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第六任党委书记 周惠

杜锡林

<p class="ql-block">周惠(1918年-2004年),原名惠珏,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北惠庄人。参加革命为了不影响家人,用了母亲的姓。.1938年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新四军、八路军,为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做了大量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从事部队的政治和地方党政领导工作。1945年春,任冀南二地委副书记、军分区副政委。1948年8月,任冀南二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湖南省益阳地委书记、常德地委书记,湖南省委常务书记、代理第一书记。1959年庐山会议后降职调交通部副局长。文革时受迫害。1976年10月至1977年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1977年10月至1978年8月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8年8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二书记兼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10月担任第一书记。1986年3月退居二线。</p><p class="ql-block">周惠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列席了党的第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由于家贫,刚出生时就被父亲丢弃,大嫂用地瓜粥喂养,得了天花,脸上留下麻子。</p> <p class="ql-block">敢做敢为、灭了敌人满门的人。</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大家都知道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如果说第一名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第二名是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那么第三名就非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周惠莫属了。1978年8月周惠一来到内蒙古就开始深入农牧区调查研究,。他只带两名秘书、一位警卫,不让当地干部陪同。秘书在车上介绍前面是卓子山,往北是四子王旗、二连。在卓子山他看到满脸菜色的人们,看到男人们肋骨突出的胸脯,女人们衣衫褴褛,心里很不好受。难道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快30年,换来的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吗?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到了乌盟、锡盟、巴盟、伊盟、昭盟等地。农民说,共产党什么都好,不打人,不骂人,不人剥削人,就是让饿肚子。干部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周惠说,政府管不了,谁也管不了,那就让农民自己管自己,把田分给农民自己种。他的话把干部们惊呆了,这是违反政策的,谁敢分田?周惠用刚学到的一句内蒙古西部话说道:解放快30年了,老百姓还吃不饱肚肚,要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干球甚了?换一个提法,以分口粮田,大包干,责任到组,到人的形式分下去,总比饿死人强。牧区也改变自留畜大小畜的限制,激发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这么干,出了事我扛着。</p> <p class="ql-block">“我来内蒙已经跑了十几个旗县,几十个公社。老百姓穷得可怕呀!大队管不了,公社管不了,我也管不了,我看国家也管不了,谁能管?只有农民自己能管:包产到户,让农民自谋生路!"周惠一路考察,一路宣布:“我知道我讲的不合时宜,我是被逼的。我不上梁山,老百姓就要上梁山了。出了问题我扛着!”</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判包产到户,周惠在党委会上说:“农民没有饭吃,是找咱们还是找《人民日报》?只要实事求是,另搞一套就另搞一套吧,最终还是实践来检验真理么!"</p> <p class="ql-block">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杀头的风险,签下了分田到户单干的秘密协议,由此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周惠来内蒙古前的二三事。</p><p class="ql-block">反右是从1957年开始的,1958年大跃进,超英赶美,大炼钢铁。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召开中央扩大会议,周惠是书记处排名第二的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是周小舟。开会原来没有周惠,毛主席临时通知周惠参会。到了庐山他和周小舟住处离彭德怀很近,经常见面,时彭刚从东欧出访回来,大家都在议大跃进,浮夸风,多地缺粮带来的严重后果。彭是国防部长,黄克诚是总参谋长,张闻天是外交部副部长。彭老总仗仪执言,用了一晚上时间写了“万言书”,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送给毛主席。导火索从这里开始,毛将此信转发各组讨论。会风急转直下,从当初的纠左,安排明年的工作,转变成反右。毛找当事人逐个谈话,也找了周惠。毛说,我把你的名字抠掉了。会议当时定的是“彭黄张周周”反党集团,“军事俱乐部”。后来就只剩下“彭黄张周”。事后毛见了周惠的哥哥、江苏省省长惠浴宇,对他说你那位老弟是我从彭黄张周周中抠掉的。</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后,周惠虽然逃过一劫,没被定为反党集团成员,但被撤职、定为右派,三年后,降级为交通部一个局的副局长。1975年,叶飞上将任交通部长,他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详细看了周惠在庐山的材料,给上级打报告任周惠为副部长。上级回复称周惠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甄别,不宜提拨。叶飞想了个办法,那就任部里党委副书记,不用组织上批,部里说了算。</p><p class="ql-block">1977年有一天,叶飞对周惠说,小平出来工作了,我要去见他,他没邀你,这次就不带你了。周说,我不去,你代我问个好,大家都知道问好是什么意思。叶回来说,邓让你找华国锋,都是湖南的。</p> <p class="ql-block">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华国锋,原名苏铸。</p><p class="ql-block">怎么去找华,周惠想了20多天。华是个老实人,在湖南省过去共过事,周之前任过湖南省委常务书记,代理第一书记,华是自己的部下,也多有关照,华1958年任副省长,1959年,周小舟、周惠都被打倒了,华升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此一时,彼一时。虽然文革初华也被批斗,但他后来也是受益者,如今是集党政军于一身,还能见自己吗?他找国务院副秘书长,建议他写一个条子,代他送给叶帅,让叶帅转交。于是周写了个简短条子。半年没音讯,一天接到中办电话,说华主席见他,不巧,自己重感冒卧床,怕传染给华主席。两月后,华在人民大会堂见他。</p> <p class="ql-block">周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见了华,寒喧后周问谈点什么?华说,随便谈。周说,社会传闻你爱人老韩每天骑自行车去外贸部上班,是真的吗?华说,是真的。</p><p class="ql-block">两人难免提到大跃进,浮夸风。华说,有的地方说一亩水稻产36000斤,有的说一亩小亩产12万斤,还有的报告一头母猪一次生产200多头猪仔。</p><p class="ql-block">华谈到解决“四人帮”时的惊心动魄。四人已经安排好了,.王当主席,张当总理,江当军委主席。华和汪XX两次约叶XX不见。派汪见陈云,陈给叶打电话,叶不见,隔一天叶让大儿子开了一辆拉菜的大吉普把陈接到住处两人谈了。随后叶让人给.汪送来一箱猎枪子弹,其中4颗涂黑了,这样华心中有数了。华派李先念见叶,商量具体办法。一天江青请大家看戏,华国锋去卫生间,李跟了进去,说谈好了,后天晚上去西山叶住处谈。用什么办法解决四人的问题,华建议过几天开中央全会,宣布四人的错误,免去一切职务,叶说不行。华说要不开政治局会议,会上谈他们的问题,叶还说更不行,一个江就把会议搅翻了。怎么办,叶说采取断然措施抓捕,但风险大。华用山西话说:事已至此,怕球甚了,不成功,大不了掉脑袋。</p><p class="ql-block">周惠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两个会开的不好,你这是画地为牢。农业学大寨搞了十几年老百姓还是没饭吃。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周的胆识和勇气。华说你去内蒙古吧,把生产和经济搞上去,我还没跟常委们商量,等消息吧。</p><p class="ql-block">叶剑英是唯一没有在前线领兵打仗而授于元帅的。早在红军长征时,张国焘分离党和红军,谋害毛泽东,叶看到张国焘给陈昌浩的电报后,马上报告毛泽东,毛泽东连夜出发。后来毛泽东评价叶:“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长征路上“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足见叶剑英的足智多谋。</p> <p class="ql-block">中办来电话,邓XX要见他。接他的车是中办的,走错了,去西山,结果去了景山。见了邓,邓很直接,问,见华了,怎么样?周答:过去也熟悉,是个老实人。邓又说,现在呢?周答:他搞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有问题。邓说你去内蒙古吧,去了马上抓队伍,有问题的该调的调,该处理的处理,要快,秘书长很重要。尤太忠是领兵打仗的,我马上安排他来中央党校学习,你告诉尤,马上把秘书换了,他的秘书不行。周担心中苏中蒙边境问题。邓说大事没有,中小事还是有的,我让北京军区派一个工作组协助你。去时你先见一下乌兰夫,内蒙的事让他帮助协调一下,我会跟乌说的。好了,今天不留你了,你走吧。以后内蒙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我。周站起来凑到邓耳边说到:注意警卫,不能大意,要警惕。邓点头笑了笑,有人劝过了,以前没有注意,现在注意了。卓琳出来打了招呼,握了手,都是从太行山出来的,邓代理北方局书记时在一个院里住过,也熟悉。抗战时期,周与赵紫阳、纪登奎都任过北方局所属的地委书记。</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周惠在中共北方局工作,日军大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周惠跟彭德怀等冒着枪林弹雨冲了出来,副总参谋长左权指挥突围牡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1978年8月,周惠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10月任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1984年任内蒙古党委书记,取消了第一书记和书记处。1978年取消了革委会主任制,恢复了政府主席制。开国少将孔飞为第二任主席(乌兰夫妹夫)。在此之前皆为党政军一肩挑。</p> <p class="ql-block">万里与邓小平</p><p class="ql-block">周惠是出了名的敢讲真话的人。开会时,万里和周惠在京西宾馆边吃早饭边谈,“干部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政策也得落空”。</p><p class="ql-block">万里说:党员干部就要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有错的干部也许反而是真正的好干部,肯做工作么,没错误的干部倒也许是最糟糕的干部,占着矛坑,不拉屎,不做工作么。</p><p class="ql-block">万里同志,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内蒙有位公安厅长去了安徽,听说这次下来了,内蒙的同志提出请他回内蒙,这个人有事没事?万里说有点小事,没大事。回内蒙再好不过,各省这样搞搞干部交流,对党对国家和他本人都是好事。周惠说, 那就让他回内蒙继续干公安厅长吧。</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锡盟苏尼特左旗牧民的冬营盘</p><p class="ql-block">198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牧区工作会议,会议上决定:“在牧区全面推行草原分片承包、牲畜作价归户的“双包制”,即“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邓XX提出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边远贫困地区也可以包产到户。散会后周找到胡X木,问会议纪要写包XX户了吗?胡说不能写,华没表态,文件一发就不是边远地区了,回去以后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晚上看电影时,赵×阳(1971年任内蒙书记,当时有第一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专门找到他,问以后怎么干,周说问胡了,胡说文件上不能写。吃早餐时万也谈起这件事。</p> <p class="ql-block">李先念</p><p class="ql-block">在中央开会休息时,李先念看到周惠在跟周围的人讲老百姓吃不饱饭,就骂了周一句,周惠听到后过去坐在李先念姚依林.旁边,李说中央给你们内蒙古5个亿你不要了?周赶快解释说不是这么回事,内蒙古穷,农民更穷,饭都吃不饱,农业机械化让农民贷款买机器,拿什么还呀,30年也还不上。内蒙古穷,希望中央在资金物资上多多支持。李说我再跟其他同志商量一下,再支持一下。胡耀邦当中组部部长时,他去拜访,胡还问过他此事。周去内蒙之前,去见乌兰夫,乌说内蒙还穷,要多向中央反映,多为内蒙古争取些资金,别为了面子不好意思。</p> <p class="ql-block">陈云与毛泽东</p><p class="ql-block">陈云的下不为例和周惠的下不为例。1976.年刚刚粉碎四人帮,有不少省部级以上干部在北京医院治疗,大家在休息室看电视,听着楼下有人大声骂人,闯上楼。大家一看是周惠,问他骂谁?他说骂卫生部长。有人说咱们看陈云去。大家挤坐在陈云病房,陈问吕正操多大了,吕说72了,又问周惠多大了,周惠58了,陈问你还在交通部当副局长呢?别在部里了,去省里吧,所以周惠短暂在吉林省工作。.</p><p class="ql-block">陈云讲起抓四人帮的事,当时陈表态非常时期就此一例,下不为例,党内再不能开头了,开了以后就不好弄了。审判江青时,有人主张判死刑,陈云说我不同意,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如果要杀,写上我陈云不同意。由于汪东兴坚持“两个凡是”,陈云提出汪不适宜在领导核心。汪辞去了中央副主席、军委委员职务。除了汪东兴之外,华国锋、陈锡联、纪登奎、吴德也辞了职。</p><p class="ql-block">周惠想起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鲁西北工作时,国民党大举进攻,把我党的一个区长全家残忍灭门了。周惠叫来县长,让他抓住杀害区长全家的主谋,抓住后也把他全家灭门了,震慑了敌人,也稳定了人心。从此敌人再不敢造次。事后周惠宣布:这是特殊时期,万不得已,下不为例。并向上级汇报,做了检讨。</p><p class="ql-block">1905年6月13日,陈云出生于上海贫苦农民家庭。2岁丧父、4岁丧母。陈云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了长征。遵义会议后,奉命化妆转道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遵义会议情况(已经失去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历经艰险到了苏联,是第一个向共产国际汇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人,并用笔名撰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让世界第一次知道了红军长征,比斯诺进入陕北还早3个月。</p><p class="ql-block">陈云坚持原则是出了名的。文革中期,有人整武汉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陈为韩说了公道话。韩离京时来到陈云家门口,让工作人员报告了两次不见,韩让再通报一次,就说韩先楚只见一面不说话就走,工作人员难为情地又向陈报告,陈还是不见,告诉韩先楚:首长说了,没事见什么见,回去好好工作。韩先楚倔劲上来了,对工作人员说:不见我就不走,一直在门口等着。工作人员说,我都报告三次了,不能再报告了。最后工作人员跟陈云说,首长见见吧,韩司令一直在门口站着,不走。陈没表态。工作人员把韩领进来,韩进屋,陈没理他。韩先楚走到陈云面前,立正,敬礼,向后转,走出家门。这个场景把在场的工作人员惊呆了。</p> <p class="ql-block">他在内蒙古工作期间, 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他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崇高品质和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革命情怀, 率领自治区领导班子,拨乱反正, 清除“左” 的错误影响, 极大地调动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他紧密结合内蒙古的实际, 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创造性地进行了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重点的农村牧区改革, 扎实推进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开创了内蒙古新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为内蒙古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赢得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p><p class="ql-block">内蒙古各族人民永远怀念这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和民族工作的优秀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一个终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爱民为民的老共产党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