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深港山水相连,有历史渊源。深圳福田口岸乘地铁前往香港十分方便。这日我们从深圳前往香港领略赤柱风情,感受浅水湾浪漫。</p> <p class="ql-block">【赤柱】Stanley是中国香港南部景色秀丽的小镇,位于浅水湾之东方,石澳之西,充满异域风情。</p> 港岛之南的赤柱,半个岛屿平缓地滑入太平洋,朝晖夕阴,美景都胜出一筹。 <p class="ql-block">乘地铁到中环交易广场巴士总站转6X城巴,可直达赤柱。</p> <p class="ql-block">赤柱自古是香港岛主要聚居地之一,明地方志《粤大记》已标赤柱地名。</p> <p class="ql-block">1841年5月由英国人进行的首次人口统计,香港岛3650名原居民中超过2000人住在赤柱一带。</p> <p class="ql-block">1842年香港成为英殖民地,维多利亚城未落成时,赤柱曾是香港岛行政中心。</p> <p class="ql-block">赤柱亦是军事据点:</p><p class="ql-block">清朝,赤柱己有赤柱汛的营汛。</p><p class="ql-block">1930年代英殖民时期,为防范日本设立赤柱军营。</p><p class="ql-block">香港保卫战,驻港英军在赤柱受日军攻击。</p><p class="ql-block">二战后,香港政府在赤柱处决最少22名日军战犯。</p><p class="ql-block">香港主权移交后,赤柱英军营交还中国人民解放军。</p> <p class="ql-block">赤柱名字有个美丽比喻:</p><p class="ql-block">据说从前小渔村有一棵巨大的木棉树,木棉花开时,远看如一根赤红的木柱,故而以赤柱为村名。</p><p class="ql-block">展转几十载,赤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海滨胜地。</p> 【赤柱警署】 铜牌:法定古迹,旧赤柱警署,位于赤柱村道,建于1859年,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警署。 旧赤柱警署楼高两层,建造简朴。正面外牆饰有柱廊,具古典建筑风格。现时仍然保留原枪房砖砌圆拱形天花和壁炉。 【赤柱邮政局】<div>人手操作邮票售卖机</div><div>附有英皇佐治六世标记的铸铁邮箱,</div><div>嵌有英皇“GR”徽章的原装窗花,</div> 邮票售卖机(人手操作):邮票已售完 【赤柱邮政局】作为“邮政历史的时间囊”极具历史价值,是区内特色景点。 赤柱海风径 特色建筑 赤柱东头湾道1号【赤柱天主堂】 <p class="ql-block">【香港航海学校】英语:Hong Kong Sea School,简称:赤航,位于赤柱东头湾道13-15号,由御用大律师贝纳祺于1946年创办,是政府资助的全日制中学。</p> <p class="ql-block">帆船、滑浪风帆和独木舟是该校初中生的必修科目,曾经孕育出三位亚运帆船代表。</p> 【赤柱圣士提反书院】为香港114家使用英文教学语言的中学之一,除中国语文、中国历史、中国语文及文化科、普通话、美术、音乐及体育外,其余科目使用英文作为教学语言。<div>十九世纪末中国因为科技与思想上的落后而饱受西方列强欺压,一群香港知识份子深明救国需由教育入手,遂建立书院。</div><div>校训:笃信多能</div> 【赤柱监狱】Stanley Prison,位于赤柱东头湾道99号,是中国香港戒备最森严的监狱。 赤柱监狱建立于1937年,是香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高度设防监狱。香港最高长官视察监狱,也须经过严格搜身检查。<div>监狱设施完备,包括独立囚室、病房、隔离病房及两座监狱医院。配备了印刷工厂、厨房、职工宿舍等生活必需设施。<div>目前关押的犯人都是罪行严重的重型犯人。</div></div> 该监狱曾经用作《廉政行动》之《监狱速递》和《铁窗无情》还有《再战明天》摄制场地。 据说周末时,家属们在这里举办烧烤聚会,高墙铁网成了背景装饰,有一种独特的氛围。 警钟长鸣 【赤柱惩教学院】 惩教学院旁【香港惩教博物馆】是香港惩教署官方博物馆。<div>于2002年底开放,详细介绍从英治时期至今的监狱发展历史。</div> 博物馆内藏当年监狱物品和刑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故事。 惩教博物馆后边是美丽的海滩。 博物馆照壁壁画:人生如棋,三思而行 博物馆阶梯壁画:奉公守法 <p class="ql-block">海滩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让我想起海子的诗</p><p class="ql-block">面朝大海,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一位姑娘久久地倚栏而立,静静地面对大海。</p><p class="ql-block">看海是一种领悟,心随浪花起伏,感悟人生百态,皆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大海如人生,风平浪静时安逸平淡,海浪起伏跌宕又似人生挫折与挑战。</p> 海如人生,人生如海,不经风浪,无法收获波涛的美丽浪花。 <p class="ql-block">在人生旅途,让心胸像海一样阔广,学会包容接纳,不因难而退。</p> <p class="ql-block">看人生路漫漫,面对广袤无垠的大海,让海风吹散迷茫,浮现美丽憧憬与遐想,思考人生目标与方向。</p> <p class="ql-block">流连海边,聆听大海的深情呼唤,感受大海对人生的启发。</p> 将大海美景留在镜头,永存记忆。 <p class="ql-block">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幽静美丽的</span>【赤柱海湾】</p> <p class="ql-block">赤柱正滩景色怡人,</p> 海水映照着蔚蓝的天空, 海水平静如镜 <p class="ql-block">小船相依停靠在海湾,</p> 海滨绿树成荫, <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密枝酒在海堤上织成美丽图案,</p> 远处的赤柱码头显得神秘 漫步海滨, 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十分惬意。 <div>赤柱过去曾是个人烟稀少的小村庄,还有老虎出没,现今这里已成为香港富商的住处,无数豪华建筑不断出现。</div> 赤柱海滨小卖亭 赤柱海滨与赤柱大街相连。 <p class="ql-block">【赤柱大街】充满古色古香和中西文化融洽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赤柱大街聚集了酒吧茶座,有酒吧街之称,酒吧并列一起,彷佛到了美国长岛,充满异国风情。</p> 各国特色食肆、西餐厅云集,座上客不少洋人,餐馆招牌、菜牌、酒牌,不少用英文书写。 建筑独特 风格各异 漫步街头,体验香港文化,领略赤柱风采。 赤柱渔民娱乐会 赤柱市场道 <p class="ql-block">坐在路边看来往悠闲的行人,香港也有慢生话。</p> 赤柱居民会 路牌下停靠着一部小黄车。 赤柱市场道的大王宫 一位洋人走进大王宫。 【赤柱广场】由购物中心、美利楼及露天广场闲情坊组成。 【赤柱广场】是赤柱交通总汇点,小型商场主要是港式餐厅及商店。 赤柱广场的天后古庙, 【赤柱天后古庙】有六百多年历史,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天后庙之一。 天后庙供奉天后娘娘,是渔民为求海上风平浪静而建,经过多次修补保留原貌。 <p class="ql-block">赤柱学校校徽《学问》</p> <p class="ql-block">闹中取静,静中求学</p> 赤柱广场【美利楼】 【美利楼】始建于1844年,原位于金钟花园道,1982年拆除,1999年香港政府投资在赤柱海边重建美利楼。 <p class="ql-block">绿树掩映</p> 【美利楼】下观古欧陆式建筑物,内有高级餐厅。 <p class="ql-block">进入美利楼,有一份怀旧及浪漫。</p> <p class="ql-block">美利楼装饰颇有特色、古朴豪华并存。</p> 石条墙柱 <p class="ql-block">风格走廊</p> <p class="ql-block">十分宁静</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的温馨</p> 凭栏远眺 视野开阔 <p class="ql-block">廊檐面向海湾</p> <p class="ql-block">海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走下门前楼梯</p> <p class="ql-block">楼前一排椰子树冲天而立,</p> <p class="ql-block">十根石柱似守卫的士兵</p> <p class="ql-block">美利楼前是【赤柱卜公码头】</p> 【卜公码头】原位于香港中环,名称来自香港第十二任香港总督卜力。1900年由毕打码头改建,曾用作接待嘉宾之用,直至1925年的皇后码头启用为止。 <div>卜公码头随中环再次填海工程,先后迁往九龙摩士公园,最终落户赤柱海滨。<br></div> 早期卜公码头并没有上盖,1903年加建临时草棚盖,日久失修,于1909年从英国引进钢制篷顶,是香港岛早期采用低炭钢铁结构件的建筑物。 卜公码头1965年拆除,上盖转移至摩士公园的露天圆形剧场。2006年上盖再次转移至赤柱。 <p class="ql-block">百年历史建筑一砖一瓦整栋标号组建于赤柱,与典雅的原卜公码头相映成趣,共同展现古典的风采。</p> 卜公码头曾经接待过很多嘉宾,醇亲王、孙中山、英国亚打王子、爱德华王子等。 直至1925年的皇后码头启用,卜公码头才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p class="ql-block">赤柱卜公码头景色如画,气候宜人。</p> 远近航标灯十分醒目。 有许多游艇和渔船停泊。 <p class="ql-block">渔民在捕鱼作业。</p> 倚栏远眺 欣赏美丽的海景 看繁忙的港口活动 引起无尽的遐想 海风轻拂, 感受到浓厚的海港风情 领略独特的文化氛围。 捕捉美景 码头漫步 <p class="ql-block">享受宁静的海港风光。</p> 登高俯观 <p class="ql-block">走近码头</p> 赤柱卜公码头既有历史的厚重沧桑,又有时代的独特魅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赤柱市场</span>】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赤柱市场有各式各样档摊店铺,</p> <p class="ql-block">有日常用品</p> <p class="ql-block">有传统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有古董、藤器、书画,</p> <p class="ql-block">有大量丝质衣服、运动衣及牛仔裤等等,尽可讨价还价。</p> <p class="ql-block">价格便宜,本地人也常来购物。</p> <p class="ql-block">市集靠近海滩有很多酒吧餐厅,喝酒观景,十分惬意。</p> 走出赤柱老集 来到赤柱大街酒吧街标志性的黄房子, <p class="ql-block">感受赤柱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是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我凑趣来碰杯打卡。</p> 走进小黄楼准备品尝赤柱美食风味。 赤柱的酒吧走小巧路线, 颇有情调, 价格实惠。 西餐菜式中西合璧,兼有渔港风味,颇具风格。 <p class="ql-block">酒吧半露天型,倚栏观景</p> 欣赏美丽的赤柱湾海景,悠闲惬意。 餐后,乘巴士6X前往浅水湾。 <p class="ql-block">【浅水湾】在香港岛南,紧连赤柱,</p> <p class="ql-block">浅水湾坡缓滩长,波平浪静,</p> <p class="ql-block">水清沙细,绿树掩映</p> <p class="ql-block">沙滩宽阔,水浅洁净,</p> 冬暖夏凉,水温在十六摄氏度至二十七摄氏度之间, 【浅水湾】历来是港人消夏弄潮的胜地, 也是游人必至的著名风景区。 海鸟在沙滩与人和谐相处 十分随意 孩子们在沙滩玩堆沙游戏 将饮料杯半埋在沙中,等待海浪的冲击 浅滩戏水 <p class="ql-block">无论大小</p> 其乐无穷 <p class="ql-block">海浪轻拍沙滩,仿佛优美的旋律。</p> 随浪起舞 <p class="ql-block">与浪共舞</p> 充满欢笑 <p class="ql-block">海鸥展翅</p> 浪漫美好 <p class="ql-block">享受大海的热情活力</p> 愉悦至极 <p class="ql-block">尽情享受浪漫惬意。</p> 感谢浪花 拍下浪花 留在记忆 <p class="ql-block">踏着松软的沙滩跑步</p> <p class="ql-block">徜徉沙滩,</p><p class="ql-block">细软的沙砾与轻拍岸边的海浪交织成美丽的画卷。</p> 海风习习, 海水碧蓝, <p class="ql-block">浪漫迷人的浅水滩,令人心情舒畅。 </p> 浅水湾依山傍海,海湾呈新月形,号称“天下第一湾”,也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是中国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海湾。 浅水湾成名已久,近代著名小说家张爱玲经典之作《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就是浅水湾饭店。 香江八景之一的“海国浮沉”,指的就是浅水湾的海滨浴场。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阳光、沙滩、海水令人意荡神驰。</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的足迹、欢快,让人心情舒畅,令人流连忘返。</p> 浅水湾是中国香港最高尚住宅区之一, 众多的别墅豪宅遍布于海湾的坡地上,香港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霍英东家族、香港富商李嘉诚等在浅水湾都拥有豪宅。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所提及的浅水湾酒店现已变成了影湾园,该园的前庭再现了昔日浅水湾酒店的日式园林建筑风格,后部则辟为了商场及公寓大厦。 浅水湾因其优美的海滨风光,也吸引了众多演艺圈明星在此居住。 <p class="ql-block">百年前,众多文人纷至沓来,香港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些近现代文学巨匠,在南区设立了文学径。</p> 沿海边小径向前行走就是浅水湾著名的“南区文学径”,这里是张爱玲的世界,今年刚刚建起“张爱玲香港之旅”地标。 <div>有一块中英文的牌子,“南区文学径”几个字是由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题写。<br></div> <p class="ql-block">张爱玲【香港之旅】:</p><p class="ql-block">三张座椅,记录了张爱玲在香港的三个重要时期。</p> 第一张椅子旁的子弹和相片,象征着她动荡的求学时期; 第二张椅子旁堆满了书籍,代表着她的全盛时期; 第三张椅子旁的行李箱和外套,则象征着她的告别。 张爱玲曾於19岁、32岁、41岁三度来港,求学阶段经历炮火战乱,及后赴港谋职,最后匆匆一别。<div>1939年因二战欧洲战事蔓延,她由原本要入读伦敦大学改往香港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文学之路也就此开启。</div> 两年后日军佔领香港,港大停课,翌年她回上海,创作颇多,《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其间发表的8篇小说中,不少与香港有关。<br>战后又两次赴港,那时她已是享有盛名的作家。 浅水湾酒店也是其以沦陷时期香港为背景写就的《倾城之恋》中重要场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邂逅就在浅水湾酒店。 再见,天下第一湾浅水湾! 再见,充满异域风情的秀丽小镇赤柱! 手机摄影制作:刘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