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拍短耳鸮,我与拍友走进了北京温榆河公园,这里根据林田水风貌,划分为森林乐谷区、梯田湿地区、花溪锦田区、活力东湖区和探险森林区等五个区域;通过水脉串联飞瀑叠翠、蒹葭照水、芸上梯田等多个景点。全园配套多种休闲活动设施,是集文化交流展示、户外运动体验于一体的亲自然、高品质、国际化城市生态休闲公园。</p><p class="ql-block"> 温榆河公园位于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地区,是北京最大的“绿肺”。这里不仅是温榆河和清河两河交汇之处,也是城市副中心上游。公园规划范围达30平方公里,以“生态、生活、生机”为理念,集生态涵养、生境修复、蓄滞洪功能于一体,兼顾文化、休闲、体育等多元功能。这里形成了水绿融合、生物多样、生态惠民的大尺度生态空间。</p> <p class="ql-block"> 温榆河公园不仅仅是一片简单的绿地,它更是一个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典范。在这里,既拍到了短耳鸮,还欣赏到了设计师们巧妙地利用地形、水系、植被等元素,打造出一个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充满艺术美感的空间。比如,公园内的“生态保育区”就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为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庇护所。而“文化休闲区”则通过建设展览馆、艺术装置等方式,展示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成果,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北京温榆河公园的鸟类种类丰富,包括赤麻鸭、灰鹭、苍鹭、斑头秋沙鸭、黑翅鸢、黄胸鹀等珍稀鸟类。近年来,这个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公园内设有生态心区域,专门为野生动植物营建。该区域没有游乐设施和精心打理的花草,尽量减少人为扰动,以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和演替。目前,这个公园共记录到鸟类 297 种,隶属于 20 目 60 科,占北京市类种数的 58.6%。其中国家 I 级重点保护物种 5 种,分别为中华秋沙鸭、大鸨、黄胸鹀、秃鹫、矛隼;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 35种,分别为鸿雁、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斑头秋沙鸭、鸳鸯、黑颈鸊鹈等。</p> <p class="ql-block"> 《诗经》里“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有对猫头鹰的描述。因长相古怪、叫声特别,数千年来猫头鹰常背负恶名。但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猫头鹰其实是一种益鸟。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这种猛禽均为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现存约140种,其中体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见的种类有长耳鸮、短耳鸮、仓鸮、草鸮、雪鸮等。古时有人称“鸮”为不孝鸟。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讲道,颍考叔借喻“鸮”来感化郑庄公要孝敬其母。颍考叔对曰:“此鸟名鸮,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也。小时其母哺之,既长,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鸟,故捕而食之。”</p> <p class="ql-block"> 短耳鸮,又名小耳木兔、田猫王、夜猫子等等。是属鸟纲、鸮形目、鸱鸮科、耳鸮属的种中小型猛禽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耳鸮是控制鼠害的能手,是人类灭鼠的得力助手。耳短小而不外露,黑褐色,具棕色羽缘。面盘显著,眼周黑色,眼先及内侧眉斑白色,面盘余部棕黄色而杂以黑色羽干纹。皱领白色,羽端微具细的黑褐色斑点。上体包括翅和尾表面大都棕黄色,满缀以宽阔的黑褐色羽干纹;肩及三级飞羽纵纹较粗,纹的两侧更生出枝纹形成横斑,外翈还缀有白斑;翅上小覆羽黑褐色,并缀以棕红色斑点。</p> <p class="ql-block"> 短耳鸮,中覆羽及大覆羽亦黑褐色,外翈有大型白色眼状斑;初级覆羽几纯黑褐色,有时缀以棕斑;外侧初级飞羽棕色,羽端微具褐色斑点,并杂有黑褐色横斑;最外侧3枚初级飞羽先端全为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翈呈黑褐色与棕黄色横斑相杂状,内翈几纯白色,仅在近羽端处具黑褐色细斑;腰和尾上覆羽几纯棕黄色,无羽干纹;尾羽棕黄色而具黑褐色横斑和棕白色端斑。下体棕白色,颏白色。胸部较多棕色,并满布以黑褐色纵纹,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及覆腿羽无斑杂。跗蹠和趾被羽,棕黄色。 虹膜金黄色,嘴和爪黑色。</p> <p class="ql-block"> 短耳鸮,栖息于低山、丘陵、苔原、荒漠、平原、沼泽、湖岸和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尤以开阔平原草地、沼泽和湖岸地带较多见。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和猎食,但也常在白天活动,平时多栖息于地上或潜伏于草丛中,很少栖于树上。飞行时不慌不忙,不高飞,多贴地面飞行。常在一阵鼓翼飞翔后又伴随着一阵滑翔,二者常常交替进行。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小鸟、蜥蜴和昆虫,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p> <p class="ql-block"> 短耳鸮,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沼泽附近地上草丛中,也见在次生阔叶林内朽木洞中营巢。巢通常由枯草构成。雌鸟孵卵,孵化期24-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经亲鸟喂养24-27天即可飞翔。该物种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p> <p class="ql-block"> 短耳鸮,日常中会巧妙地将多余的猎物隐藏起来,无论是树根之下,还是墙脚之中,都成为了它们储备食物的绝佳之地。这一系列动作连贯而迅速,充分展现了它们在大自然中磨练出的精湛狩猎技艺。短耳鸮,作为猫头鹰家族中的一员,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们拥有诸多别称,如“短耳猫头鹰”,源自其耳羽相较于长耳鸮更为短小,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小耳木兔”和“短耳猫”。其外貌同样引人注目,明亮的黄色眼睛如同两颗璀璨的黄宝石,而环绕其周围的黑色眼影则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胸部羽毛呈现出的棕色色泽均匀,无细碎斑纹,使得整体外观显得既质朴又独特。</p> <p class="ql-block"> 短耳鸮,主要食物是鼠类,它们凭借出色的感官和矫健的体态,成为了鼠类的致命天敌。不仅如此,这些鸮类还会捕食小鸟、蜥蜴、昆虫等,甚至偶尔会摄取植物果实和种子以补充能量。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猫”抓老鼠的精彩场景,短耳鸮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在控制鼠害方面,它们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成为了人类灭鼠的得力助手,为维护生态平衡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南北组合《我是一只小小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北京温榆河公园、山西汾河、山东蒙山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