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的光辉

乐游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圣地之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革命战斗场所和思想成长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会址。</p><p class="ql-block">西柏坡地理位置优越,是太行山区南麓的一片平原地带。这里沟壑纵横、山峦起伏,素有“百里草原”之称。站在革命广场,可以远望崇山峻岭,近观光秃秃的固沙林区。这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气候宜人。</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是新中国的诞生圣地,是进京赶考的起始地</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前的水库被称为岗南水库,也被称为西柏坡湖或柏坡湖‌。</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湖是石家庄市第一大水库,总库容为15.71亿立方米,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用水以及渔业和旅游等多种功能。</p> <p class="ql-block">岗南水库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岗南村,地处滹沱河中游,属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北岸是革命圣地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岗南水库的修建背景是由于滹沱河经常发生大洪水,严重影响沿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1956年8月,滹沱河发生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p> <p class="ql-block">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并保障石家庄市的饮用水源,1958年经过批准后开始建设岗南水库。由于西柏坡中央旧址在水库的蓄水区内,当地百姓为了保护革命圣地,将旧址的房屋材料保存下来,并在1971年重新建造了西柏坡村,保持了当年的布局和原貌。</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文明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迎宾路西柏坡景区内,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该园以花草、雕塑为主,结合了伟人寄语青少年的名言警句,旨在将革命传统和时代文明融为一体。园内环境优美,花草与雕塑相间,展现了革命精神与时代文明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柏坡,1947年,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在枣林沟,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委,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平山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优越的战略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同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建平(今平山)县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94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一日公布,河北省人民政府立。</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沙盘立体地图</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革命圣地纪念碑,修建于1993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由河北省国防科工委捐资兴建的,后几经改建,扩成了现高大的碑体。纪念碑高18.93米,寓意毛泽东同志诞辰1893年(正面)。</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革命圣地纪念碑,修建于1993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由河北省国防科工委捐资兴建的,后几经改建,扩成了现高大的碑体。纪念碑高18.93米,寓意毛泽东同志诞辰1893年(背面)。</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被誉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圣地。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是中共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是解放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为解放战争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绿树掩映,鲜花簇拥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铜像,雕像前是几个醒目的大字: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地处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是一座耀眼的红色地标。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被誉为“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党中央领导全国解放战争和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柏坡陈列展览馆于1976年10月开工,1978年5月26日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70多年后,“赶考”之路仍在继续——“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时空回响的西柏坡精神,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p> <p class="ql-block">入党宣誓与中国共产党党旗,西柏坡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西柏坡开展了以“弘扬西柏坡精神,重温入党誓词为主题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两个务必”诞生地、“赶考”出发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盛誉。</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2000多件,其中一级品8类15件。纪念馆辅助陈列,通过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系统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重要的九月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在此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到了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又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工农兵雕像,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屹立在西柏坡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塑像,又称毛泽东塑像,是中国普遍兴建的以毛泽东全身像为标准的塑像,是对毛泽东主席崇敬的表达方式</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代表</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会议:铭刻历史的胜利时刻与领导者的责任担当</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至十三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此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三十四人,候补中央委员十九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重要报告。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全会指出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移到城市,使中国由农业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根据毛主席提议,全会做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要求全党同志;永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革命到底。</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匾额的简介‌可以追溯到1955年,当时河北省博物馆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并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匾额作为纪念馆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展示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再现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十二展厅为顺序,近距离感受那个年代,带给我们的回忆,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从无到有,从战争到蓝图描绘,到如今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至三月~十三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大会堂举行,会堂中央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巨幅画像</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肩负伟大使命,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为中国人民开创了走向幸福的道路,为中华民族开创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6日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p><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共复原面积1644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召开九月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p> <p class="ql-block">在1949年,长江不再是天险。曾经在某些历史年代阻碍过中国统一的长江,无法阻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步伐。李宗仁想借和谈划江而治,蒋介石想借和谈重新整兵备战。然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尽管国内、国外都有人认为国民党政权尚有喘息之机,但只用三天时间,解放军就渡过长江、占领国民党政权的首都南京。</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展厅内,展出众多的中央领导图片,如毛主席、周总理等在一起领导和指挥解放全中国的三大战役</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内亦展示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三大战役中,支援前线的人民大众</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了土地改革,广大民众有田耕,有粮食吃</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语录:革命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p> <p class="ql-block">  朱德同志旧居西侧不远处是当年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接见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江庸的旧址。当时傅作义、邓宝珊二将军随和平代表一起来到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这两间平房同时也是后来我党领导人接见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无名丰碑‌是西柏坡纪念馆中的一个重要展览,名为“无名丰碑”。这个展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的卓越贡献,特别是那些无名英雄们为新中国建立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展览分为上中下三层,共六个部分,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文摘、动态模型、场景复原和艺术雕塑等,生动地再现了隐蔽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大会堂建筑外貌。</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6日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并在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领导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三大战役。</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共复原面积1644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23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2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旧址就能看到摆放在门口处的一口石碾子。“这个石碾子,是个念想,更是个见证。</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旧址门前亦可见到磨面用的磨盘子</p> <p class="ql-block">革命圣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办公场地)</p> <p class="ql-block">革命圣地西柏坡中央统战部旧址(办公场地)</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1948年5月~1949年3月)</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外貌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办公室里,一套棕色木质办公桌椅临窗而放。桌上摆放着砚台、笔筒等物品,与之配套的转椅为四足圈式椅,由于年代久远,已略显破旧。70多年前,毛泽东就是在这里为了中国革命夙兴夜寐、决胜千里,赢得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办公室里,一套棕色木质办公桌椅临窗而放。桌上摆放着砚台、笔筒等物品,与之配套的转椅为四足圈式椅,由于年代久远,已略显破旧;现圆台上陈列有茶具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办公室里,一套棕色木质办公桌椅临窗而放。桌上摆放着砚台、笔筒等物品,与之配套的转椅为四足圈式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旧居寝室及办公桌椅</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毛泽东同志寝室,床铺,床上用品等</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办公室里墙上悬挂的毛泽东与妻子江青,女孩李纳画像</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办公室里,留下永恒的历史画像</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恩来同志故居</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恩来同志故居正门</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恩来同志故居(近照)</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恩来同志故居内寝室及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恩来同志故居内悬挂着周恩来同志与其妻子邓颖超同志合照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周恩来同志故居内的办公桌,椅及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朱德同志旧居门前全貌</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朱德同志旧居(1947年5月~1949年3月)</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朱德同志旧居内办公桌及寝室和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同志俏像</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朱德同志与其妻子康克清同志合照</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刘少奇同志旧居(1947年5月~1949年3月)</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刘少奇同志旧居门前</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刘少奇同志旧居寝室</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与其妻子王光美同志合照</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任弼时同志旧居(1948年4月~1949年3月)</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同志旧居:任弼时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是我党最早的党员和组织家之一。曾两次被捕入狱,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在西柏坡转移途中,历尽艰辛,拽着马尾巴翻越风雪交加的五台山顶。他抱病参与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导,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任弼时同志旧居</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任弼时同志与妻子陈琮英同志合照</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任弼时同志俏像</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任弼时同志寝室及床上用品</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任弼时同志日常用品</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任弼时同志办公室沙发及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之口号</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岁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组织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筹建新中国,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青青的西柏坡岭,蓝蓝的滹沱河水,简朴的农家小院,到处记载着革命先辈工作,生活的足迹。领袖们的音容笑貌,战友的欢歌笑语,将永远成为人们缅怀历史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前国共双方态势图</p> <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平津战役第一阶段经过要图</p> <p class="ql-block">平津战役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经过要图</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南昌暴动纪念,朱德专用手枪</p> <p class="ql-block">吴玲玉任中原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一营营长时所佩用的手枪</p> <p class="ql-block">各种型号手枪</p> <p class="ql-block">左轮手枪</p> <p class="ql-block">冲锋枪</p> <p class="ql-block">机关枪</p> <p class="ql-block">步枪</p> <p class="ql-block">重型机关枪</p> <p class="ql-block">无后座力炮</p> <p class="ql-block">机枪与无后座力炮</p> <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我们是进京赶考的日子”。60多年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未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疆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赴京赶考的小汽车</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路线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及中央委员,主要领导人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进京赶考</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领导人离开西柏坡时与当地老百姓挥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赶考永远在路上》,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的光辉历程,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踔历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谢对西柏坡为中国诞生地的关注,到访、分享、欣赏、雅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