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p><p class="ql-block">✍️漫画科普类书籍</p> <p class="ql-block">一、如果全中国是个“班级”,这事儿就有意思了!</p><p class="ql-block">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若看作一个“班级”的同学,那便充满趣味。</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座位表,每个“同学”在这张特殊的“班级座位表”上都有其独特位置。</p><p class="ql-block">从角色设定看,有不同类型的同学。心热嘴贫的班长,好似在区域协调中积极热情、发挥带头作用;精致高冷的班花,可能代表着那些自然风光秀丽、气质出众的地区;机车的小妹,或许是充满活力与个性、发展迅速且风格独特的省份。</p><p class="ql-block">在学科专长方面,内蒙古音乐贼好,其广袤草原孕育了独特的音乐文化,长调、马头琴等艺术形式举世闻名;陕西历史贼棒,作为多朝古都所在地,文物古迹众多,历史底蕴深厚;浙江算盘贼响,商业氛围浓厚,经济发展活跃,在商业经营与经济建设上表现卓越。还有争得头破血流的两位学习委员,象征着在某些领域竞争激烈、齐头并进的地区。</p><p class="ql-block">班上还发生各种既热血又狗血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各地发展历程中的精彩片段,像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文化交流的碰撞融合、经济合作的互利共赢,或是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每天在全国各地上演,十分吸睛。</p><p class="ql-block">这便是全新的地理系列“混子哥带你看中国”,以趣味视角解读省级行政区,展现各地特色、建设、景点、美食,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交流 ,让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二、中国这间大教室!</p><p class="ql-block">如果把中国看作班级,中华大地便是教室。它处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呈雄鸡户型,配置丰富。中国地貌主要由山、风、河塑造。</p><p class="ql-block">山:地球分三层,岩石圈的板块受地幔流动影响而运动。中国有三大主要板块,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山地。比如西伯利亚板块与三大板块碰撞出众多山脉,秦岭成为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撞击,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出现三级阶梯,第一阶梯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抬高了周边山脉,奠定了中国地貌的基本格局。</p><p class="ql-block">风:青藏高原崛起后,挡住了周围的四股风。南亚夏季风被挡,让青藏高原以北干旱形成沙漠;西风带和北极风绕道,携带黄土堆积;东亚季风夏季被挡降雨,且因青藏高原“吸风”加倍抛洒水汽,让南方变得多雨,形成了我国三大自然区。</p><p class="ql-block">河:青藏高原的雪山融水汇聚成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黄土堆积形成华北平原,孕育了中华文明,流经9个省份;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携带泥沙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也被称为母亲河,流经11个省份;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是南方最大水系,支流众多,流经6个省份。这三条大河串联多数省份,催生了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中国地貌以青藏高原所在的第一级阶梯为基础发展而来,后续将从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兄弟讲起,了解中国地理。</p> <p class="ql-block">三、西藏——妥妥的美术课代表!</p><p class="ql-block">如果把中国看作班级,西藏就是那位高冷又神秘的美术课代表。想要了解西藏,得从美景形成和气质修炼两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美景形成:西藏美景的形成如同绘画,分两步。第一步用山勾线,印度板块撞击出青藏高原,这里的山高耸,雪山众多,如珠穆朗玛峰、冈仁波齐峰。山顶冰雪融化形成江河,冲击出雅鲁藏布大峡谷和怒江大峡谷,融水还汇聚成如纳木错般的湖泊,山地勾勒出西藏四大区域风貌。第二步用风上色,风带着印度洋水汽从山口吹入,因山地阻挡水汽减少,从东南到西北,植被从茂密森林到辽阔草原再到荒漠,让西藏有了从绿到黄的独特渐变色调。</p><p class="ql-block">气质修炼:一是有不俗穿搭,藏北环境恶劣,谷地海拔高、空气稀薄,藏族人民研发藏袍应对,且因环境因素自带腮红,藏袍既实用又时尚。二是有独特信仰,唐代吐蕃王朝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带来的佛教与本地宗教融合成藏传佛教,大昭寺、小昭寺和布达拉宫成为宗教圣地,还诞生唐卡这种宗教画。三是有非凡经历,西藏曾因地广人稀、佛教影响、农奴制等发展滞后,与其他同学差距拉大。直到新中国成立,解放军帮助修路、搞生产,和平解放西藏,废除农奴制,西藏利用农牧业和太阳能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也蓬勃兴起,终于迎来发展曙光。</p> <p class="ql-block">四、青海——必须是饮水机机长!</p><p class="ql-block">如果把全中国看作班级,青海就是默默担当“饮水机机长”的同学。虽深居内陆,却在供水和自身发展上发挥着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供水方式:要供水先存水,青海地势高,山脉众多。来自南方海洋的水汽遇高山被冷冻,在高山上形成连绵冰川,像姜古迪如冰川,其融水汇成长江源头,这些冰川就是稳定水库。有了水库,还需合理供水。青海有三大低地,即青南高原、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夏季冰川融化,融水流入低地。青南高原的水来自阿尼玛卿山和唐古拉山,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满足了班里大部分同学用水需求,被誉为“中华水塔”,还建有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珍稀动植物的天堂 。</p><p class="ql-block">自身发展:河湟谷地虽小,却滋养无数人口与文明。湟水和黄河携带泥沙形成肥沃谷地,四千年前古羌族在此定居种地,还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小米面条化石。这里是多民族必争之地,形成丝绸之路南道等古道,西宁成为文化枢纽,诞生如塔尔寺般的文化结晶。柴达木盆地的河流湖泊用来藏宝,昆仑山脉冰川融水携带物质,湖水蒸发多、补给少,形成咸水湖,如青海湖。盐湖富含矿物质,青海利用此优势开发绿色能源,建设太阳能光热示范站,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抓化学提炼盐矿,抓物理发展能源。过去青海默默供水,如今承担新任务,带头发展绿色能源、保护环境,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五、番外篇——青藏铁路</p><p class="ql-block">把全中国看作一个“班级”,同学间的沟通并非易事。比如大藏同学,身处班级西边,群山环绕,交通闭塞,严重阻碍了发展。为解决经济发展、人员流通、边防巩固等问题,修路成为关键举措 。在众多方案中,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的青藏铁路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修建在青藏高原,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修建难度极大。勘探时,地形复杂导致勘测工作量巨大;开路要面对连绵山川,还有三座高山横亘其中;施工时,高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让工程倍加艰难。更有冻土难题,冬天冻土结实,夏天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威胁铁路安全。</p><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分两期修建。一期工程从1958年开工,1984年修到青海格尔木。面对地形复杂,勘探队深入山沟;高山拦路,施工队遇山开山;高原缺氧,铁道兵凭借顽强意志坚守岗位。二期工程2001年启动,除了海拔更高、气候更恶劣,冻土问题也更为棘手。为此,科学家研发热棒,通过制冷剂循环给冻土制冷;修建片石通风路基,利用碎石缝隙调节空气流通,为冻土降温;在冻土复杂地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确保行车安全。终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p><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证明了中国基建实力。它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截至2021年7月,累计运送进出藏货物6834.71万吨,进出藏旅客2963万人次,极大促进了西藏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拉近了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距离。如今,青藏铁路提质工程正在进行,未来将带来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续写雪域天路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六、云南——班里的宝藏女孩!</p><p class="ql-block">在“班级”的西南角,有个宝藏女孩——云南,她颜值爆表,还自带网红属性,常霸占热搜。以前大家不了解她,主要因为她地偏,处于“班级”西南角,离东部热闹地区远;山多,80%以上是山地,地势起伏,被挤压的地块造就独特地形,形成多民族文化,山歌流行,却阻碍了内部及与外界交流,发展艰难。</p><p class="ql-block">后来,班里“大神”主动辅导。战国时,庄蹻带来楚国冶铁技术,让云南农业水平提升;秦朝修五尺道加强联络;汉朝阿云发展蜀身毒道做外贸,汉武帝灭滇国后传播中原文化;唐朝大唐扶持统一大理片区,成立南诏国,南诏人学写诗、音乐,僧人传播佛法;之后的大理国全民信佛。在大家帮助下,云南各方面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云南还是生物课代表,这里阳光足、雨量大,动植物资源丰富。横断山区从北到南植被多样,有雪山、针叶林、阔叶林、热带雨林,生活着滇金丝猴、望天树、亚洲象等珍稀动植物,还有丰富的菌类。红土富含铜、铁,酸性强,适合喜酸花卉生长。</p><p class="ql-block">如今,云南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提分:风景好搞旅游;土壤红发展特色农业;地势落差大建设水电站;阳光充足发展光伏产业。从山多地偏到惊艳全班,云南的奋斗精神值得学习,未来可期,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她的姐妹阿贵的逆袭。</p> <p class="ql-block">七、贵州——偷偷玩绝地求生的同学!</p><p class="ql-block">如果把全中国看作班级,贵州这位同学开局条件并不好,山多坑多、交通不便、位居内陆、土地贫瘠,可谓身处“绝地”。</p><p class="ql-block">贵州的“绝地”困境源于几亿年前的地质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云贵高原,贵州在石灰岩上发育,多雨的气候使其形成喀斯特地貌。这虽带来绝美风景,如地表的峡谷、地下的溶洞,但也导致交通不畅,全省无平原,矿产难运出;耕地稀少,粮食种植困难;又不临海,缺乏海运优势,陷入喀斯特式贫困,在历史上存在感低。</p><p class="ql-block">不过,贵州凭借“绝地求生”实现逆袭。山多就修桥,贵州在群山间建造众多特大桥,世界高桥前一百名中独占一半,世界第一高桥也在贵州,有“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之称;水多就发电,利用丰富水力发电,电价便宜,加上山区气温低利于服务器散热,成为“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之一;坑多就搞天眼,利用天然大坑和高原优势,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助力探索宇宙;地贫但因地制宜,高山种茶,茶叶种植面积名列前茅,盆地产酒,茅台镇独特的环境和条件酿出闻名全球的茅台。</p><p class="ql-block">如今,贵州从GDP倒数逆袭为增速第二,它用努力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励志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生而平凡,也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只要努力,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p> <p class="ql-block">八、番外篇——东数西算</p><p class="ql-block">如果把中国看作一个班级,东边发达,人口和产业众多,在信息化时代每天需计算海量数据;西边压力小,电价便宜。由此,双方一拍即合,“东数西算”工程应运而生,这是近年来我国推出的国家级工程,也是考试重点。</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东数西算”里的“数”指数据,“算”指算力 。在东边的村子里,大家做生意找文化人亮仔算账,算力越强,数据处理越快,效率和GDP越高。但随着业务量增加,数据中心压力变大,买更多服务器、散热都很耗电,且东部天气热、电价贵、房租高,难以再增加数据中心。</p><p class="ql-block">而西部温度低,能省去散热用电,地皮还便宜,适合多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搬到西部,不仅能提高算力,还更环保,用西部的电排更少的碳,响应碳中和战略。东西部虽距离远,但数据传输靠光纤,延迟小。</p><p class="ql-block">东数西算不是把数据中心全搬到西部,而是东西部分工协作。东部处理紧急、对网速要求高的数据,如工业、金融数据;西部处理不紧急、对网速要求不高的数据,像云端备份、天气模拟数据。</p><p class="ql-block">国家在东西部建设了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吸引企业入驻,实现算力共享,带动土建工程、信息通信等产业发展,为西部引进人才、拉动就业。在信息时代,算力即生产力,东数西算提前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