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手机摄影:妙文 制作:紫钰</p> <p class="ql-block"> 2025.03.16日下午,包头南海公园牡丹节,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现场人山人海。2025年的首届国漫非遗牡丹节,将牡丹展、风车展、黄河鲤鱼节等活动相结合,还有英歌舞、高跷等表演,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p> <p class="ql-block"> 普宁英歌舞是流传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地区的民间舞蹈样式,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传为清乾隆年间外江戏来普宁县境演出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戏剧,普宁人民学习其中歌舞演变而来。</p> <p class="ql-block"> 舞者多为双数,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基本动作有舞棒,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表演时队伍前面有玩蛇者起“指挥员”作用。</p> <p class="ql-block">紫薇妹妹和石矶娘娘画像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石矶娘娘被塑造成一个爱美、自信、情绪稳定的“宅家天花板”形象。她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如“打不过就跑”)和“反内卷”“反容貌焦虑”的理念,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态度相契合,成为网络热梗。她的台词和乐观哲学被制成表情包、短视频,甚至衍生出“石矶文学”。</p> <p class="ql-block"> 高跷是北方传统民俗表演形式,演员脚踩高跷,身着鲜艳服装,扮成各种人物角色,如神话人物、历史人物等。表演时,演员在高跷上做出走、跑、跳、扭等动作,还会展示一些高难度技巧,如劈叉、下腰、翻跟头,具有很强的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 北方高跷体现了北方人民的豪爽与奔放,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是北方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