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文庙 拜圣人

芳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i>芳 草 / 5747032</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出文庙街南口,右拐没走几步,就是耀州文庙。它创建于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此后经过明清两代多次维修,保留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位于古耀州城中轴线北端,院内以轴线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布置谨严、对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与全国各地文庙一样,耀州文庙正门曰“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汉代用以祭天祈年。天田星是二十八星宿之“龙宿”的左角,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称棂。文庙设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人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寓意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归于儒学门下。陕西人夸赞小孩子聪明,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咦,看这娃灵星滴!”大概源于此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棂星门,也叫木牌楼,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是一座精美的木质建筑。四柱三间不用戗柱,十一踩斗拱,平身科斗拱繁密、用材细小,楼顶与常见的三楼不同,做成重檐屋顶,并覆以绿色琉璃瓦,使其成为古代建筑中不多见的样式,走遍大江南北也很难见到相同的类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过棂星门,一条石板路由南向北沿伸。顶端各有一只石羊,相向而卧。石羊在古代象征吉祥、保护和纪念。‌文庙中的石羊不仅作为装饰品存在,还象征着吉祥和长寿。“羊”与“祥”谐音,因此石羊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往前面是东西廊。东廊是历史名人陈列展。张贴的是耀州一圣四杰、历代名宦、革命先烈的简介。孙思邈、柳公权、范宽、令狐德棻、傅玄、范仲淹、谢子长、刘子丹等古今名人的光辉事迹,看后让人肃然起敬。在儒家思想熏陶下,他们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勤政清廉,为民谋利,赢得了美好的赞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廊展示的是近几十年耀州城乡出土的珍贵历史碑石。这些石碑历史久远,有宋、金、元、明、清时期的墓志铭,有耀州历史上修缮纪实等,极具考古探秘价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耀州文庙是两进院落。两边廊庑过去便是戟门,位于文庙中部。它是文庙的正门,又叫大成门。戟门单檐悬山顶,并开三间六扇大门。朱漆大门上装饰有金色门钉,明间五路九钉,寓意“九五之尊”;屋面覆青瓦,用绿色琉璃瓦剪边,属宋代特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戟门上的对联意义深刻,说孔家跟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享受着安定、富裕、尊贵和荣耀,孔子的文章和道德能够和天地一样长久。一幅对联把孔家的尊贵地位和文化底蕴都展现出来,这可是大大的褒奖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东西庑位于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相向而建,均为清式建筑。两庑原为历代奉祀孔门弟子和儒学代表人物的专门殿堂,现为文物展览室,展览耀州的先民们为我们留下的两千多件精美文物,材质多样、种类繁多、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它们分别代表着各个时代的历史风貌。陶罐、唐三彩等,都是众文物中的精品。这些文物的时代自旧石器至中华民国,历史跨度大,种类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大成殿前东西两侧对称矗立四通石碑,最吸引人的就是两块宋徽宗赵佶亲自撰写的《御笔手诏》和《大观圣作之碑》。由李时雍负责摹写,而蔡京则题写了碑额。碑文的内容是记载大观元年(1107年)颁布的诏书,主要讲了当时设立八行取士科及三舍之制的事情,这些制度重德行、轻辞艺,对科举进行了重大改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说到《大观圣作碑》,那可是宋徽宗瘦金书的代表作之一。瘦金体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笔法,被誉为“铁画银钩”,这块碑就是这种风格的绝佳体现。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文献的宝贵资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耀州文庙大成殿,以其宏伟壮观和独特的建筑结构,被誉为“西北第一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它是单檐歇山式建筑,斗拱结构,高达12.8米,面阔7间,进深5间。殿下台基宽阔,建筑面积达到503平方米。屋顶覆盖着灰瓦,边缘用绿色琉璃瓦装饰,戗脊前部装饰有五种仙人走兽,分别是仙人、龙、凤、狮、天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大成殿自北宋创建以来,经历了14次维修,融合了宋、金、元、明、清五个时代的建筑特点。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大成殿前有个月台,是祭孔时奏乐的场所。月台前有石雕御道和踏道,御道饰有鲤鱼戏浪的浮雕。御道,是专为皇上祭孔时通过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继西安文庙(今西安碑林)大成殿1959年毁于雷电火灾、蒲城文庙大成殿1976年9月失火烧毁后,耀州文庙大成殿便以其宏伟的气势、独特的结构和503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独领风骚,被文物界的专家和学者誉为"西北第一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大成殿内正中供奉的是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更被后世评价为"德隆千古,道冠百王",在世界十大思想家中被排为首位。孔子的思想中"仁爱"是核心部分,孔子之所以提出"仁爱",就是想让人们懂得爱人,尊重他人,从而使天下得以太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两边是孔子的弟子――“四配”。右边第一位是首配复圣颜回,我们常说人做事要举一反三,而复圣颜回却是一个能举一反十的人,所以他深受孔子的赞赏,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和追求,就不会因眼前的物质匮乏,生活困难而忧愁,这是修养,也是精神富足。这就是颜子,也从他首度打开了弟子配享从祀之例;左边是宗圣曾参,“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就是他提出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右边第二个是述圣子思,他是四配中唯一和孔子有血缘关系的人,他名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上承孔子的中庸之道,下开孟子的心性之论,是儒家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最后一位是亚圣孟轲,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大殿内有一方明正统末年刻《宣圣画像》,碑阳画面以端坐的孔子为核心,拱围着后世人称“孔门十哲”的弟子。碑阴是立碑人名录。大殿东西墙壁上悬挂《孔子圣迹图》。图文并茂地反映孔子一生行迹,生动传神,不但反映了孔子的伟大思想,而且能使世人知晓至圣先师的善德懿行、人文内涵,也表达了人们对孔子的崇仰之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走出耀州文庙的瞬间,我忽然理解了何谓"时间的重量"。门楣上剥落的朱漆里藏着北宋的月光,棂星门前碎裂的石柱中蜷缩着明清的晨雾。这座西北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像一尊端坐在时光长河中的青铜鼎,用斑驳的肌理诉说着千年文脉的传承密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