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锦州义县小县城千年奉国寺万佛堂石窟历史底蕴厚重欢迎您光临

<p class="ql-block">这座小县城名为义县,或许对许多朋友来说尚属陌生。它坐落于辽宁省锦州市的北部,大凌河穿县而过,它虽不张扬却深藏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回溯2200余年,义县已初现雏形,尽管时光荏苒,它并未跻身至知名城市的行列,但境内却依然完好地保存着诸多古代遗迹。诸如壮观的万佛堂石窟与庄严的奉国寺,这些都成为了义县极具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痕迹。我们参观了千年奉国寺、在墙外观看了广胜寺、来到了安泰门,第二天意外走进北魏时期的万佛堂石窟可惜风化严重!义县历史如此太厚重了!</p> <p class="ql-block">大凌河穿义县而过</p> <p class="ql-block">义县,古称义州、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部!义县从燕秦设郡、汉初立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五燕皇朝和大辽萧氏的崛起兴衰,绘就了多民族融合交汇的恢弘画卷,孕育了佛道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义县奉国寺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2012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名录"。</p><p class="ql-block">奉国寺最初名为咸熙寺,后改为奉国寺,是辽代三大寺院之一,与独乐寺和华严寺齐名‌</p><p class="ql-block">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可移动和出土文物浩若繁星,但遗存千年以上的伟大建筑却似凤毛麟角。奉国寺辽代建筑大雄殿,是中国古代建筑遗存中最大的单檐木构建筑,是建筑技术与历史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至今仍鲜活闪亮地传递着不朽的中华历史文化光辉。</p><p class="ql-block">奉国寺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雕塑、彩绘、壁画、石雕、碑刻、匾额等于一体,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国内外历史文化艺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域内外广大学生研学旅游的重点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建筑方法代表了11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并为日后北京故宫的修造提供了成熟的建构方法。奉国寺内的彩塑和壁画也是其重要文化价值的一部分,尤其是大雄殿内的七佛塑像和辽代飞天彩绘,被誉为世界罕见‌!</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的创建与萧太后(辽承天皇太后萧绰有关。萧太后执政期间,辽朝国力达到鼎盛。为了纪念她,她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在宜州(今义县)修建了咸熙寺,即后来的奉国寺‌</p> <p class="ql-block">这三块匾是真迹,放在国宝馆里保存!现大雄殿外三块匾牌匾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壁画也是真品!</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是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牌坊</p><p class="ql-block">奉国寺牌坊建于清康熙年间晚期,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柱瓦盖牌坊。这座牌坊是为</p><p class="ql-block">表彰清太宗皇太极的女儿马喀塔(封号"固伦温庄长公主")下嫁义州与察哈尔林丹汗的儿子通婚,以安抚察哈尔部族,并为清王朝入主中原及以后发展和巩固做出的贡献而建。</p><p class="ql-block">牌坊上面原有"德配天地"、"功等山河"匾额。在封建社会,牌坊是崇高荣誉的象征,但实际上,固伦温庄长公主却是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牺牲品。</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天王殿建于清代,原名万寿殿,后改为无量殿,2008年10月,以汉传佛教寺院的</p><p class="ql-block">传统格局为依据,更名为天王殿。</p><p class="ql-block">根据《奉国寺纪略》等史料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辽代大雄殿前曾三阁耸峙,</p><p class="ql-block">分别是正面的观音阁,东面的三乘阁,和西面的弥陀阁,四周环以廊庑。因此,专家推测天王殿所处位置就是辽代观音阁之址。</p><p class="ql-block">天王殿内现有弥勒佛、四大天王彩塑;弥勒佛像身后保存有明万历年间的韦陀菩萨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p><p class="ql-block">奉国寺主体建筑大雄殿是以梁、柱、枋、斗、拱组成木结构框架作为支撑的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其面阔9间通宽55米,进深5间通宽33米,寓意"九五至尊"。奉国寺大雄殿是中国古代佛教寺院遗存中规模体量最大、等级规格最高的木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其雄浑伟丽的体貌充分展示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其精湛的建筑技艺、绝妙的结构设计和极致的美学艺术代表着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奉国寺大雄殿内,遗存有世界最古老、最宏大、最精美的辽代彩绘泥塑佛像群"过去七佛",以及胁侍菩萨、金刚力士、辽代梁架彩画、元明两代壁画、明代倒坐观音像和众多金、元、明、清时期的碑刻、匾额、石雕等珍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大殿屋檐下,悬挂着3块乾隆御题的匾额,东中西分别是“法论天地”“大雄殿”“慈润山河”。</p><p class="ql-block">这也是我国最大的透雕牌匾,被誉为“中华名匾”。</p> <p class="ql-block">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寺庙悬挂的“大雄宝殿”都是横着写的,奉国寺的“大雄殿”却是竖着写的。</p><p class="ql-block">奉国寺就是这么的独特,因为它是皇家寺院,它的一切都是最高规制。</p><p class="ql-block">小提示,现在悬挂在殿外风吹日晒的匾额是复制品,真迹在寺内的国宝展馆里,不要错过哟。</p> <p class="ql-block">56根柱子千年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中一般都供奉3尊或者5尊主佛,奉国寺又不一样,它供奉过去七佛,也就是释迦牟尼和在他之前先出世的六位佛。</p><p class="ql-block">这样七佛并列的制式,国内仅此一例。</p><p class="ql-block">关于“七佛”的象征意义一直都是学术之谜,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七佛即七帝,代表辽朝的七位皇帝</p> <p class="ql-block">每一尊佛像前,都有2位胁侍菩萨,一共有14尊。</p><p class="ql-block">她们通高2.5-2.7米,比姚明还要高!她们站立在莲花之上,手上拿着各种法器。</p><p class="ql-block">有的在专心听佛讲经</p> <p class="ql-block">倒坐观音</p> <p class="ql-block">我很纳闷两座狮子怎么在大雄殿门里,应该在门外呀!据说是这是为保护真迹移到殿内的!你看古狮带着微笑——“任尔面前过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专为皇帝做的石台阶,供皇帝站在上面拜佛!现在我们老百姓也可以站在上面拜佛了!</p> <p class="ql-block">辽代广胜寺塔散落民间</p> <p class="ql-block">安泰门简介</p><p class="ql-block">辽金元时代的义县城郭均为土城,其规模大小等同于现在的古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都指挥何浩在旧城址筑义州卫土城。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都指挥楚勇改为土石砖城,后又多次修葺,距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截止到上世纪50年代,义州卫古城还是东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古城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城墙四周长5000米有余,城墙高9米多,底宽5.9米,顶宽3.9米。设有四门:东熙春,南永清,西庆丰,北安泰,门上皆重楼,门外皆绕以月城瓮城,各城门内侧倚墙有登城马道,墙顶上外有垛口,内有栏墙,城墙中间为马道,全城城墙有炮台16座、垛口800余。古城以钟鼓楼为中心,向四门方向伸展四条大街,并由四街两侧延展出107条胡同。东北角有奉国寺,东南角有回廊、魁星楼,西南角有辽代广胜寺塔,还有大小庙宇30多座,分布在街巷各个角落。</p><p class="ql-block">历史原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城城墙、城楼、庙宇和钟鼓楼先后被拆毁,仅奉国寺、广胜寺塔和少数几座庙宇幸免,古城北门安泰门原有的月城和双层护铁城门,也毁坏无存,仅剩一座残破的门洞,成为明代义州卫古城仅存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2014年,安泰门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迹,2014年开始,义县启动安泰门保护修缮工作,对文物本体进行了加固修缮,并对瓮城进行了挖掘保护展示和环境改造建设,安泰门整体原貌复原。为做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2022年初,安泰门整体活化利用规划设计启动,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城楼上下划分为:古城观景台、义县历史文化系列展、睡莲花开、安泰祈福、安泰大碗茶、晨钟暮鼓体验区、义州卫演绎休闲区、历史穿越体验区及游客服务区等功能区块,引来游人纷纷打卡,成为古城富有魅力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登上安泰门,凭栏而望,奉国寺的殿顶,东北街的老胡同,新城区的焕颜,大凌河湿地公园的旖旎,尽收眼底。登上安泰门,收获安泰,同时感受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欣赏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义县古代叫义州</p> <p class="ql-block">大凌河湿地公园萧太后雕像</p> <p class="ql-block">万佛堂石窟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建筑群,与云冈、龙门两大著名石窟同期一脉。是由书法摩崖、石刻造像构成的艺术综合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之瑰宝。 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义县古城西北9公里大凌河北岸的福山峭壁上,气势恢宏壮观。石窟分为东西两区、现存大小洞窟16个,时刻造像430余尊。西区是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平东将军营州(今朝阳)刺史元景为皇帝祈福开凿的。 东区是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慰喻契丹使员外散骑常侍韩贞等74人开凿的私窟。石窟佛像大者丈余、小者不过盈寸,整个造像群布局严谨,内容丰富,镌刻精巧,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窟顶莲花宝盖、飞天藻井更显北魏时期的时刻技艺。摩崖“元景造像碑”字迹遒劲挺秀,笔力极工,被清末梁启超评为“天骨开张、光芒闪溢”,康有为则称其为“元魏诸碑之极品”,韩贞造像题记“则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史、边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万佛堂石窟始建于北魏年间,因为常年的自然风化与年久失修,大部分石窟已经破损坍塌,不复存在了。它被誉为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艺术宝库,同时万佛堂石窟又是一处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元景将军铸铁像,是解放后从紧邻万佛堂石窟的大凌河中打捞上来的,铸铁像虽历经长期浸蚀,却仍可看清其仪容装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元景姓拓跋,是鲜卑皇族的后裔,万佛堂石窟西区便是他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为孝文帝祈福而肇建的!哇!这么说万佛堂石窟有一千五年历史了,好好保护它呀!</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看密密麻麻的一尊尊小佛栩栩如生,所以叫万佛堂不足为过!</p> <p class="ql-block">“熊猫眼”,可能是维修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笑佛造像,北魏真迹,雕刻于万佛堂石窟东区第6窟的左壁上。笑佛造像雕工精美,其笑容自然亲切、十分迷人,观之令人满心愉悦、回味无穷,堪称佛雕艺术中极为罕见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满面春风的笑佛造像,后世多有模仿,却始终没有超越!</p> <p class="ql-block">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塑于东区第4窟,此窟是东区规模最大的一个窟室。千手千眼观世音和左右的文殊、普贤菩萨为明末清初匠人所塑观音造像泥塑金身,坐于莲台之上,共有四十六只手由周身向外伸展,每只手上均有一眼,且造型多不相同。千手观音,在佛教文化中颇多,但是所谓千眼,则不常见,这也是该塑像的拔萃之处。</p> <p class="ql-block">万佛堂石窟后山寂寞的大凌河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