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江西婺源彩虹桥

东方君

江西婺源为古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书乡”“茶乡”之称。截至2024年,有28个中国传统村落、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100余幢古建筑,有徽剧、傩舞、徽派“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以及歙砚、婺源绿茶等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br>婺源还是全国唯一一个将整个县域都划入景区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共有30多个景区景点,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2个。<br> <b>婺源旅游景点分布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 彩虹桥全称“清华彩虹桥”,位于婺源县清华镇上街西端的婺水之上,始建于南宋建炎至嘉泰年间(1127-1204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桥名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彩虹桥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宋代廊桥,被诸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彩虹桥不仅将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完美结合,更是充分展现了科学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是游客感悟古代建筑精髓,观赏山水风景的绝佳景区。2006年5月,清华彩虹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彩虹桥位置图 彩虹桥景区图 彩虹桥为长廊式人行桥,全长约140米(桥身约105米),宽3.1米,由两头引桥、四墩五孔和六亭五廊构成。石砌桥墩迎水面呈船型分水尖,桥墩与驳岸建桥亭,大梁上架木建廊,构成六亭五廊式桥屋。<div><b>从南面(上游)看彩虹桥全景</b><br></div> 彩虹桥东桥头 彩虹桥西桥头 彩虹桥桥墩迎水面 <b>彩虹桥桥亭(右)与桥廊(左)</b> 彩虹桥科学合理地选择了建桥地理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上。设计的创意包括: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桥面的木质部分,是从桥的延续性、长远性来设计思考的。桥坏了,可用最低的价钱请到维修的木匠,而且每个亭、廊都是独立的,不会因为一处损坏而影响到整座桥。彩虹桥榫头之间的加固全部用木钉。用木钉牢固,在振动中,伸缩相同,几十年过去了,榫头之间依然紧密牢固。<br><b>彩虹桥桥廊</b><br> 彩虹桥桥屋内部 <b>彩虹桥神龛</b><br>彩虹桥东部的第二个桥墩上设有神龛,祀奉大禹。神龛左侧为手持斧头的设计建造工匠大师,右侧为手持钵盂为桥筹款化缘的和尚,中间是手握铁铲的大禹,以保彩虹桥平安。两侧楹联为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br> 关于神龛,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当年建造彩虹桥,是由清华村出家的和尚胡济祥负责筹款,他用三年多时间化缘,筹集到一笔巨款。然后由水利、桥梁工程专家胡永班负责设计、建造、施工,历时四年多完成。当彩虹桥快要建成时,在封盖最后几片瓦时,西边山背上突然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胡济祥、胡永班见到此景,认为这是吉兆,是清华人心目中吉祥、美丽的象征,立即叫村里人燃放爆竹庆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桥名取彩虹桥最为恰当。后人为了纪念二位先人,在中间亭子设立了神龛,以示永世不忘。右边为胡济祥神位,左边为胡永班神位,中间是禹王神位。为什么要立禹王牌位呢?当地人认为禹王是镇水的神仙,也是胡氏的始祖,有他在,可以镇住洪水,保护古桥。&nbsp; <b>蹬步桥</b><br> 蹬步桥,也叫碇步桥,是在水面较窄、水不太深的小溪及浅河,用大小砾石或较整齐的条石在水中筑起一个接一个石磴,形成一座堤梁式的石桥。 <br>在彩虹桥下游(北面)约50米的这座蹬步桥,将一排石蹬弯曲建于湖水之上,不仅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为彩虹桥增添了色彩,而且成为很受游客喜爱的一个娱乐项目。许多游客游览过彩虹桥后,都要走一趟蹬步桥亲自体验一把。这样,游彩虹桥东进西出,游 蹬步桥由西向东,正好回到景区入口。<br> 有的游客还带着小孩一起走蹬步桥,虽然比较吃力,但对自己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次增长知识、锻炼胆魄的好机会。 <p class="ql-block">站在石磴上给走蹬步桥的同伴照相,也是平时很难遇到的机会。<b>大家猜一猜:照相者是男士还是女士?</b>答案在本文的最后。</p> <p class="ql-block">在彩虹桥上数走蹬步桥的人数也是一种消遣娱乐。<b>请网友们数一数:在下面这张图片中,蹬步桥上一共有多少人?(点击小图看大图)</b>答案也在本文的最后。</p> <b>水车磨坊</b><br>在蹬步桥西头有一座水车磨坊,如今依然演示着古人利用水能带动水车,再传动给捣杵和石磨来舂米、磨粉,让如今的人们大开眼界。<br> 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彩虹桥头经常有一群农妇在这里编织和售卖油菜花环,不少女士会买下花环,然后在景区里游玩拍照。 <b>答案:<br>1、男士;<br>2、22人。<br>你猜(数)对了吗?</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