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素有“蜀山二绝”之一的瓦屋山,曾因山顶迷魂凼的神秘诡异而被禁绝了数百年,被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有毒虫瘴气,常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被划定为人类活动的禁地。时至今日瓦屋山成了游侠们争相一睹芳容的胜地,而山顶的迷魂凼仍被列为旅游禁地。从古秦到明清数千年的时间里,有许多墨客骚人登临瓦屋山,如邓通、张道陵、诸葛亮、岑参、苏轼、陆游、杨升庵、何绍基等人都曾与瓦屋山结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和优美传说,清朝诗人何绍基曾如此赞美瓦屋山的日出“须臾白雾起,如绵如浪。溶作一天云,匿尽千重嶂”。由于长期封禁,瓦屋山保持了最原始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这次旅居柳江古镇,欣赏瓦屋山风光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一大早驱车三十多公里到瓦屋山游客中心,乘缆车在云雾中穿行,四周一片白雾笼罩,就连脚下的高大的冷衫和杜鹃花、山崖间激扬垂落的瀑布仿佛桌台上镶满水晶的流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在古佛坪索道站通往钱窝子的栈道边,生长着距今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珙桐树,这具有植物界“活化石”美誉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之一。珙桐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桑,花型似鸽子展翅,站在树丛中景观,白色的珙桐花在山风的吹拂下形成壮美的“飞鸽”奇观,真不愧是“一树开千花,千山飞白鸽”呀。再次登上缆车在迷蒙中飞升,不经意间缆车突然穿出了浓雾,犹如飞机冲上了云霄,金色的阳光瞬间照亮一切,缆车外是棉絮般的云海,东方金光万丈,四周云涛滚滚,身边的瓦屋山就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海市辰楼。真是陆游笔下《再赋荔枝楼》“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zang ke,古地名,在贵州)裂地来”的美景再现。这就是神奇的瓦屋山给我的第一个惊喜。</p> <p class="ql-block"> 我是今天第一个乘缆车到达山顶的游客,兴致勃勃地走出缆车站,云海之上的步行栈道蜿蜒穿梭于成片冷衫中,密林中高山杜鹃竞相开放,盛开在古老的冷杉树上的寄生杜鹃傲居枝头,自成画意。眼前的独特的高山风光,不由得想起杨万里的名句“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从冷杉树上飞驰而下,站在栏杆上向我们摇动它那比身体还大的大尾巴、摇头晃脑,着实很乖巧,一点也不惧怕游人,我掏出饼干伸到它面前,它直接跳到手掌里叼起饼干飞身上树,吃完了又下来在栈道上跳跃。</p> <p class="ql-block"> 箭竹观景台是离索道上站最近的山顶观景平台,兴许是上天的眷顾吧,赐给我们万里无云的晴好天气,站在平台上远眺,脚下是翻腾的云海,目光的极远处是白需皑皑、闪耀着银色光辉的贡嘎雪山。栈道两边的原始森林中各色杜鹃从山脚至山顶次第开放:瓦屋山有枯木逢春的树生杜鹃;鸳溪两岸的双色杜鹃;火红的银叶杜鹃;花团似锦的美容杜鹃;背衬云海随风摇曳的团叶杜鹃等。其中尤以树生杜鹃、圆叶杜鹃最为著名。曾经在海螺沟、螺髻山、峨眉山、贵州百里杜鹃花海等地欣赏过很多杜鹃花的俏丽英姿,但瓦屋山的树生杜鹃、圆叶杜鹃还是第一次目睹芳容。树生杜鹃附生于冷杉、铁杉或其他阔叶树上,花朵美丽,颜色鲜艳,需要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圆叶杜鹃树叶宽卵形或近于圆形,粉红色花朵,花瓣上无色点,花冠如铜钟,其花和叶均有药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欣赏云海、瀑布,我们离开平整的栈道,沿着崎岖陡峭的石梯步道,在丛林花海中穿行。云海,成就了瓦屋山独特的魅力。站在桌山边沿,脚下是恣意翻滚的云海,头顶是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身边是苍劲挺拔的原始森林,空气中飘散着奇异的花香。站在鸳溪瀑布顶上仰天长啸,壁立千仞,空谷回音,融入森林,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感悟人生。忽而从悬崖下吹上来一团团雾气,像薄纱一样在林间穿梭腾挪,置身于仙气缥缈的环境之中,一切烦恼忧伤都会随仙雾飘散。</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不愧为蜀山一绝呀,方桌似的山体突兀于万峰之上,据考证山顶仍有80多个山泉涌流不竭,在周围山崖边汇聚成72条瀑布,这些飞瀑如白龙从天而降,声如奔雷。瓦屋山瀑布群中,最有名的是鸳溪瀑布、兰溪瀑布,在象耳岩上欣赏高为1055米的兰溪瀑布,它集高、美、绝于一身,因其水流来源于被木兰杜鹃掩复的兰溪而得名,是瓦屋山第一大瀑布,为世界第一高瀑;水流从山顶奔涌而下,如仙女抛出的长长的纱帘飘绕而下,不但气势浩荡,而且在磅礴中具有不同寻常的蜿蜒之美,1055米的瀑布流过层层叠叠的山石,形成一缕缕银丝涓流,激起阵阵水雾,如同人间仙境,极尽河山之壮美。每当瓦屋山的冰雪季,兰溪瀑布会变身为巨大的冰瀑,流水结为冰柱,晶莹剔透的瀑布透露出隐隐约约的绿色,在阳光照射下冰晶会折射出绚丽的色彩,实为惊世一绝。</p> <p class="ql-block"> 在象尔岩观佛光日出云海,绝对是此生难忘的体验。近观云海升腾,右眺仙山峨眉。在这里领略天地浩渺和壮阔。英国植物学家、探险旅行家亨利·威尔逊誉为“云霭之上一个巨大的诺亚方舟”。苏东坡在《寄黎眉州》中称赞“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从象耳山庄出来,栈道在冷杉林、杜鹃花中逆鸳溪上行,许多动物摄影爱好者在静静地等待瓦屋山特有的精灵们现身,我们也在不知觉中放轻了脚步,不能惊扰了精灵们的逍遥自在。来到位于瓦屋山平台的中心鸳鸯池,池水面积不大,之所以叫鸳鸯池,有很多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和道教始祖太上老君都对这里情有独钟。环池游览,清澈的泉水涌流汇集于池中,然后在桌山周围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五月湖滨,冷杉及杜鹃林环绕周围,色彩艳丽的杜鹃花给鸳鸯池带上一个巨大的花环,花香袭人,鹃声悠悠。湛蓝的天空下,碧蓝的池水象一面宝镜镶嵌在茫茫林海之中,如此的山景水景,诗人何绍基曾感慨而作:“法界鸳鸯飞上天,长桥终古卧波眠。高原坦荡无人迹,烟雨寒多不可田。”</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虽然傲立于群峰之上,但它仍然是水的世界:漫步于林壑之间,无处不是山泉涓涌,溪畔奇花异树,壮丽秀美的瀑布喷珠飞雪,响声如雷,惊心动魄;它是雪的摇篮:“瓦屋冰雪,南国一绝”。每临冰雪季,桌山洁白如银,冰瀑,冰帘、雪凇、雾凇随处可见;它是云的故乡,瓦屋的云海漫无边际,如临大海之滨,云峰相涌,如惊涛拥岸,飞絮蔽日;它也是洞的天下、花的王国、动物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流连在瓦屋山绮丽的风光里,才能真正体验到它看似温婉如小家碧玉,实则霸气如众山之王的豪迈与壮阔。想看青郁葱茏的山,想看舒卷自如的云,想看辉煌灿烂的日出。想看五彩斑斓的花,想看英姿挺拔的树,想看飞天而下的瀑布。唯有登上云端之上的瓦屋山,这些景色都集齐在你的视野之中。山上,云上,竟然如此美轮美奂,如此宏伟壮观,如此博大无垠,如珊瑚一样美丽的云、如彩虹一样炫丽的光、如翡翠一样湛蓝的天;真如陆游所描述的“山横瓦屋破云出”啊!云上瓦屋,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HUAWEI meta40拍 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