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是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画片电影,更是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探讨和隐喻。电影不仅讲述了哪吒成长与自我认同的旅程,更揭示了社会偏见、命运抗争、人性善恶等社会真相。观看这两部电影,就像是上了一堂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课,对如何面对自身、命运和人性善恶等问题,受到了很多启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启示一:真正的身份认同源于自我的价值确认,不被外界标签束缚才能追寻真正的自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中,申公豹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句台词道破了社会上标签化生存的困境。哪吒自呱呱坠地便被贴上了“魔童”的标签,他因为与众不同的外表和强大的力量,被村民视为怪物。这一标签如同沉重的枷锁,让他遭受偏见与歧视,人们对他避之不及,使得他成了被孤立的对象。即使他救下了小女孩,仍被污蔑为“虏掠孩童的妖怪”。这不仅是哪吒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偏见的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这一情节,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社会。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许多人因出身背景、外貌长相、学历高低、从事的职业等,被他人轻易地贴上标签。这些标签在不经意间限制了一个人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认知。这种偏见不仅伤害了个体,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公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吒虽然被贴上“魔童”的标签,但他没有被外界的标签所束缚,而是奋起反抗,怒吼“我是谁,我自己说了算”,“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宣告了对偏见的终极路径——拒绝被定义。他以行动重构自我身份,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努力探寻自我认同。面对村民们的误解和恐惧,他没有退缩逃避,而是勇敢地直面这一切。遭到村民的攻击和驱赶时,他毫不畏惧。在充满偏见和歧视的环境中,他始终怀揣着一颗善良的本心。虽然村民曾经对他充满敌意,但当村民面临危险时,他毅然挺身而出,保护陈塘村。他的成长历程恰恰是一个不断突破外界束缚,勇敢做自己的过程。这启示我们,真正的身份认同不是来自外部赋予的标签,而是源于自我的价值确认;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外界的认可,而在于内心的坚持。我们在生活中也应有这种勇气,要冲破他人目光的枷锁,坚定地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去追寻真正的自我,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启示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屈从命运才能书写人生华章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吒出生后,面对着注定的“三年之厄”,其命运从一出生就被神秘的力量设定了轨迹。元始天尊的天劫咒,象征着不可违逆的宿命,哪吒作为魔童,注定要遭受天劫的磨难。然而,哪吒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坚决不向命运低头,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抗争精神。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怒吼,则是对命运抗争的生动诠释。他坚信自己绝非是一个注定为祸人间的魔童,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一次次向命运发起挑战。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努力学习法术,不断挑战命运,寻找自己的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对命运的抗争,不仅是哪吒的故事核心,也是人类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看似无法改变的命运,比如出身贫寒,身体疾病,事业挫折等。但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在于个人的意志和努力。只要拥有抗争的决心,就有可能打破命运的枷锁;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哪吒尽管在抗争过程中,遭遇了无数的挫折和困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正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所需要汲取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启示三:人性有善与恶两个方面,与人交往要打破非黑即白的刻板印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两部作品彻底解构了传统的非黑即白的道德观。哪吒被众人视为魔童,然而内心并非邪恶,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重情义,渴望亲情、友情,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着清晰的正确判断,内心的善良本质从未改变。敖丙身为灵珠转世,本应代表正义的一方,但在家族的巨大压力下,险些迷失自我,做出错误选择。这一情节表明,善恶并非绝对的概念,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所面临的压力以及内心的挣扎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这种道德倒置揭示了人性本质的复杂性。这让我们看到,绝对的道德准则在复杂的现实中往往会让人发生误判。因此,在与人交往和看待他人时,不能仅仅凭借第一印象或表面现象就轻易判定一个人的善恶,而要持开放的心态,给他人以足够的机会,去深入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品质,避免陷入刻板印象的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性也一样,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哪吒从一个被人误解的“魔童”逐渐成为一个懂得爱与牺牲的英雄,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人性的善、恶考验,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善良与勇敢,展现了道德选择的复杂性。这就告诉我们,道德选择的关键在于选择时的主体意识是否觉醒。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诱惑和困难时,我们会面临着不同的道德选择。每个人的道德选择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和社会,如何坚持知正义、守良知,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道德的敬畏和坚守,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底线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启示四:真正的友情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跨越身份差异的友情更为珍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吒的故事中,亲情、友情、师徒情等人际关系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哪吒与敖丙之间的友情,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宛若黑暗中的一抹曙光,温暖而明亮。哪吒因为魔童的身份,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孤独感如影随形。而敖丙身为灵珠转世,看似身负荣耀,实则背负着龙族的殷切期望,同样内心孤独寂寞。他们在海边的相遇,是两颗孤独心灵的奇妙碰撞。从那时起,他们彼此陪伴,一起玩耍,互相理解,共同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成为了挚友。在天雷降临的关键时刻,敖丙心中依然牵挂着哪吒,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两人携手抗敌,并肩作战,冲破天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跨越身份和命运差异的友情,在现实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在现实生活中,友情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当我们遭遇困难时,朋友的支持和陪伴如同冬日的暖阳,让我们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哪吒和敖丙的友情,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和无畏,愿意为了对方去挑战强大的敌人。这也提醒我们,不仅要 关注自己的发展,也要关注他人的需求。要珍惜身边的朋友,因为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身份和命运的羁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启示五:勇气是支撑前行的动力,面对挑战需要有精神突围的勇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吒在整部电影中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令我为之动容。面对村民的误解和恐惧,他没有选择退缩和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这一切。面对强大的对手,他展现出了无畏的精神,无论是凶猛的海夜叉、四海龙王,还是威力惊人的天劫,他都敢于挺身而出,与之交锋。这种勇气并非盲目冲动,而是来源于他内心坚定的信念,他坚信自己的善良本质,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那些自己在乎的人。哪吒的成长在本质上是创伤的升华过程,最终通过自我救赎实现了重生和成长。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痛苦、挣扎和迷茫,但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使命。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破天劫,获得新生时,那不仅是神话英雄的湼槃,更是个体在异化社会中保持主体性的宣言——真正的救赎,始于对规训的觉醒,成于对自由的敬畏,终于对众生的悲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不仅是哪吒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迈出关键的一步。然而哪吒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有精神突围的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勇敢面对挑战,积极寻求改变和进步,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救赎与成长,成为更加成熟和坚强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哪吒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面对自身、命运和社会的启示。通过这些启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同时也应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3月1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源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