql-block">前殿名帝君殿,殿式作法,檐下五踩斗拱,歇山调大脊筒瓦探敬甩请顶,周围廊带雀替,和玺彩画,面阔五间22.18米,进深13.2米。东西配殿大式作法,硬山筒瓦顶。 一进院中,有全新的文旅场景布置,活化利用新模式展现给观众。</p> <p class="ql-block">观内东侧配殿有中轴线主题邮局:首家以中轴线为主题的邮政文创综合服务体</p> <p class="ql-block">观内东侧配殿现设有 精品咖啡、餐吧</p> <p class="ql-block">观夑 精酿餐吧</p> <p class="ql-block">西侧配殿与前殿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西侧配殿如今坐落 禾木-归 中轴线餐厅</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 早期的大雄宝殿 殿前东西各有一座碑亭,均为砖券大式硬山箍头脊筒瓦顶: 西碑亭内有石碑一通,方座,螭首中雕宝珠,额书"万古流芳",首题《宏恩观碑记》,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九月九日刻。</p> <p class="ql-block">现存碑在此……</p> <p class="ql-block">碑底座侧面细部……</p> <p class="ql-block">恢复后的大雄宝殿细部</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常设展《宏恩观:一座北京庙宇的故事》:展示这座城市的演进脉络。</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一座北京庙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一座庙,会有什么故事? 宏恩观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始建于元代。它曾是佛寺,后改作道观。它曾与宫廷关系密切。</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文字描述庙宇的前世今生 以及不同年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296年~至今,它经历了多次的功能转变</p> <p class="ql-block">曾在庙产兴学的风潮中开设过小学。50年代以后,宏恩观是北京市标准件二厂的厂址。 90年代工厂迁出,它又变成了拥挤的大杂院。(曾经的院落模型)</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以南是钟鼓楼 多数人听说过宏恩观,因为它在1995年后做过钟鼓楼菜市场。年轻人知道宏恩观,要么因为大殿里的高级会所。要么因为山门里的“杂家”空间。2010年代的宏恩观是北京最有趣的文艺圣地,人们可以在这喝咖啡、听乐队、看展览,也能在旁边的菜市场买上两样青菜,或者在门口干一碗羊杂汤。</p> <p class="ql-block">展示模型 最早山门前的影壁墙</p> <p class="ql-block">文字记载的最初相关建造起始及状态。</p> <p class="ql-block">记录、展示相关年代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2014年开始,宏恩观陆续展开“清退保护”。并于2022年进行了125年来规模最大的整修。整修工作保留了部分工厂的痕迹,也基本恢复了庙宇时期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出曾经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本展所处空间现名为大雄宝殿,也称后殿,此殿面宽16.8米、进深10.2米,为硬山顶五开间殿。 大雄宝殿在标准件二厂时期曾作为职工食堂。店内彩绘被白绿色油漆覆盖。2004年以后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和机构办公。2022年,大雄宝殿依据原貌修复,但东西稍间仍保有部分清末彩画。:</p> <p class="ql-block">文字博物馆有详细的描述宏恩观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 市誌记载的宏恩观……</p> <p class="ql-block">20世纪以来,北京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恩观在这些变化中几乎从未缺席。不同群体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着它的形态。每一次塑造的结果,又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如果说一个地点可以浓缩复杂的城市历史,宏恩观无疑是这样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一座北京庙宇的故事》以类编年史的模式,通过文献和遗物,完成宏恩观历史的复杂拼图。其中有宏大事件的侧影,也有个人经历的琐碎,既有对建筑史迹的考究,也有对往昔生活的白描。</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的“龙尾之要” 北京中轴线,是指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形成的以宫城为中心的城市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长达7.8公里。中轴线将北京城分成基本对称的东西两部分,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范例一。</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的位置处于钟楼以北,略偏东,中轴线穿过其西配殿。它是该线北端第一组压线建筑。光绪朝的内务府郎中厚安曾描述宏恩观:“斯地当龙尾之要,为诸天佛菩萨所降光照灵者。”“龙尾之要”为宏恩观加持了许多神圣属性,人们也很愿意将它作为北京中轴线的一部分去看待和描述。</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的视屏连续播放 相关宏恩观中轴线“龙尾之要”相关介绍</p> <p class="ql-block">宏恩观展厅内部空间</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 将去欣赏利用观内帝君殿开办的观·书殿,在此举办公众开放日,邀市民品读书香,吸引市民和游客参观,重聚人气。</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殿宇内,靠东设置了阶梯座席,三三两两的爱书人可在这里阅读</p> <p class="ql-block">殿内一角的读书人</p> <p class="ql-block">这里设有首家以中轴线为主题的邮政文创综合服务体。它集综合邮政服务、文创消费、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体验于一体。门口,绿色邮筒、投递员使用的传统绿色二八自行车带来浓郁的邮政风。</p> <p class="ql-block">店内,多种多样的邮品和上架的文创品。《壮美中轴》光栅明信片、北京城楼记忆明信片、邮筒形状的钥匙链、“时光机”北京老公交车冰箱贴、老车站站牌图案茶缸等,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甚至,店内水吧售卖的饮品也是独一份的邮局限定款:“绿邮邮”以牛油果、奇异果、酸奶、牛奶为主要原料,“我寄人间”以樱桃乌龙茶、葡萄、奶油等为主要原料,香气蔓延在整个空间中</p> <p class="ql-block">殿外设有休闲座椅</p> <p class="ql-block">餐吧 室外的餐桌</p> <p class="ql-block">在观内拍艺术照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参观弘恩观,见证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它作为中轴线龙尾,独特的位置赋予特殊意义,与中轴线上其他建筑遥相呼应,构成完整的文化脉络,这也许是古人规划都城时的精妙构思和对建筑布局的深刻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