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3月12日</b>,由缘游华夏群定制的慢生活之《走进了浙赣皖春天》,30位旅友,乘坐2+1大巴从浦东高桥发车。</p><p class="ql-block">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用中餐后,于15 点到达龙游石窟景区。</p> <p class="ql-block"> 龙游石窟景区,位于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千米处的凤凰山麓,核心保护区占地0.38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1992年6月,龙游石窟被发现。在龙游石窟的核心保护区内已勘察探明的洞窟数量多达24个,出于保护的目的,目前只开发了其中的5个洞窟。</p><p class="ql-block"> 龙游石窟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千古之谜”。2003年,龙游石窟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衢州市最早被评为国家AAAA级的景区之一。2013年3月,龙游石窟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1992 年,石岩背村的村民吴阿奶和几位朋友在一处被称为 “无底塘” 的水潭边钓鱼。突然,吴阿奶的鱼竿猛地一沉,一条大鱼上钩了。在众人的合力下,这条长约一米、重达 37 斤的大鱼被拉上了岸。如此巨大的鱼出现在这个小小的水潭中,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村民们心中充满了好奇,决定一探究竟,于是他们动用了四台抽水泵,开始抽水。这一抽,就是 17 个日夜。</p><p class="ql-block"> 随着水位的下降,一个神秘的洞口逐渐显露出来。吴阿奶等人壮着胆子走进洞内,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出现在他们眼前,洞壁上有着整齐的凿痕,巨大的石柱支撑着洞顶,仿佛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消息很快传开,龙游石窟的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p> <p class="ql-block"> 石窟的洞口基本呈倒斗型,这种独特的形状从洞口垂直向下延展,深度约达 30 米,仿佛是通往地下世界的神秘入口。无论洞窟大小,其入口都大致为二、三十平方米左右的长方形,洞口基本垂直于地面,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阶缓缓而下,便能进入这神秘的地下空间。</p> <p class="ql-block"> <b>下图为原始台阶</b></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走入洞窟走的台阶,都是旅游开发后,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进入石窟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粗大的鱼尾状石柱,它们如同巨人的手臂,稳稳地撑顶着洞顶。这些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其横截面呈独特的熨斗状,大者需 5 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彰显着古人对力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精湛运用。石柱上均匀地留下了古人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这些凿痕纹理匀称,细密而整齐,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神秘密码。</p> <p class="ql-block"> 洞壁和洞顶同样令人惊叹,上面布满了整齐的凿痕,这些凿痕不仅是工匠们辛勤劳作的印记,更像是一种艺术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b>鱼尾柱之谜</b></p><p class="ql-block"> 大顶板,大跨度建筑加支撑柱是古代和现代建筑的普遍做法,柱体形状有圆形和方形,龙游石窟每一个洞窟内页均科学的分布着3-4根巨大的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但有所不同的是,石窟截面均呈鱼尾形或称为熨斗形,尖头处棱角分明,在柱子的受位增加柱托,这是为什么柱托加在柱子承受压力的位置。中国科学院地下工程专家经过计算分析,认为龙游石窟大多数屹立的石柱承载负荷在3000吨以上,鱼尾形状能有效地增加受力面积,增加石柱的抗压能力和承载力。</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龙游石窟历经千年,却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b>马鸟鱼图之谜</b></p><p class="ql-block"> 一号洞窟是目前开放的洞窟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仅365平方米。洞壁上方有一副栩栩如生的石刻写实图案,这是已开放的石窟内唯一一副写实图案,它分别雕刻着马、鸟,鱼三种陆地,水里和空中的动物,人们称之为“马鸟鱼图”,具体雕刻人,年代都无从考证。有专家认为这是“天马行空图”,有研究者认为是原始部落图腾。也有人认为是好事者无意之为。不知您是如何来解读这幅神秘的石刻图?</p> <p class="ql-block"> <b>凿痕饰纹之谜</b></p><p class="ql-block"> 龙游石窟的整个凿痕形状,尺寸纹理基本一致,所有凿痕整齐规则,每个石窟穹顶横向凿痕与洞壁和石柱的接壤处,均呈弧形展开,且平行封闭。平行层间距在60厘米左右,层与层从右到左轻刻弧形纹饰,间隔在3-4厘米,凿痕纹理匀称,细密,柔和。这些精美绝伦的凿痕,如果是采石留下的开凿痕迹,却不能解释如何形成弧形凿痕。如果是洞体形成的装饰纹,却很难解释在这样悬空的大面积洞窟表面凿得如此整齐规则。从已开发的5个洞窟的凿痕装饰上看,似有统一的规范和制式,而在这样大面积的开凿中,不同的洞窟,不同的人,如何能做到如此一致。</p><p class="ql-block"> 凿痕柔和圆滑,打入岩体的残留凿洞却似乎尖细而锋利。对此,有专家认为开凿工具是青铜器,有专家认为是铁器工具,也有人认为是竹制工具,但都不能完整解释如何形成上述凿痕的疑问。你认为这些凿痕纹饰是如何形成的呢?</p> <p class="ql-block"> 在龙游石窟的5号洞室内,有在石柱和岩石四壁凿刻的精美壁画,这些壁画并非在洞窟建造时所有,而是石窟被发掘之初被雕刻。最早的开发者认为,这些洞窟是道家福地,也就是道家修道之所,于是就请石刻家雕刻了这些岩画,有龙图腾、八仙过海图等。</p> <p class="ql-block"> 其它几个石窟无特别之处,就不多作介绍了。</p><p class="ql-block"> 2004年为保护石窟,目前,除现已开发的1—5号洞窟以外(目前已进行了加固保护),其余石窟保持原貌。在没有找到解决风化问题的方法之前,其他石窟也不再开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龙游石窟被誉为“旷世奇窟”和“世界第九大奇迹”,不仅仅因为它宏大壮观,更因为背后的故事令人着迷。究竟是谁在何时开凿的?用什么方法开凿的?这些洞窟有什么用途?是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还是外星人基地?</p><p class="ql-block"> 想了解众多的迷团,请点击链接<a href="https://m.163.com/dy/article/JRDIQ3QL0553TFBF.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中国当代十大未解之谜(九):龙游石窟的众多谜团</a></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进入石窟前的景色:水车和九曲桥等建筑,这是近几年,为创建4A级景区,而新建的,这儿就不作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 龙游石窟游览后,前往衢州汉庭优佳酒入住,在酒店附近的餐馆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前往衢州古城墙打卡。</p> <p class="ql-block"> <b>13日</b>,在酒店早餐后发车,约11点到达望仙谷景区边上的农家餐馆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发车前往望仙谷民宿中心,办理入住手续,而后各自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 民宿客房内,窗外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望仙谷景区是以“赣家风情▪仙侠世界”为IP统领发展的网红“仙侠小镇”,于2020年10月21日开园36,包含九牛溪峡谷体验区、岩铺老街、圆顶峰文化区、南山养生度假区5大区块,有三叠水、玻璃栈道、作坊街、悬崖民宿、天心禅寺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此外,望仙谷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打造了赣家特色夯土房民宿、多媒体剧《我就是药神》、戏曲表演、传统手工作坊、非遗体验项目等体验式文化项目。</p> <p class="ql-block"> 望仙谷所在的望仙乡曾被誉为“石材之乡”,盛产花岗岩,鼎盛时期有270条花岗岩生产线,近万人以此谋生。石材加工的废水排放到溪谷后,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2007年石材产业被叫停后,这里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废弃矿区,……。</p><p class="ql-block"> 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望仙乡重新调整发展规划,依托灵山独特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十年磨一剑,通过利用废弃花岗岩打造出致富宝地,昔日“矿区”变成了新晋的“网红村”。</p> <p class="ql-block"> 景区投资28亿硬是把这里改造成“峡谷+古村+仙侠”的魔幻组合。</p><p class="ql-block"> 飞瀑从青灰色岩壁倾泻而下,吊脚楼贴着悬崖“悬浮”,石板路串起酒坊、书院、祠堂。</p><p class="ql-block"> 望仙谷的建筑大多是仿古建筑,但其中仍保留着一些历史遗迹。景区内有10栋老宅、一条青石板古街和一条长达4.5公里的古道,这些老物件经过修旧复原,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为现代游客提供了一种历史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白天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望仙谷的夜景之美,可用“震撼”来形容,如果说白天是仙境,夜晚就是幻景。</p> <p class="ql-block"> 傍晚六点,暮色轻笼,悬崖木屋与栈道华灯初上。</p> <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家家户户灯笼高悬,暖黄灯光顺着墙头蔓延,与月光温柔交融。</p> <p class="ql-block"> 刹那间,望仙谷摇身一变,化作繁星闪烁的仙境,奇妙的光影世界惊艳呈现。</p> <p class="ql-block"> 下图,因有云雾,如同天上宫阙一般。</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景,让我想起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中,开头的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p> <p class="ql-block"> 视频:望仙谷之夜</p> <p class="ql-block"> <b>14日</b>,在民宿中心餐厅用完早餐后,再上观景台,观望仙谷的晨景,而后退房发车,前往三清山游览。</p> <p class="ql-block"> 在三清山外双溪索道站外农家菜馆用完中餐后,约12:50乘上缆车,开始了三清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亿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奇峰耸天、幽谷千仞的山岳绝景奇观,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下缆车后,开始登台级上山。途中景色云雾缭绕,景色很美。</p> <p class="ql-block"> 约13:15到达日上山庄,办理入住,而后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 14点,我和部分旅友出发,游览下图中的景点,先上西海岸景区,再到阳光海岸景区,最后返回到日上山庄,总用时约3小时。</p> <p class="ql-block"> 此时天气在下着小雨,雨中的三清山也有别样韵味。</p> <p class="ql-block"> 在雨中,有晴天没有的仙境飘飘。</p> <p class="ql-block"> 那云雾升腾、烟雾缥缈的模样,置身其间,如临蓬莱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间若隐若现,神秘感十足,令人捉摸不透。</p> <p class="ql-block"> 但一阵风过来,云雾消散见真颜。</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攀登至高点时,幸运地见到了云海。</p> <p class="ql-block"> 约16点,来到阳光海岸景区,由于此处无风,一直是雾茫茫的,稍远一点的山峰,无法露出真容。</p> <p class="ql-block"> 途中,栈道边上的石景。</p> <p class="ql-block"> <b>仙人指路</b></p><p class="ql-block"> 此花岗岩峰柱顶端有一细而修长的石芽(长约1.5米,直径约0.6米),如一只玉指,遥指天穹,又像是在指引登仙得道之路,故名“仙人指路”。它是花岗岩峰柱遭受差异风化形成的象形景观。</p> <p class="ql-block"> 15日,在山庄早餐后,8:20二拨旅友分头行动。一部分,直接从外双溪缆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 根据当天天气状况,我和其他10多位旅友,走南海岸景区,步行前往金沙索道,乘坐缆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 途径一处摩崖石刻,这里收集了全国的名书法家对道教名山三清山的盛赞,有“天下第一仙山”、“道法自然”等石刻。其中“造物情思浓”的题刻是取自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检委书记吴官正,当年在江西任省委书记来三清山视察时题写的一首词《临江仙·三清山》,赞誉大自然之美,赞叹三清山人保护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攀登事业高峰。</p> <p class="ql-block"> 过摩崖石刻,有一景--游龙戏松。</p> <p class="ql-block"> 游龙戏松周边的山景</p> <p class="ql-block"> 离开游龙戏松,开始走南海岸栈道前行。</p> <p class="ql-block"> 途中是白茫茫的,约10点到达东方女神观景台,此时东方女神(下图箭头处),披着厚厚的白纱,仔细看,能看到一点轮廓。</p> <p class="ql-block"> 而后前往三清山的另一标志景观--巨蟒出山打卡。</p> <p class="ql-block"> 离开巨蟒出山,原路返回前往金沙索道上站,乘坐缆车下山。约11:12到达山下,在各自用过中餐后,发车前往婺源县。</p> <p class="ql-block"> 如想了解后面行程的记实,请点击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l9vwf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5慢生活记实--走进浙赣皖春天(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