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简乐</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71236405</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玄武门之变</span></p> <p class="ql-block"> 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早亡),四子元吉。太子建成经常在长安,辅佐李渊处理军国大事。次子世民经常领兵出征,不断消灭割据势力,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扩大了唐政府的占领区,对唐朝有很大的功劳,威望甚高。但李建成是长子,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度,他应该是李渊帝位的继承者。秦王李世民既有战功,又有野心,也想当皇帝,因此他们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而展开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在双方的斗争中,齐王李元吉是站在太子李建成这边的。他们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都积极采取措施壮大自己,打击、瓦解对方。首先,他们各自拉拢朝中的高级官员,争取他们的支持。在宰相里面,裴寂和封伦支持太子,而陈叔达和萧瑀支持李世民。由于裴寂从李渊太原起兵时就追随其左右,又是李渊的宠臣,因此在中央政府中,最初太子处于有利地位。</p><p class="ql-block"> 在地方上,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设法扶植自己的势力。李世民在平定王世充和镇压农民军时,积极招纳出山东豪杰。李建成在河北作战时,也积极拉拢罗艺,利用他在河北发展势力。</p><p class="ql-block"> 624年以后,全国已经统一,唐王朝的统治地位已相当稳固,于是太子和秦王争夺皇位的斗争就更加明朗化。</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秦王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兵书,忽然有卫士进来禀告:“太子派人投书。”秦王拆开一看,原来是太子请他赴宴。王府亲随都劝秦王提高警惕,最好不要去。但秦王认为兄弟之间虽然发生了矛盾,但还不会到谋害同胞手足的地步,于是便前往东宫。</p><p class="ql-block"> 太子准备的宴席非常丰盛。席间,太子和齐王频频劝酒,不断赞扬李世民的功绩。喝着谈着,忽然,秦王觉得头晕目眩,两腿发软。他知道情况不妙,挣扎一下想站起来,但身不由己地倒在了地上。这时窗外大雨滂沱,闪电照在秦王惨白的脸上,非常可怕。齐王看见他二哥倒下,便紧张起来,赶紧问太子:“这怎么办?”太子把眼睛一瞪,喝道:“慌什么!派人把他送回去。”</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被送回秦王府,灌了许多解药,才保住性命。唐高祖李渊知道这件事后,狠狠地斥责了太子李建成。</p><p class="ql-block"> 太子见秦王没死,就怂恿皇帝到郊外打猎,并要求秦王陪驾。太子叫部下给秦王准备了一匹烈马。秦王没想到太子又在耍阴谋,他在打猎场上纵马操弓,追赶一头野鹿时,突然烈马野性发作,仰颈狂跳,把秦王甩出一丈多远,秦王险些被摔死。</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因李建成和李元吉耍弄花招而越来越惊恐不安,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仅想使唐高祖疏远他,而且想挖空他的人马。唐高祖曾召李世民进宫,并明白地告诉他,他不可能从高祖那里得到丝毫帮助。李世民的两个重要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谋害丢了职位。他的将军尉迟敬德被李建成和李元吉雇人行刺,差点丧命。当突厥人于626年年初入侵边境时,经李建成提议,李元吉被派去抗击突厥人,他随身带走了李世民手下最优秀的将军和精锐士兵。他们还贿赂李世民身边的关键人物,希望他们倒戈相向。这些瓦解活动都没有成功,可唐高祖似乎并不反对他们搞这些名堂。</p><p class="ql-block"> 一段时期以来,对李世民最有影响的官员曾敦促他对他的两个兄弟采取强硬的措施,可他却说:“都是亲兄弟,怎么忍心下手?”最后,刺激李世民采取行动的事情终于出现了:据他的探子报告,李建成和李元吉计划在李世民送李元吉出征突厥之际将他杀掉。</p><p class="ql-block"> 626年的一天夜里,秦王府的内殿燃着红烛,殿外站着一列卫士,秦王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秦王和长孙无忌走进内殿,后面跟着两个身穿道服的人,卫士正想拦阻,秦王对卫士挥一挥手,卫士就放他们进去了。两个穿道服的人,正是秦王邀来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为了避人耳目,特意化了装。</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尉迟敬德也进来了。房玄龄先发言:“目前太子和齐王想谋害大王,一旦发生事变,不仅大王有生命危险,社稷更不堪设想。俗话说得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在剑拔弩张,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大王以果断的方式消灭未来的祸乱。”</p><p class="ql-block"> 杜如晦表示支持。秦王说:“不知有多少人这样劝我,难道就不能避免流血吗?我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p><p class="ql-block"> 尉迟敬德怒气冲冲地说:“现在和大王最亲近的只剩下我们几个人了,齐王还在皇帝面前耍阴谋,说我会打仗,要我率领精锐部队随他出征。有朝一日我带部队离开大王,大祸就要临头。请大王快下决心,先发制人,否则就会为人所制。”</p><p class="ql-block"> 最后,李世民终于做出了起事的决定。王府的会议到半夜才散场,秦王立刻派出千余人马分头行动,埋伏在玄武门内外。当时繁星满天,马蹄的“哒哒”声和士兵的脚步声打破了深夜的沉寂。</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李世民谎奏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唐高祖立即对此事进行调查,打算次日早朝过问此事。次日早上,高祖的一个嫔妃把李世民控告的事通知了他的两位兄弟,他们便决定不去朝廷而直接去见唐高祖,因此打马直奔皇宫,想为自己辩护。</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时,李世民领着十二名心腹埋伏在他此时已控制的玄武门阵地。当李建成、李元吉到达宫门入口处的玄武门时,立即被伏兵袭击。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所杀。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几千随从攻打玄武门,但当时他们看到两位主子的头被尉迟敬德割下来示众时,便因群龙无首,一哄而散了。</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玄武门事件发生时,唐高祖正在宫内的湖中划船。这时,尉迟敬德全身甲胄、持戈而至,把他两个儿子的死讯告诉了他。李世民用这一戏剧性的手法告诉他父亲:唐朝宫廷内的形势变了,他现在完全控制了局势。</p><p class="ql-block"> 玄武门事件后仅三天,李世民便被立为太子,唐高祖宣布:“今后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实际上李世民已经当上了皇帝。阴历八月初九,唐高祖放弃了皇位,李世民便做了唐朝第二位皇帝。第二年正月,改元贞观,“贞观之治”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一个时代也从此开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