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作者按:在罗庄区沂堂镇南三里,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麒麟山,依山而建的麒麟山村,户籍人口达712户、2857人,每逢农历四、九便有热闹的集市。村中居民以钟、赵、段、马、相、尚、王、李八姓为主,其中钟姓占七成之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钟姓的深厚渊源。——高鹏程)</b></p> <p class="ql-block"> 钟的繁体字虽有鍾与鐘之分,但作为姓氏时,其繁体应为“鍾”,不可误作“鐘”。</p> 鍾与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鍾字的金文</b></p> <p class="ql-block">○ “鍾”:此字初见于春秋金文,古字形由“金”与“重”构成。其本义为一种酒器,后泛指酒杯或茶杯,此义后演变为“盅”。由本义又引申为古代量器,再进一步引申为聚集之意。此外,它还可表达专注、钟情,如“鍾情”。作为姓氏时,亦有“鍾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之例。在姓氏中,“鐘”与“鍾”均有使用,有些混淆,应写成“鍾”,不过现如今都简化为“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鐘字的金文</b></p> <p class="ql-block">○ “鐘”:初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由“金”与“童”构成,本义为一种打击乐器,如“编钟”。古时以“鐘”报时,引申为计时器,再引申为钟点、时间,如“时钟”“钟头”。</p> <p class="ql-block">● 使用场景:在中国大陆,“鍾”字仅在姓氏、人名中保留其繁体写法,如钱鍾书、鍾子期等,其余场合多用简化的“钟”字。而在港澳台等地区,虽通行繁体字,但总体上仍遵循上述含义区分。</p> 钟姓起源与来历 <p class="ql-block"> <b>起源一</b>:出自姬姓,伯州犁居钟离,故称钟离,即钟氏,钟子期为其后裔。</p> <p class="ql-block"> <b>起源二:</b>源于嬴姓,由复姓钟离简化而来。此姓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以国名为氏。</p> <p class="ql-block"> <b>起源三:</b>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化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位于今江苏新沂市。宿迁曾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p> <p class="ql-block"> <b>起源四:</b>源于羌族、吐谷浑部落、畲族、蒙古族、满族、彝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因汉化改姓为钟。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p> <p class="ql-block"> 在今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石头上的“神州鐘离”,应为“鍾离”。</p> 钟离国 <p class="ql-block"> 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于钟离邑,后建立钟离国,亦称童鹿国,为一小诸侯国,爵位为子爵,国君称钟离子。钟离国初址在山东地区,东周初期迁至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p><p class="ql-block"> 春秋中期,钟离国于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下臣。后楚灵王允许其复国,但降为楚国附庸小国,钟离国君的爵号降为“君”,国境限于钟离城一带(今安徽蚌埠小蚌埠镇双墩村)。</p> 复姓钟离 <p class="ql-block"> 钟离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钟离国,历史悠久。历史上有诸多钟离姓名人,如钟离春,战国时期齐国丑女,才智过人,后被齐宣王立为王后。</p> 发源地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复姓“钟离”还是单姓“钟”,其发源地皆在今安徽省境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尊钟烈为得姓始祖。</b></p> <p class="ql-block"> 钟姓“烈系始祖”钟烈,早生于钟接111年,为春秋时宋国末代君王偃之三弟。公元286年,齐王发兵灭宋,君王偃死于宋国,公子烈逃至许县(今长葛市石象镇封升岗下),时年48岁。为避祸,他以曾被封为“钟邑大夫”为由,改子姓为钟姓,故被尊为钟姓“烈系始祖”。</p><p class="ql-block"> 钟烈因在宋国时曾被封为钟邑大夫,钟邑即钟离县,即今安徽凤阳县,成为汉族历史上第一位以钟为姓之人,被后裔尊为得姓始祖。钟氏族人所言“芽发凤阳,根扎颍川”即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知音的典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俞伯牙与钟子期)</b></p> 钟姓历史上的名人 <p class="ql-block">●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通音律的樵夫。他与琴师俞伯牙相遇,互为知音,“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由此而来。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在其坟前摔琴,以示不再弹琴。</p> <p class="ql-block">● 钟离春:即钟无艳,战国时期齐国人,又称无盐女、钟无盐,貌丑而才高,为四大丑女之一,年过三十未嫁。她觐见齐宣王,陈述治国之策,齐宣王采纳并纳其为王后,堪称实力胜于颜值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擅长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推动楷书(小楷)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p> <p class="ql-block">● 钟会:三国时期曹魏重要谋臣、将领,钟繇之子。自幼才华横溢,平定诸葛诞叛乱等战役中屡建奇功。后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蜀汉灭亡后,钟会企图据蜀自立,最终因部下兵变而死。</p> <p class="ql-block">● 钟离汉:汉朝时期,据道教经典《鬼谷子》记载,为鬼谷子弟子,学问渊博。</p> <p class="ql-block">● 钟期光:开国上将,湖南平江人。1926年入党,1927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军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参与军事学院创建,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后调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1991年病逝,是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 钟伟:开国少将,湖南平江人,新四军和四野著名战将,曾任北京军区参谋长。他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之一。</p> <p class="ql-block">● 钟南山:福建厦门人,生于江苏南京,呼吸病学专家。1996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0年获颁“共和国勋章”。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钟南山作出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鹏程 撰文 2025.03.17)</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舒同书法临沂研究会会长,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师范学校毕业,现任罗庄区文史研究员,罗庄区象棋协会名誉会长,罗庄区诗联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临沂市象棋协会副主席、临沂高新区书协副主席。著有《舒同书法(楷)技法精解》、《舒同书法(行)技法精解》等。爱好广泛,喜欢文学,尤其擅写舒同体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