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景德镇的“瓷缘”与“瓷趣”</p><p class="ql-block">在景德镇,有这样一位老朋友——龚华先生,虽说见面次数不多,但每次相遇都仿佛是一场奇妙的“瓷缘”之旅。第一次拜访龚华先生,那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景德镇朋友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他家的小院。初看这小院,嘿,跟普通农家小院没啥两样,满地绿油油的蔬菜,生机勃勃,仿佛在说:“瞧,咱这儿接地气得很!”可谁曾想,这看似平凡的小院,竟藏着大乾坤。</p><p class="ql-block">一踏入室内,哇,满屋的宝贝,那晶莹剔透的瓷器,闪闪发光,仿佛在向我们炫耀它们的高贵血统。龚华先生可是仿古瓷的大师,他对瓷器的了解,那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是“上知唐宋元明清,下知青花斗彩釉”。各个朝代的瓷器配方、物质含量,他都了如指掌。他制作的仿古瓷,那可真是以假乱真,据说有件作品被收藏家当成宝贝收藏,后来专家鉴定,居然当真品给拍卖了!这要是让那些赝品贩子知道了,非得哭晕在厕所不可。由此可见,龚华先生的作品,那可是价值连城,比金子还珍贵。</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见龚华先生,是他大驾光临寒舍。那天,宾主相谈甚欢,气氛热烈得仿佛能煮熟一只烤鸭。虽说祝锡勇和龚华先生干的行当不同,但都是艺术圈的“怪咖”,为人处世也出奇地相似。他们这辈子,似乎就是为了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活,除了艺术,其他都是浮云。</p><p class="ql-block">祝锡勇老兄平时因为耳背,话不多,总是沉默寡言,像个闷葫芦。可那天,他仿佛吃了“返老还童丹”,精神头十足,耳朵也不背了,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他那几年不见的风采又回来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逢知己精神爽,酒逢知己千杯少。”看来,这艺术的共鸣,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p><p class="ql-block">第三次见面,就更有意思了。这次是景德镇的朋友为我们接风洗尘,在三宝别院设宴款待,还特地请来了龚华先生。这三宝别院,那可是个好地方,民族风格,设计精美,阁临水面,花木繁茂,整个一诗情画意的所在。他们这两位老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中重逢,那叫一个相见甚欢。酒宴正酣,楼下湖面上还有演出。夜色中,湖面上漂来一条小船,船上一位撑船的老翁,载着一位年轻的古装女子,那画面,仿佛让我们穿越回了古代。那一刻,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喝多了,不然怎么会有这种“穿越”的错觉。</p><p class="ql-block">我们特别感谢景德镇的朋友,用心为我们挑选了这么个有情趣的地方,还安排了与龚华先生的再次相聚。这可真是“朋友多了路好走,知己难求情更浓”。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景德镇朋友的真情厚谊,这份情谊,比景德镇的瓷器还要珍贵,还要醇厚。</p><p class="ql-block">感恩上苍赐予我们这样的真朋友,愿我们的友谊,像景德镇的瓷器一样,历经岁月的打磨,依然光彩夺目,天长地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