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5自驾游第20天(参观红旗渠)

伏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3月17日,参观红旗渠</b></p><p class="ql-block"> 很早就知道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次来到林州(以前称林县),红旗渠是绝对要看的。</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来到红旗渠纪念馆。这是一座全面反映红旗渠建设历史的专题展馆,展览内容分为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五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看完这五个部分,我心潮澎湃,为历史上林县人民屡受旱灾之苦而心痛,为红旗渠工程之艰巨而震撼,为开山者那种为民谋生谋福的信念和毅力以及敢于舍生忘死之精神而心生无比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干旱如同一个魔鬼,年复一年地折磨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常常眼睁睁看着庄稼在烈日下枯萎,粮食歉收,历史上多次发生人相食的现象。( 以下黑白照片均用手机拍自展馆)</p> <p class="ql-block">  大量村民被迫外出讨饭求生:</p> <p class="ql-block">  为开凿红旗渠,共有189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56人重伤致残。他们中有的是被滚石砸中,有的是从悬崖坠落,有的是被炸药意外炸伤...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p> <p class="ql-block">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后,我来到了红旗渠分水闸。分水闸是红旗渠总干渠分水枢纽工程。总干渠到此一分为三,延伸到林县腹地,这里还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现场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分水闸:</p> <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5日,人们在这里欢庆开渠通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林县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2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据说如果把这些土石垒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其长度可纵贯祖国南北,将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这是一个人间奇迹,这是用血肉之躯谱写出的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这是林县人民为求生存谋幸福改天换地的一座丰碑。</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站在这条"人工天河"旁,看清澈的水缓缓流过,仿佛还能看到半个多世纪前,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b>红旗渠精神永存!</b></p><p class="ql-block"><b> 红旗渠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