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福州这几天又是烟雨绵绵,午后窗户边沙沙的雨滴声惊醒了微信群,那是摄影专业班的微信群。退休后的同学又在群里谈论着手机是否能像专业相机那样拍出好照片?是否还要拾起那遗忘很多年的照相机?</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是班里为数不多还坚持着用专业相机创作的吊丝。这几年很少用手机记录生活,但是我还是觉得手机是退休后长在掌纹里的第三只眼睛。手机是握在掌心的月光宝盒,方寸之间藏着整个宇宙的调色盘,当我们学会用拇指代替快门线,用屏幕代替取景框,生活便开始以新的韵律流淌。不必在意lS0的刻度,也无需纠结快门的平仄;不必羡慕专业相机的长枪短炮,我们有更轻盈的诗意。用慢门接住雨后落在青豆荚上的水珠,低角度映照金箔般的油菜花,轻轻按下手机上的快门,水晶般的雨滴在春菜叶上打秋千……</p> <p class="ql-block"> 四十三前的暗房里,我们曾用显影液浸泡过青春的诗行。那些握着海鸥4B的清晨,胶卷在掌心展开的沙沙声,像极了春蚕啃食桑叶的韵律。如今微信群里谈论着用什么样的机器记录美好,摄影从未远离过我们,它只是褪去了沉重的盔甲。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手机相册就是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原乡。当手机快门声化为微信提示的轻响,当手机相册装满自已的得意之作,我们终于懂得:取悦自已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构图,而是与时光温柔和解的勇气。那些被手机定格的瞬间,都是写给岁月最深情的情书。我的同学,拿起手机依然可以做自已曾经热爱的事业,让退休生活充满阳光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楼下的不远处就是一片菜园,拿起三年前的荣耀手机,拍几张属于自己的风采……</p>