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西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北大道698号,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被誉为“赣地宝盒”。自2020年开放以来,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马赛克壁画——《江西风物颂》,由青铜、陶瓷和不锈钢三种材质构成,气势恢宏,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p><p class="ql-block">滔滔赣水,浩浩鄱湖,奇秀匡庐,逶迤五岭。</p><p class="ql-block">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山水辉映、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 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万年以来,积极进取、包容创新、担当奉献的江西人将这片神奇的土地开拓成为经济发达之区、人文鼎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谱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青铜王国</p><p class="ql-block">新干牛城,一座与吴城方国隔江对峙的商代城邑;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牛城城邑的王陵。城邑与王陵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一个灿烂的南方青铜王国。牛城、大洋洲与吴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改变了人们对赣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认知,重塑了中国青铜时代文化格局。</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贯耳青铜壶 </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 - 前1046年)</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青铜方鼎 </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p> <p class="ql-block">青铜卣是一种古代的青铜酒器,主要用于盛放和饮用酒。它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商代和西周时期,是当时贵族阶层常用的酒器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足提梁青铜卣</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通高38.5厘米,足高13.5厘米,口径10.5厘米。其三足中空,卣外底有烟炱痕迹,表明曾在其下生火温酒。铸造披缝极细,最细处宽不足0.5毫米。</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青铜鼎 </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p> <p class="ql-block">鼎耳上的伏虎被认为是当地部族的“虎图腾”,反映了商代江西土著青铜文化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虎耳青铜方鼎 </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 - 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方腹平底,四条圆柱状空足,折沿设计,沿上有两个圆拱形凹槽式立耳。</p><p class="ql-block">立耳上各伏一只虎,风格独特;器腹四面除上方饰兽面纹外,其余周边均饰排成方阵式的乳钉纹;四足饰羊角兽面纹。</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圈足青铜瓿</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 - 前1046年)</p> <p class="ql-block">弦纹筒形青铜甗</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p> <p class="ql-block">方孔青铜炭铲</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长46.5,柄长12.7,体长25.5,宽24.3,壁高8(cm),重5公斤,底部和两侧布满排列整齐的方形孔九十九个, 全器素面无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令尹者旨型青铜炉盘 </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碗770﹣份476年)由盘体和底座两部分组成。盘体直口、直腹,平底腹壁上有对称的环链状附耳,满饰蟠蛇纹。底座为直径45厘米的圆环,上置10个兽首衔环状的支柱,尾端承盘体。环座与支柱饰有绳索状弦纹,盘内底中央铸有18字铭文。</p> <p class="ql-block">蟠虺纹青铜盥盘</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 <p class="ql-block">虎钮青铜錞于</p><p class="ql-block">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p> <p class="ql-block">勾云纹青铜铙</p><p class="ql-block">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p> <p class="ql-block">十三弦筝 </p><p class="ql-block">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长166厘米、宽17.5厘米。此张十三弦筝的出土时间较文献记载的要早200多年,为研究中国音乐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盉</p><p class="ql-block">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是青铜文化与黑陶有机结合,是东周时期的酒器。这件黑陶盉以其古朴的风格和精美的纹饰展现了古代陶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云雷纹兽形陶鼎 </p><p class="ql-block">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p><p class="ql-block">这件文物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陶土模仿青铜器的器型制作的。它是一件礼器,出土于江西龙虎山崖墓,外形为平口、弧腹、平底。兽首为蛙形嘴,额上横立火焰形冠,鼎身两侧对称兽耳装饰的造型与“摊手”表情包完美契合,像只可爱的“火焰蛙”在说:“没办法啦”。</p> <p class="ql-block">朱雀四兽纹三足青铜盘 </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220年)通高6,足高4.5,口径35(cm)。宽唇外侈,浅腹,三人形足。纹饰为线刻,似漆画。唇上饰菱形雷纹。盘中部为一只张嘴衔圆果的朱雀。以锯齿纹为栏界,再饰四兽,与四树相间纹。然后再饰菱形纹和锯齿纹各一道。</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井 </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麟趾金 马蹄金</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p> <p class="ql-block">宽尾鸟形陶灶 </p><p class="ql-block">三国——吴(公元222-280年)</p> <p class="ql-block">堆塑绳纹陶井 </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鸡首壶形青铜鐎斗</p><p class="ql-block">西晋(公元265-316年)</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陶瓦当</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日月四神纹错金青铜当卢 </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p> <p class="ql-block">东王公西王母纹铜镜 </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君宜高官"铭对鸟纹青铜镜 </p><p class="ql-block">西晋(公元265-316年)</p> <p class="ql-block">唐大历五年铜钟 </p><p class="ql-block">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钟上刻有精美的纹饰,是研究唐代钟表文化的珍贵实物。</p> <p class="ql-block">褐彩青白釉瓷侍俑</p> <p class="ql-block">褐彩持笏青白釉瓷俑</p> <p class="ql-block">素胎男墓主瓷俑</p><p class="ql-block">北宋(公元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褐彩塑龙青白釉瓷供器 </p><p class="ql-block">宋(公元960-1279年)</p> <p class="ql-block">"天下状元"铭诗词人物图鎏金银盘 </p><p class="ql-block">宋(公元960-1279年)</p> <p class="ql-block">微刻"醉翁亭记"银牌 </p><p class="ql-block">宋(公元960 - 1279年)</p> <p class="ql-block">素胎瓷朱雀 </p><p class="ql-block">宋(公元960-1279年)</p> <p class="ql-block">堆塑四灵带盖瓷罐</p><p class="ql-block">宋(公元960-1279年)</p> <p class="ql-block">仪仗俑 </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明益庄王朱厚烨夫妇合葬墓共出土了204件彩绘陶仪仗俑群。陶俑们各司其职,前排的是骑马俑,鸣锣开道,还有众多乐俑,吹唢呐、击鼓、吹笛、吹笙、弹琵琶,位于中间的是轿夫俑,旁边的仆从俑,有的端盆、有的捧巾、有的捧罐。</p> <p class="ql-block">仪仗俑雕刻精细,面容神态逼真,人物、服饰栩栩如生,也体现了明代雕塑艺术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四团龙圆领袍(仿制品) </p><p class="ql-block">明(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九世孙朱翊錫身穿的皇家袍服。</p> <p class="ql-block">龙凤纹组玉佩 </p><p class="ql-block">明(公元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鸱吻</p><p class="ql-block">清(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江西素称"文章节义之乡""白鹤鱼米之国"。江西之美,美在山水;江西之盛,斯于人文。江西的历史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走进新时代,赣鄱大地,生机勃勃: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部崛起大有可为;赣鄱儿女,齐心奋进:开启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新征程,描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